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________;另一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理由是________
   
2023-06-29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
(2)实验A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______出现,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实验B中如果去掉小气球并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请从微观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
(4)反思: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______的容器中进行。
2022-12-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擢英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3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
小李的实验: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你认为___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请从元素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
(4)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22-11-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四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下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 m 前、混合后质量均为m后):

(1)甲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甲组药品混合前、 后质量关系为:m 前>m 后,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_________
(2)乙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
(3)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方案进行实验,既有明显现象又能达到实验目的,所选的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5 . 实验室开放日,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活动。
活动一:比较Mg、Zn、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甲试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丙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Mg>Zn>Cu>Ag,则丁试管中的试剂A、B分别为___________(写出一组即可)。
活动二:运用手持技术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向烧瓶内注入20mL 10%的稀硫酸,将打磨后足量镁片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如下图),点击采集得到如图所示的气压变化曲线。

(4)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曲线在40s左右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6)把足量镁片换成足量锌片,同样与20mL 1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两者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           (填字母)。
A.镁比锌生成的多B.锌比镁生成的多C.一样多
2022-09-08更新 | 3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6 . 关于下列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B.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观察到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说明CO2比空气密度大
D.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2023-05-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十五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7 . “化学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1)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托盘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乙两组实验中只有实验______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另外一个实验被否定的原因是______
②图丙是某校同学开展的“燃烧的条件”的探究活动,该实验是通过控制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控制______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它采用了______的实验方法。
③利用丁图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的性质。
(2)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组成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为单质,B、C为元素组成相同的化合物,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①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写出它的一条用途______
③反应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都是______反应。
④反应③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⑤已知反应⑤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2-07-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8 . 化学规律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许多化学实验加以验证。
(1)小东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前后天平读数不变,但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2)小东想既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又能更快地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提出了以下设想。
【提出设想】设想一:增大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设想二:用更活泼的金属锌代替铁钉
【实验验证】小东将以上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实验1烧杯中换成饱和硫酸铜溶液①1小时后溶液颜色几乎不变
②天平读数不变
③铁钉表面有变化
实验2铁钉换成锌粒①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②天平读数变小
③锌粒表面有变化
【实验分析】从以上现象分析,两个设想都不合适,其中按设想______(填“一”或“二”)进行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1中溶液颜色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铁与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
B.铁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C.生成的铜快速沉积在铁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D.水也参与了该反应,但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水太少
(3)小东通过反复实验和探究得出:向实验1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将实验2中的烧杯换成如图所示装置,均能达到实验目的,但该装置中缺少一种物品,请你在装置图中画出______
   
2021-12-24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定量研究对于化学学科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下图A B 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
   
(2)盐通高铁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在修建铁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3C+SK2S+3CO2↑+N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
(3)如图A是通过红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锥形瓶内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红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E.红磷的用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 质MNPQ
反应前的质量/g16241520
反应后的质量/gxy010
则:①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_______
②当y≤24时,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③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变化特点,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A.0≤x≤16          B.0≤x≤65          C.0≤x≤40          D.16≤x≤65
2021-11-13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10 . 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波义耳的实验比拉瓦锡的更简捷准确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