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时,富商大贾势力恶性膨胀,地方王国铸币泛滥。为此,政府铸造五铢钱,由于这种钱币制作精美,工艺精良,且具有一定的防伪性,远非私铸者能及,货币的混乱状态被彻底制止。对盐的生产,全国设37个盐官分别管理。铁的做法也一样,自开矿、加工到发售,一概归国家经管。此外,政府还加强对全国物价的掌控,打击图积居奇的现象,把富商大贾迁到都城附近或者边远地区,使其丧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1)秦统一全国后,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图A 秦 始 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_______制度,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图B中①处是______(地点),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规范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经济发展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蒲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某历史书籍目录(节选)。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4-04-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A.五铢钱B.开元通宝
C.圆形方孔半两钱D.布币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之前的人们在公有的井田上劳动,积极性低,效率低;现在在自己私有的土地上劳作,积极性高,效率高。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秦始皇推行的标准货币

汉武帝时期,大肆用兵拓边,汉朝前期70来年的积累,没几年打了个底朝天。于是汉武帝改变政策,先是实行了盐铁官营,从盐铁专卖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又采取均输法和平准法。均输就是国家采购国家经销;平准就是根据市场情形,设立专门的机构,贱买贵卖,平抑物价,垄断经营。

——摘编自张吾愚《千秋功罪桑弘羊》

材料三:从东汉末年至西晋末年,为躲避北方战乱而南迁的人口已近百万。南迁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给江南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带动了商业的勃兴、都市的繁荣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


(1)材料一中“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进步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图中货币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汉武帝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措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4-03-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的车标使用了我国秦朝时统一全国的一种美观大方的文字(见下图),彰显了文化自信。这种文字是(       
A.隶书B.小篆C.草书D.楷书
2024-03-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工商业改革措施表(部分)

时间措施
建元元年废文、景两帝时的“四铢”钱、“半两”钱,统一铸造“三铢钱”,并收回封国的铸币权
元狩四年下诏由国家掌管盐铁的生产与销售,并禁止私人制作
元狩五年废“三铢钱”,铸质量更高的“五铢”币,整体郭圆方正,币量轻重适宜
元封元年全面推行均输制度,在各地设置均输官来主持地方上贡输物品的采购、转运和销售

——摘编自《西汉武帝基于国家统一的工商业改革》

材料三   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公元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相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图A是秦朝的圆形方孔____,它的流通,有利于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图B、图C是秦始皇以秦制为基础,由国家统监制的____用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秦始皇派大将____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措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经济发展的原因。
2024-03-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主题,举办展览活动,请你对各个展厅的内容展开探讨。

材料一

图A骨耜

图B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图C商鞅铜方量

这是商鞅变法时颁布的标准量器



材料二

       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这不仅意味着奇形怪状的货币不再流通,今后货币形状会规范统一,还代表着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论析》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图 五铢钱

材料三

图D 赤壁之战示意图

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三国鼎立》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原人口大量移入和汉族政治中心南迁,广大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取得了重大发展。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已然成为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其繁荣程度堪与西汉关中地区相比。
——摘编自徐臣攀《汉唐时期农

耕区拓展研究》

图E南朝青瓷莲花尊

图F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1)从图A和图B中任选一幅图片,简述该农具的出现有什么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C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
(2)材料二中的“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的意义。材料二中统治者采取的经济发展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3)写出图D战争发生的时间。指出图D战争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根据材料三,概括“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产生的积极影响。(概括出两点)
(4)根据材料四,概括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答出两点)
2024-03-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史记》记载:“(蒙恬)……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褒万馀里。”秦朝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         的侵扰。(     
A.越族B.鲜卑C.犬戎D.匈奴
2024-03-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秦统一天下后)首先以强硬的手段要求“书同文”,创制出一种新文字……虽然秦统一文化靠的是强权,但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通论》

材料二   汉武帝刘彻一生致力于文治武功,创立伟业。继位后,虽然继承了“文景之治”的物质财富,但他觉得还不够,而是大胆地进行创新……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材料三



                                             图1                                                                                                                                       图2

材料四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魏书》


(1)材料一中的“新文字”指的是哪一字体?材料一反映秦始皇统一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和经济方面“大胆地进行创新”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举措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图2A处是什么地方?C处西汉朝廷设置什么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图1与图2有什么内在联系。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丝绸之路开通的影响。
(4)材料四表中华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改革,请你说一说这次改革有何影响?根据图中概述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请你说一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
2024-03-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实行大规模层层分封的制度,实际上是在奴隶制的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国家政体,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去统治一个疆土辽阔的大国,这是中国政治史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李绍连《试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前因后果》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汉初的五六十年间,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然而,诸侯坐大历来是对中央集权的巨大威胁。“七国之乱”本身就是证明,这个危害经过汉武帝的“推恩令”而得到解决。

——摘编自吴刚、刘小洪《秦亡汉兴之因再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周王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2)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材料二图中A处是________御史大夫主要掌管________事务;秦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它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024-03-0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