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所学知识,导致图1和图2现象出现的制度因素是什么?为了避免这一局面的再现,秦朝采取了什么举措?
(2)据图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所学知识,促使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广汉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如下图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2020-07-27更新 | 1469次组卷 | 54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3 . 2017年10月18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每个时代都有梦想,让我们回首历史,感受两干多年阶的风起云涌,体会那个时代的梦想。

一、力主创新强国梦——商鞅变法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战国策秦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
(3)根据材料回答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用材料中的原话)

二、扫六合统一梦——秦朝建立

材料三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5)材料中这些措施从总体上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6)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始皇时,“统一宇内”。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0-10-18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北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列属于秦实现统一的原因的是( )
①统一成为趋势,人民渴望②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最强   
③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抗秦 ④秦提出了“尊王攘夷”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5-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5 . 读图说史题: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名称。
(2)根据上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统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0-04-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邳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根据图一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北、最东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统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二   



(3)图二人物提出“仁者爱人”、主张“有教无类”,他是谁?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020-04-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仔细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最南、最西诸侯国的名称。
(2)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0-03-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秦幸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摘自班固《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秦始立统一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依法列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摘编自《秦始皇诏版铭文》

材料三   秦始立来纳了李斯的意见,度古封国制……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措施及对“始皇并天下”的影响。
(2)材料二中“统一天下”发生在哪一年?为“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古封国制”指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替代“古封国制”?这一制度对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上所述,秦国到秦朝的变迁,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
2020-02-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张家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为巩固国家统一,基本解除了北方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对当时政治局势和民族关系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或官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2020-03-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咸阳B.西安C.洛阳D.建康
2020-02-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