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材料一:秦始皇又增派援军,终于征服了越族,建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秦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在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南方边地的过程中,也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秦始皇于哪一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为统治越族地区采取的具体措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二:汉初的五六十年间,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然而,诸侯坐大历来是对中央集权的巨大威胁。“七国之乱”本身就是证明,这个危害经过汉武帝的“推恩令”而得到解决。

——摘编自吴刚、刘小洪《秦亡汉兴之因再探》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多民族的交融与融合】

材料三:

北魏都城平城地处塞上,屡遇灾荒,大部分粮食需要从黄河流域运输而来。孝文帝倾心于汉化,有意南征一统天下,494年,近百万人口跟随孝文帝来到有深厚汉文化底蕴的中原腹地——洛阳。迁都后,北魏统治地区呈现出升平富庶的景象,洛阳都市走向繁盛,吸引着大批周边民族人民涌入。

——摘编自葛剑雄《地图上的中国历史·民族大迁徙》

(3)材料三图中体现了孝文帝采取的哪一汉化措施?根据材料三,概括北魏时期人口迁入洛阳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2024-03-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廷废除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的旧币,规定法定货币仅限于两种,以黄金为上币,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将秦国的度量衡标准器推行到全国,废止六国各自原有的度量衡。在当代考古发掘中,刻有秦始皇诏书的度量衡标准器出土范围很广,甚至远及塞外。

——摘编自《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汉初的统治者就铸币权是否应由中央政府独占争论了一百多年。汉文帝曾取消盗铸钱令,使自由铸造合法。吴王刘濞借此大肆滥铸,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汉景帝时又收回铸币权。汉武帝时期铸币权也是先下放后又收回,直到元鼎四年(前113年)命令上林三官铸造标准的钱币,废除以前各种钱币。从此,历代王朝都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

——摘编自陈阳《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若干问题初探》

材料三:东晋南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永嘉叛乱对南方影响比较小,而且给南方送来了大批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东晋以后,南方相对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快,国家对手工业的控制有所放松,这些都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魏征《隋书》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的目的。汉武帝铸造的标准货币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2024-03-2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历史上一直将“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秦始皇像          图B     汉武帝像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花样百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国营贸易事业的经营……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还建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人才。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图A人物带领秦国先后攻灭六国,于公元前____年建立了秦朝,他首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地方行政制度);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____(地名),图B人物在位时采纳____(人名)的“推恩”建议,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中图所示的是秦朝在全国流通的统一货币,请写出它的名称。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不同态度。并指出“五经”包括哪些。
2024-03-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秦朝的传国玉玺是用蓝田玉雕琢而成的,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八个文字采用的是当时全国统一通用的文字字体。据此可知,该字体是(     
A.楷书B.金文C.小篆D.隶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历史上一直将“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秦始皇像                                             图B 汉武帝像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花样百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国营贸易事业的经营……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还建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人才。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图A人物带领秦国先后攻灭六国,于公元前______年建立了秦朝,他首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地方行政制度);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______(地名),图B人物在位时采纳______(人名)的“推恩”建议,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中图所示的是秦朝在全国流通的统一货币,请写出它的名称。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不同态度。并指出汉武帝对待儒家的这一态度对儒学的影响。
2024-02-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旬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材料二:公元前117年,汉武帝规定,招募盐户煮盐,资用自理,由官府供给煮盐用盆,煮成后,由官府按所值给价。至于铁器的生产,则规定在产铁地区设立铁官,就地冶铸,不产铁的郡国设立小铁官,利用收集废铁冶铸。食盐和铁器一律由官府统一销售,禁止私卖私铸。经过整顿,盐铁的产量和销售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时北方的混乱,引起了北方人民的外迁。他们或走辽西,或走陇右,但是最大量的还是渡江南徙。南渡的人道常是按籍贯聚集若干家,节节迁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流民群。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图A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颁行的圆形方孔________钱。图B是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后,统一铸造的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的经济管理措施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晋末年人口迁徙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对南方地区产生的影响。
7 . 作为秦始皇推广至全国的规范文字,它字形整齐,结构规范,字形线条细腻流畅,没有生硬的转折和突兀的变化,刚劲有力,十分优美,为书法家所青睐。这一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B.楷书C.隶书D.小篆
8 . 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统一全国,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但他也实施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这一阐述(       
A.主观臆断B.认识片面C.与史实不符D.客观公正
2023-12-22更新 | 86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秦的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郡县奠基】

材料一:真正的郡县制是从秦王朝开始的。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由中央直接管辖,并建立了比较严密的以郡统县的行政区划体系,使普天之下真正成为皇帝一人的直属领土。所谓郡县制就是由中央把国土分成郡和县,任命郡守和县令去治理,而且有任期、不世袭。

——摘编自宋玉《论郡县制沿革及其对我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启示》



(1)指出材料一图中①地的名称。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秦朝郡县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推行郡县制产生的历史影响。
【币制改革】

材料二:秦统一中原后,制定了统一的货币(如左图),并将其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定货币,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钱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这一货币的造型是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

——摘编自张功臣《钱眼里的中国》



(2)指出秦朝统一的法定货币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
【二世而亡】

材料三:秦朝的快速灭亡有着多层次、多方面的原因。秦朝在建立之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加之严酷的法律制度不可避免的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使秦朝缺乏统治基础,这是导致秦朝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秦朝的建立处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之中,来自于旧统治体系的阻扰和破坏是导致秦朝快速灭亡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在秦朝建立以后,秦朝对军事形势的误判,无疑加快了秦朝灭亡的速度。

——摘编自聂毅《秦朝速亡原因分析》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灭亡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秦朝的兴衰中,你获得哪些认识?
2023-12-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考察文化现象或有关事件,寻找其中的共性,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政策或发明的共同作用是(       
①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
A.改进了书写材料B.推动了汉字的演进
C.提高了纸的产量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023-10-25更新 | 280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