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为管理西藏和台湾所设立的机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2017-09-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探究下列问题:
【文字篇】

材料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积淀。各族人民用于不同文字记载辉煌的历史,留给后人优秀的遗产一代代传承,创造更辉煌的文明。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古代埃及人刻写在庙墙或宗教纪念物上的是什么文字?
【改革篇】

材料二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国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
(3)俄国、日本在近代历史上通过什么事件使国家发生了根本变化?
【思想篇】

材料三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4)西汉王朝是怎样对待儒家学说的?与之对待儒学态度完全不同的是哪一朝代?
【制度篇】

材料四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各国上层通过确立不同的政治制度稳固自己的统治,力求能够基业长久。

——《我眼中的王朝》解说词


(5)下图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2017-07-0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
3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二 《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请回答:      
(1)为削弱诸侯王权力,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为加强对豪强地主和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为加强思想文化统一,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实行什么举措?
(4)材料四中光武帝励精图治,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2017-11-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材料解析:
秦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让我们走近秦朝,了解这个短暂又影响深远的王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进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大意: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西边到沙漠,南边到岭南,东边是东海,北边过了大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
(1)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什么事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2)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的图示回答,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什么文字?

材料四: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史官烧掉记载秦国以外各国历史的史书。民间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及“博士官所职”之外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第二年,咸阳的一些方士、书生行骗,或在背后“道古害今”、攻击新政,指责秦始皇“贪于权势”“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知道后,派人追查,活埋了400多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4)材料四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根据材料四指出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
(5)“中国之政,自秦始皇始是指什么制度?
2017-11-0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东莞高埗弘正学校部编版(人教)七上历史期中考试模拟试
5 .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l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材料四中的“军机处”由哪位皇帝设置?请简要评价此举措的影响。
(5)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2016-11-27更新 | 6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景德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