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901 道试题
1 . 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带火了一系列热词,“中国梦”就是其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之光,照亮了中国崛起之路。某校九年级学生以“智慧之光”为题设计了下面学习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制度创新——汲取政治智慧】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年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任务二【理论创新——诠释建设智慧】

材料二:1992年;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经济的繁荣,已成为带动国际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充分显示出通过改革以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摘编自《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任务三【制度创新——感悟统一智慧】

材料三: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任务四【道路创新——体会领导智慧】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

(1)根据材料一,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中的“这一伟大壮举”与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的哪一新体制有关?指出这一“伟大创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4)材料四中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党将带领人民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
7日内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八下历史期末测试卷02
2 . 如果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王崇伦作为鞍钢机修厂工具车间的刨床工,相继革新成功7种工具、卡具,发明了“万能工具胎”,王崇伦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摘编自《王崇伦: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材料二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内容与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哪项重大成就有关?“一五计划”期间还有哪些成就?
(2)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代表。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二、作为青少年一代,你的伟大理想是什么?你通过哪些努力来实现?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长葛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更大规模的统一时期。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后,推行怀柔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实现了“合同为一家”,唐太宗还被草原各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为巩固边防,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广泛而直接的管理,“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元朝虽然只统治了近百年,但在这期间,中原和边疆地区的民族大交融,不仅改变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结构和狭隘观念,而且还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形成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和管理。在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实施的策略是:第一,……。按照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行政机构。第二,……。利用宗教,修其教不易其俗,为加强与蒙古族和藏族的关系,清政府推崇黄教,大修喇嘛庙,封赐喇嘛教首领,实行政教合一。第三,……。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赐爵位,给予厚禄,或联姻,或召见,会盟筵宴,施恩笼络,而对破坏统一的叛乱割据势力则予以坚决的军事打击。清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所实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它有效地协调了民族关系,形成了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其同生活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朝“怀柔”民族政策的具体史实并指出元朝对台湾的“直接的管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治理边疆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历代王朝边疆治理的共同作用。
7日内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了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

材料二: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所谓“大出”是指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所谓“大进”是指唐代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

材料三: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航,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1)材料一中的“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指的是是哪条商路?
(2)阅读材料二,写出唐朝对外文化开放的特点?“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写出为此做出贡献的高僧。
(3)材料三中的“航海家”是谁?当时他能“七次远航”的重要目的是什么?
(4)请给以上探究拟定一个主题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测试A卷
5 . 许多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蕴藏其中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之一。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裁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其内容上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材料二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一位唐代的著名诗人和一部明清时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时出现的当时领先于世界的两项发明。
(3)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有何特点?
(4)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开始落后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测试A卷
6 . 经济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特色,折射出历史的光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指的是隋朝什么河?此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写出材料一中图中河流的南北两至点:
A:________;B: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河开凿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宋代时期开始在闽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水稻。而宋朝寒冷期时,为小麦在南方种植提供了先决条件。随着小麦和水稻在南方的普遍种植,南方的经济已经远远超出北方的经济。

——摘编自陈天成《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

(4)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从越南传入的哪一水稻品种使宋代水稻产量大幅提高?宋代不仅农业发展迅速,手工业成就也非常突出,其中北宋兴起的哪一地区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材料三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5)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宋朝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哪一机构加以管理?

材料四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6)从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改革必须保持足够的速度和力度,才能避免革命的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君子被害,康、梁逃到国外,黄遵宪(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戊戌变法参加者)也被革职回乡。他所多年冀求的维新变法,由于那拉氏、载漪、荣禄为代表的极端仇恨社会进步事业的顽固派的绞杀迅速失败了。诚然,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但是这次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不能低估……                                 

                                                                      ——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其失败表明了什么?

材料二  彼得改革虽然从模仿西方开始,但问题是彼得“卵翼下的小学生们”主要是从直接和实际效用的观点来看待启蒙运动的,他们向西欧学习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在本国增加各种技术知识的储备。彼得虽然要求国人“模仿自由的人们”,但当他“希望他们在发展科学和艺术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时,却束缚了他们”。       

——郭文《俄国近代自由主义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彼得一世改革具有什么局限性?

材料三  1856年,在内外交困中上台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接见莫斯科贵族代表时无可奈何地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还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1861128日,在俄国国务会议上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亚历山大二世惶恐不安地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今后的任何拖延都会有害于国家。”

——摘编自戈丹/千舒《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3)根据材料三回答,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可贵之处是什么?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通过政府干预化解经济危机,以挽救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它涉及金融业、农业、工业、社会保障、财政、税收等各个方面……到1939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陈晓丹《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有哪些意义?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押题专练07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与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原创】-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解读与押题专练
8 . “市场的强大在于激励协调,而驾驭市场的困难也正来自于激励的不协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此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必然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也会违背一些人的传统观念。许多企业家的经济利益受损,他们对经济决策的垄断权被打破。也有不少人担心罗斯福在搞独裁,担心政府过多干涉私人经济会从根本上改变美国体制。保守派占多数的最高法院几次三番宣布新政法律违宪,赫伯特·胡佛称新政是“全国迄今为止对自由主义精神的最大侵犯”,在他们看来,新政的最大问题是削弱了美国自由的根基。

——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罗斯福新政违背一些人的哪一传统观念?它又是怎样打破许多企业家“对经济决策的垄断权”?为什么“有不少人担心罗斯福在搞独裁”?

