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理论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材料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四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五   易中天总结道:“中央集权,春秋是准备,战国是实验,秦汉是完成。之后的唐宋元明清,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材料六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材料七   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息。

材料八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九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材料一中提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
(2)材料二的言论出自何人之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一点即可)
(3)材料三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的制度?“天下为家”说明这种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认为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是什么制度?为此,秦始皇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来管理地方?
(5)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巩固一统的措施,说明“秦汉是完成”。(政治、经济各举一例)
(6)司马迁完成的史学巨著是什么?地位是什么?司马迁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点即可)
(7)材料七中的体操叫什么?是哪位医学家所创编的?
(8)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9)材料九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任意两点即可)
(10)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2024-01-1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他在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开私立学校之先河,为当时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了大批拔尖人才。

材料二   孔子的无神论哲学思想、德治主义的政治思想、融政治道德为一体的伦理思想、注重农业生产的经济思想,皆令霍尔巴赫、伏尔泰、魁奈等启蒙思想家为之倾倒。他们称颂孔子,利用由他们塑造的孔子来针砭时弊,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神权统治,寄托自己的思想。经过启蒙思想家的鼓吹,两百年前在西方掀起“孔子热”。

——摘自乔建中主编《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

材料三   孟子在《滕文公下》中写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此,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实际上就是作为道德高尚的人应有的气节和精神追求,“大丈夫”的为人,富贵不乱心,贫贱不变志,威武不屈节,既是人格修炼的最高境界,也是人格修炼的最高目标。

——摘自曲铁华主编《中国教育名著导读》

材料四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些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
(3)材料三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规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理想。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
2024-01-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也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主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024-01-0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追根溯源】

孙老师从(美国)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节选了如下一段材料: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成,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学术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虎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之地则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国之地主要接受……的学术。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学术领域的什么局面?你认为秦国主要接受了材料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争霸兼并】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经过春秋近1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春秋初年有百余国,战国初年只有20余国,后来仅剩7国。战国时期各国的战争更为频繁,比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频繁,规模也更大。

——人教版《中国历史》教科书


(3)小史同学在阅读了上段材料后,绘制了《战国七雄示意图》(如下)。请帮他在横线上填写出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①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②春秋到战国诸侯国显著减少,说明统一趋势加强。(     )
③战乱频繁,战国时期比春秋时期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
5 . 文化自信是具有科学性的时代命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皆称(称赞)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叹服他擅于记事说理的能力),辨而不华(不用华丽的词藻去说明),质而不俚(道理质朴却不粗俗),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夸大好的方面),不隐恶(不隐瞒坏的方面),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三   纵观《伤寒杂病论》一书,结合后世对其学术思想的研究,可见他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蕴之于理法方药之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理论思想研究》

材料四   从永嘉南渡以来,中原百姓不断南下,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政府先后采取一系列政策,使得南北农民彻底结合,从而使北方生产工具和技术同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使得江南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新编》

(1)材料一中,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的局面称为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提出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法家集大成者是谁?汉武帝时期,采用谁的哪一建议,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不虚美,不隐恶”是对西汉哪部史学著作的评价?该著作有什么重要的史学地位?
(3)材料三中《伤寒杂病论》一书的作者是谁?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什么?结合材料说明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一条即可)。若你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它的作者是谁?
2024-01-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文明传承】文明传承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根据下面信息概括周朝青铜器的作用,并说说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周王朝对青铜器的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是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它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根据下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两位思想家的核心思想,并说说百家争鸣的意义。

图1     孟子                       图2   墨子
(3)【先进科技】先进科技是中华民族领先世界的代表。观察下下图,写出以下两项成就的名称。

                      图1                                 图2
2023-12-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思想文化光耀史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儒家孔子核心思想: ,提出“仁者爱人”。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道家 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庄子顺应自然,追求自由。
法家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 专制统治。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出现了很多学派,根据所学填写表格。
(2)“战国时期,各学派观点不同,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这种局面被称为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3-12-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思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材料二   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为知名学者。他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被各国采纳。

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材料三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

——以上材料均出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书中
(2)材料二中的“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源文是怎样说的?
(3)材料三中,墨子曾主张什么?他“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从而提倡什么?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各个学派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
2023-12-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老师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识图——感知生产力的变化】

铁农具


(1)铁农具是何时出现的?这一时期导致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二【阅读——实证社会制度变革】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春秋争霸”中第一个霸主是谁?各诸侯国“变法改革”中成效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任务三【述说——学术思想的“争鸣”】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结合所学知识,道家、儒家的创始人分别是谁?“诸子百家”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何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变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023-12-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七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中华文明,光芒四射”的探究活动,分为农耕篇、思想篇、科技篇、艺术篇和感悟篇五个篇章来进行,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活动。
【农耕篇】
(1)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请你写出这两大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
【思想篇】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2)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在我国“儒道释和谐共生”的局面大约开始于何时?
【科技篇】

材料二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有一项发明既能体现“变废为宝”的理念,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


(3)材料二中“变废为宝”的发明是什么?为这项发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艺术篇】
(4)如下图所示,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以后成为专门的艺术,图二是谁的书法作品?

            图一          图二《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感悟篇】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悟或启发?
2023-12-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