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表。


               图一                                                                    图二
秦新破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图一、图二分别是秦采取的什么统治措施。指出秦朝“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见下表。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19515
汉文帝十六年16424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108郡、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公元前195年”到“公元前106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数量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源自汉武帝实施的哪一重要举措?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的哪一项改革措施?这次改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上述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汉武帝作为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   西汉统一西域后,公元前68年,西汉派侍郎郑吉等到渠犁一带屯田公元前60年,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轮台东北)。


(1)材料一的内容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4)西域都护设立的背景是什么?指出西域都护设立的意义。
2024-03-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政治制度是国家管理、机构设置、措施实施的集合,在所有制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3)据材料三,将该图中C、D两处补充完整,并指出D处官员产生的方式。

材料四   主父偃说上(皇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以法割削之,则逆节(叛乱)萌起……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

——摘自《资治通鉴·汉纪》


(4)材料四建议的核心是什么?“上从之”后,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2024-03-0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铜权
②秦半两钱

③秦始皇兵马俑铜车马

④石铠甲

⑤秦封泥(印有秦朝郡县地名、官职名)

⑥睡虎地秦简(秦隶书写,涉及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

⑦阳陵虎符(铭文内容: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⑧泰山刻石(小篆刻写,涉及秦朝法律制度)

材料二   秦亡的历史教训,时时影响着汉初统治者的决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再次得宠。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这一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而罢黜百家,他培养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1)请仿照范例,从以下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并选择材料一中的两件文物,说明该文物与所选主题的关系。(注意:不能照抄范例)主题:A政治制度B经济发展C军事武功D文化成就
【范例】
主题文物序号关系
D
文化成就
睡虎地秦简采用秦隶书书写,可以研究秦的书法发展。
泰山刻石采用小篆刻写,可以研究秦朝统一之后的文字。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初到汉武帝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阶段主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宗亲、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觐的义务。

——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从材料一中看出,远古传说中与“选贤与能”相关的是哪一制度?“天下为家”表明夏朝建立后这一制度被什么制度所取代?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哪一重要制度?“封诸侯”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统一后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2024-03-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富宁县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6 . 思想文化的演进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

学派

人物

主张

春秋时期

“无为而治”

儒家

核心思想是②

提出“仁者爱人”

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

提倡节俭

法家

材料二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根据表格内容,提炼一个与之相符的时代主题。
(2)材料二中“激烈变革的时代”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时期? 这一时期呈现“激烈变革”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归纳各学派的共同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是践行哪一学派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2024-03-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主管监察。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表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表(部分)

西周秦朝
春秋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国早期文化第一次大发展是战国时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摘编自《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全国划分的若干行政区域?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样的作用?右图又反映“新皇帝”巩固统一的哪一措施?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示意表中夏朝的建立者是谁?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图中体现的是西周时期的哪一制度?
②写出材料三示意图①②③处的朝代名称。并据此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3)材料四“中国早期文化第一次大发展”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哪一历史现象?请你写出右图水利工程的名称。该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符合哪一学派倡导的思想?
2024-03-0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8 . 制度创新是发展的新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

材料三   

            

材料四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五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候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四位人物,说出与我国上古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有关是哪几位?(只要写序号)这一制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它破坏了原有的制度后,采取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的两幅图反映了西周初年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4)材料四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巩固统一地在方实行的新制度。并阐述其对中国后世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4-03-0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注:图1选自《初中历史地图册》,图2选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朝所辖各地方能够“紧密隶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制度,并概述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汉初存在的社会问题,列举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从图1到图2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用史实说明三国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2024-03-0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10 . 秦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选自《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地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根据材料一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制度始于哪个朝代?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
(2)根据材料一图(二)中的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3)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时期的治世局面,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此治世局面的取得是因为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
(4)阅读材料三,汉武帝继位以后曾经面临“守业之难”,他以自己的文韬武略化解了难题,守业成功。那么守业之难一,为解决诸侯国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守业之难二,面对思想不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4-03-0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