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到1913年,美国的工业生产由原来的世界第二位升至第一位,德国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了最大份额的殖民地,德国则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分界、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寻找同盟者,以维护既得利益及取得争霸场上的战略优势。于是,在欧洲舞台上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战后的敌手,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相继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格局形成。

——摘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下)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一个大转型时期.美国建立单极霸权的企图遭到世界各种力量的抵制.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等都以各自的方式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一些小国.弱国在新世纪的舞台上也努力坚持独立自主,依托地区性国际组织联合发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摘编自于沛等《世界现代史》(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并指出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并谈谈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今日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征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企盼已久的新中国成立了,中华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同时,在党和人民面前,新中国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面临着外部侵略的威胁;祖国大陆尚未完全解放;全国还有约2/3地区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斗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示例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图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                  图5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党和国家为应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考验”所采取的措施。
(2)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级将举办“新中国重大成就”历史图片展。材料二是同学们为展板设计搜集到的图片。请你从图1—5中任选两幅,参照示例,分别为其撰写解说词,
昨日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3 . 许多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蕴藏其中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之一。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裁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其内容上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材料二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一位唐代的著名诗人和一部明清时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时出现的当时领先于世界的两项发明。
(3)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有何特点?
(4)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开始落后的主要原因。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普洱市七年级历史学科期末专家命题能力竞赛参赛试卷(六)
4 . 民主与法制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通过公民自己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这样,充分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能以主人公的姿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献计献策献力……伟大导师恩格斯也认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当时是最进步的。

——宋慧娟《奥林匹亚圣火——辉映环球的希腊文明》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它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

——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华民国的诞生是对民主的一次勇敢尝试,胸怀民主理想的人们曾怎样地欢欣雀跃,然而共和政治却屡遭磨难。

——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中雅典公民“实现民主权力”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2)材料二中的《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怎样的立法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典在欧洲的推行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与材料三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9年以来,我国是如何实现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的?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卷
5 .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温睿同学以“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农业起源】

材料一   

【水利工程】

材料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物种交流】

材料三   中国古代农作物传入、引进示意图

【技术专著】

材料四   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广泛阅读有关农业的书籍,经过潜心研究,编著了农学名著……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等12类,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

——摘编自川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水稻栽培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伟大水利工程,大大促进了秦国蜀郡的农业发展,至今仍造福一方。请写出材料二中水利工程的名字。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传入农作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促成第二阶段农作物交流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4)材料四中的这部农学专著是什么?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卷
6 . 中国梦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   19278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另一条是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

材料三   中国的“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什么“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
(2)依据材料二、分析促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革命道路的重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的梦想,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薪火相传的追梦人】

材料一

1 开国大典中的毛泽东

2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3 习近平在二十大上

【新时代中国梦】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向着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奋勇前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材料一图中三代领导核心在民族复兴过程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遗产?说明其影响。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二   

                                               《步辇图》
(2)和上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四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社会现象?材料四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三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4)材料四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清政府部分官员开始效法西方,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海军,兴办新式教育,一场历时30多年的运动由此兴起,这场运动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新产业。新知识、新观念,初步带动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展。

——摘编自张海鸥等《中国近代史》(第二版)

材料二

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甲午战后,他们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898年的戊戌变法,就是他们的第一次政治演出。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4919)》(第四版)

材料三

19123月(即辛亥革命爆发半年左右),有人在《时报》上发表了以《新陈代谢》为题的文章,其中写道: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断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陆代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该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主张,列举他们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的认识。
昨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10 .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唐宋元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七年级(14)班探究小组围绕“和谐”这一主题,设计了以下探究任务,邀你一起来完成。

任务一   【打造经济和谐】

材料一   如表:

朝代项目南方诸路北方诸路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4456
南宋(1196年)赋税(贯)60000000143190008119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种现象完成是在什么时候?

任务二   【创造政治和谐】

材料二   联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宋太祖

(2)材料二叙述的是宋太祖采取哪一政策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北宋的政治统治产生的积极影响。

任务三   【营造民族和谐】

                            

(3)认真观察上面两幅图,指出图一到图二、民族政权关系有何变化?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