材料二 在苏联74年的历史上,它是与采取军事共产主义统制体制发展经济的模式相对立的另一种发展模式。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上,列宁在实践中通过新经济政策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陆南泉/黄宗良《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经济政策与“军事共产主义统制体制发展经济的模式相对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哪些意义?

材料三   与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相同,政府不可能以有限的认知能力把握市场的无穷变化,更不可能以有限的执行能力驾驭宏大深厚的市场。对市场的敬畏是制定经济政策的前提,敬畏来自于对经济规律的尊重,而经济规律则代表着亿万市场参与者的根本利益。

                                          ——许小年《自由与市场经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新中国建设史,列举违背其经济规律的主要史实。

材料四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与市场都有着自己的功能和作用边界,在此基础上,政府和市场都可以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用,不能将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对立起来,不能以为强市场就一定是弱政府,强政府一定是弱市场。政府与市场,两者不是在同一个资源配置领域、同一个层面发挥作用,不会有强政府和强市场的此消彼长的对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研究学部《45位著名学者纵论政治经济学》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四回答,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押题专练07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与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原创】-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解读与押题专练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3日在山东济南强调,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单向的由西方挑战引起一个东方古国被动回应的过程,更准确的是外部挑战与内部回应的互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始于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革命……这种简单技术移植的自强运动归于失败,在它之后的维新运动从寻求技术转向寻求变法,变革思维从器用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

——刘守英/范欣/刘瑞明《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简单技术移植的自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制度层次”的近代化运动指哪些?

材料二   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垄断国家经济命脉,掠夺人民财富,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之一。到1950年初,全国接管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2800余家、金融企业2400余家。以此为主要基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迅速建立起来。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建政后对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材料三     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远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做“……制”的某些尝试。

——崔瑞德《剑桥中国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的变化及其深远意义。

材料四     企业不管它们的业绩如何都得到国家的支持,职工不管他们工作的质量如何也都得到他们的基本工资。有这样的说法,“每个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每个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种体制在最初能够奏效是由于有革命的动力、爱国主义和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奉献精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或职工的业绩如何显然无所谓了。无论情况怎样,报酬都是一样的:工厂将得到同样的拨款,工人则得到同样的低工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简述“这种体制”的弊端。

材料五     多少年来,我们的科技资源配置仍然受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影响,创新资源过多地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大量成果只是挂在墙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机制尚未形成;人才评价和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仍然没有大的突破,评价过多注重显性指标,忽视实际效果,“人才帽子”和评奖名目繁多,“圈子文化”影响根深蒂固,不利于真正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的涌现。

——徐康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载于《新华日报》

(5)根据材料五,简述你对我国当前加快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合理化建议。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押题专练07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与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原创】-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解读与押题专练
10 . 回顾过去500年的历史,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能和平地完成权力更迭的案例并不多见。中美之间能否避免这一“修昔底德陷阱”令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确出现过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先例,但也存在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没有爆发战争的情况。19世纪后半叶,美国崛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守成大国英国,然而,美英两国并没有因此陷入战争。                                                         

——贾庆国/严军《新兴大国关系:机遇与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后半叶,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之后,一股巨大的破坏力量开始在欧洲内部发育成熟了,这就是统一之后的德国。1888年即位的德皇威廉二世决意走“世界道路”,争夺“阳光下的地盘”。这是一条注定要与守成大国——英国产生矛盾的发展路径。                                                     

——邵永灵《战争与大国崛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走“世界道路”的德国为与“守成大国——英国”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发动了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  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总统的陪同下发表了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耸人听闻地提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现在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他声称“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如果拒绝、忽视或糟蹋这个机会,我们将受到后世长期的责备”。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微信公众号:崔毅《杜鲁门主义与“冷战”的开始 》

(3)材料三中的“冷战”是什么含义?请概括丘吉尔的主张。

材料四  到1970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苏联,进而追赴美国。60年代下半年的日本正处在以急剧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为特征的阶段。相比之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则山1948年的54.6%降为1970年的37.8%,在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个中心。西欧、日本与美国展开了日益剧烈的80年代,成员国已发展到101个,贸易战和货币战,政治方面的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欧、日本的崛起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材料五  在当前的两极化趋势下,许多人担心中美战略竞争将导致世界重回冷战,特别是如果中国放弃不结盟原则,像美国一样实行结盟政策,世界会变得和20世纪下半叶一样。这种理解是将“两极格局”与“冷战”混为一谈。                                 

                                                                      ——阎学通/李佩芝《大国领导力》   

(5)材料五中,“两极化趋势”的“两极”哪两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与“冷战”有什么不同?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押题专练08 习近平访问法国、中法建交60周年、普京第20次访华与大国外交【原创】-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解读与押题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