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毕昇……排版的时候,租据觳委检出活字,排在敷有松脂、蜡和纸灰等固着剂的铁板上。然后用火炽烤,等到脂蜡容化后,再用另一块铁板将活字表面压平。活字冷却固定后,就可以施墨印刷。印刷完后,加热铁板,取下活字,以后还可以多次使用。沈括《梦溪笔谈》一书记录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1)阅读材料一,说出与唐朝比较北宋时期印刷技术上的新变化,并根据材料一说明此项发明的优点。(至少两点)

材料二

          

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变
——培根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幅图有何内在联系?请你列出培根所说的另一项发明?

材料三

天宫课堂
时间:2021年12月9日15:40
播出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主要对象:青少年
授课项目: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灾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天地互动交流。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认识?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2 . 体会中国智慧、感受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方案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阅读下列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中国智慧——中医精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简述下面两位人物在中医药方面的成就及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价值。

【中国力量——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材料二

   

(2)中国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简述上图A、B两个阶段所体现的“中国力量”的作用。
【中国方案——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新途径】
(3)识读下面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方案,大国担当”为题写一篇120字左下的小短文。

图一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二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图三 习近平宣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始

图四 G20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初中毕业生二模历史试题
3 . 自由贸易关乎国家利益,也关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

——《早期经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这一手段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1930年5月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2年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
1933年4月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措施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美德应对“这一事件”措施的相同点。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政治事件有哪些?列举一例20世纪以来促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经济事件。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初中毕业生二模历史试题
4 . 科学史研究者认为: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数,如果超过了同期全世界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则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持续的时间称作为科学兴盛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材料二   16至20世纪初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与转移: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1540-1620

1660-1840

1840-1910

中心

意大利

英国、法国

德国

——摘编自潘救峰及汤浅光朝、赵红州等学者的研究成果

材料三   在科学全球化的时代,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

——摘编自叶荭《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1)根据材料一,指出16世纪后,中国的科技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从中国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与三次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与转移相关的历史事件,并概括促进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因素。
(3)请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
(4)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否成为新的世界科学中心?(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通顺。)(提示:可以从中国、世界两个方面分析)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4年中考一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5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要分别开发和利用不同的自然资源,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有不同。这使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不同的地域与文化,既有隔阂的一面,又有互相取长补短、互通有元的需要。因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得自古以来,各地区与民族之间尽管有山河阻隔,却一直进行着日益密切的经济交流。

——摘自杨圣敏、丁宏《中国民族志》

材料二

历史时期

存续时间民族

时代特征

公元前221~220年(440年)汉族、匈奴、西域各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西晋时期

266~316年(50年)汉族、鲜卑、氐、羯、羌等

短暂统一

三国东晋南北朝时期

220~280年、317~589年(332年)汉族、鲜卑、氐、羯、羌等

隋唐时期

589~907年(368年)汉族、突厥、吐蕃、回纥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开放

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蒙古时期

907~1271年(364年)汉族、契开、党项、女真、蒙古族等

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元明清时期

1279~1912年(631年)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藏族等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与巩固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族众多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原因。
(2)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①②处应填写的内容补充完整。
(3)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种)并分别列举史实加以说明。
(4)有学者概括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显著特点时说: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尽管出现过多次分裂,统一却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而且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巩固。你同意此观点吗?请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4年中考一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6 . 李老师以“共和国的记忆”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1957年8月《北京日报》发表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域,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了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如下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年代尺。

材料四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干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习近平二O二0年新年贺词

(1)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2)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歌词中祖国发生巨变的原因有哪些?
(3)请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年代尺中①处对应的重要理论成果。并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的启示。
(4)请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外交、民族政策方面,任选两个角度,举例说明新中国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方面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要求:写清角度,史实正确)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4年中考一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经济格局、贸易文化交流的变迁

古代世界近代世界现代世界
自古以来,沟通东
西方贸易的陆上和海
上路线, 大部分均在阿
拉伯人占领的范围之
内,阿拉伯商人是主要
的亚欧贸易的中介商。

公元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 揭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那时起, 分散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

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也随之最终确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1995年成立的④促进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也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事件: ①_________事件: ② ___________事件: ③______________事件: ④ ____________

材料二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趋势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局面

世界格局: ①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外交政策及国际地位:
               以“美苏”为中心的世界局面

世界格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外交政策及国际地位:
               “一超多强”的世界局面

示例: 世界格局③_多极化趋势____
中国外交政策及国际地位: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外交布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材料三   环顾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远远超过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团结,分裂?和平,冲突?合作,对抗?各国人民都需要作出重要抉择。

——摘编自《学习强国》

(1)根据材料一提示写出对应影响世界经济格局、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和示例写出①②世界格局的名称,并对①②世界格局演变下中国外交政策及国际地位变化进行描述。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世界百年变局的主要因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以来,统治者为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经常招引或强制边疆少数民族入居内地。同时由于我国天气有了逐渐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逐渐南下。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胡汉共政”的局面也逐渐确立,许多少数民族上层极力推崇汉化,安排贵族子弟学习汉语和儒学。

——摘编自张德文、陈雪良《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

材料二   清朝在辽阔的疆土上对东北诸民族与满族多采取八旗制形式,蒙古族则用盟旗制,维吾尔族仍沿袭伯克制,西藏则以噶厦治政,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等。不仅如此,清朝统治者还对各民族的头领人物都竭力加以优待,同时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加以防范。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有学者评价新中国的某一制度:   “汲取了传统中国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一例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措施,并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从中国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角度谈谈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以来,统治者为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经常招引或强制边疆少数民族入居内地。同时由于我国天气有了逐渐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逐渐南下。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胡汉共政”的局面也逐渐确立,许多少数民族上层极力推崇汉化,安排贵族子弟学习汉语和儒学。

——摘编自张德文.陈雪良《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

材料二   清朝在辽阔的疆土上对东北诸民族与满族多采取八旗制形式,蒙古族则用盟旗制,维吾尔族仍沿袭伯克制,西藏则以噶厦治政,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等。不仅如此,清朝统治者还对各民族的头领人物都竭力加以优待,同时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加以防范。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有学者评价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汲取了传统中国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意义。
(2)列举一例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措施,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制度的名称。
(4)结合所学从中国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角度谈谈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10 . 大国关系的变化是观察分析国际关系走向和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线索。俄乌战争是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战胜国领导人在巴黎召开凡尔赛和会,考虑重画欧洲地图的时候,已经把苏俄视为敌人。

——《地狱之行:1914—1949》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材料二   美国对苏联的不信任正如同苏联对美国的不信任那样根深蒂固,这种彼此间的不信任导致了进一步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两国中制造出更多的不信任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它反映出美苏之间纯粹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摘编自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

材料三   在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的潜流一直在涌动。对两极格局的挑战既来自战后通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新兴独立国家,也来自两大阵营中的离心和分化倾向。

——摘编自石斌《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

材料四   乌克兰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当前事态也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的,而是各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呼吁国际社会本着负责任态度,推动有关各方尽快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通过对话协商寻求乌克兰问题的全面解决。

——摘编自2023年3月3日中国裁军大使李松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发言)

(1)对比材料一中苏俄(苏联)在两次国际会议中的地位有何变化
(2)依据材料二,分析此时期美苏双方“不信任”的根源
(3)阅读材料三,举一例对划线部分加以说明。
(4)依据材料四,指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最佳途径。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