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形的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把代数式通过配凑等手段,得到局部完全平方式,再进行有关运算和解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在代数式求值、解方程、最值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①用配方法因式分解:
解:原式


②求的最小值.
解:原式

由于,所以
的最小值为2.
请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
①在横线上添上一个常数项使之成为完全平方式:______;
②用配方法因式分解:______;
③当______时,代数式的最小值为______.
(2)已知的三边,且满足,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试比较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023-10-01更新 | 24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成章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阅读材料】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指将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方法.这种方法常被用到代数式的变形中,并结合非负数的意义来解决一些问题.
①用配方法分解因式
例1:分解因式
解:
②用配方法求值
例2:已知的值.
解:原方程可化为,,即

③用配方法确定范围
例3:,利用配方法求M的最小值.
解:
时,M有最小值
请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用配方法分解因式
(2)已知的三边长abc,且满足,求边c的取值范围;
(3)已知.试比较PQ的大小.
2024-01-2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3 . 【阅读材料】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要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有用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有些题目信息比较明显,我们把这样的信息称为显性条件:而有些信息不太明显,需要结合图形、特殊式子成立的条件、实际问题等发现隐含信息作为条件,我们把这样的条件称为隐含条件,做题时,我们要注意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感知探索】补全下面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
)已知,化简
解:原式
(显性条件),
请进一步完成的化简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化简
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隐含条件)
化简
【拓展应用】解方程:
2023-11-17更新 | 54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4 . 将代数式通过配方得到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这一性质解决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在代数式求值、解方程、最值问题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利用配方法求最小值,求的最小值.
解:
因为不论a取何值,总是非负数,即,所以
所以当时,有最小值
根据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求式子的最大值.
(2)若,比较MN的大小.(写出比较过程)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ab满足,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024-04-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且与x轴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D,点D的坐标为

(1)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为      
(2)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3)求四边形的面积;
(4)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点CD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4-01-09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6 . 数和形是数学的两个主要研究对象,我们经常运用数形结合、数形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下面我们来探究“由数思形,以形助数”的方法在解决代数问题中的应用.
探究一:求不等式|x﹣1|<2的解集
(1)探究|x﹣1|的几何意义
如图①,在以O为原点的数轴上,设点A′对应的数是x﹣1,有绝对值的定义可知,点A′与点O的距离为
|x﹣1|,可记为AO=|x﹣1|.将线段AO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线段AB,此时点A对应的数是x,点B对应的数是1.因为AB=AO,所以AB=|x﹣1|,因此,|x﹣1|的几何意义可以理解为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A与1所对应的点B之间的距离AB.

(2)求方程|x﹣1|=2的解
因为数轴上3和﹣1所对应的点与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都为2,所以方程的解为3,﹣1.
(3)求不等式|x﹣1|<2的解集
因为|x﹣1|表示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与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所以求不等式解集就转化为求这个距离小于2的点对应的数x的范围.请写出这个解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探究的几何意义
(1)探究的几何意义
如图③,在直角坐标系中,设点M的坐标为(xy),过MMPx轴于P,作MQy轴于Q,则P点坐标为(x,0),Q点坐标为(0,y),OP=|x|,OQ=|y|,在Rt△OPM中,PM=OQ=|y|,则,因此,的几何意义可以理解为点Mxy)与点O(0,0)之间的距离MO

(2)探究的几何意义
如图④,在直角坐标系中,设点A′的坐标为(x﹣1,y﹣5),由探究二(1)可知,,将线段AO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线段AB,此时点A的坐标为(xy),点B的坐标为(1,5),因为AB=AO,所以,因此的几何意义可以理解为点Axy)与点B(1,5)之间的距离AB

(3)探究的几何意义,根据探究二(2)所得的结论,请写出的几何意义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
(4)的几何意义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14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六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网络学习质量检测试题
7 . 综合与探究
如图,直角的顶点B与数轴的原点重合,,直角边在数轴上,,以点B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D,设点D表示的数为m,将点D沿着数轴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设点P表示的数为n

(1)分别求mn的值.
(2)设,小明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如图所示,根据计算程序,求当时,该计算程序输出的结果.(要求先化简,再求值)

(3)设(1)中点D表示的数m的整数部分为b,点P表示的数n的整数部分为c,点R从点D出发沿着数轴向右移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点S同时从点P出发沿着数轴向左移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当点R移动的时间t为多少秒时,点R与点S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并求出此时点R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结果含根号).
2023-02-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19-20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中
8 . 阅读理解以下文字:
我们知道,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就是将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通过因式分解,我们常常将一个次数比较高的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次数较低的整式的积,来达到降次化简的目的.这个思想可以引领我们解决很多相对复杂的代数问题.
例如:方程就可以这样来解:
解:原方程可化为
所以或者
解方程,得
所以解为
根据你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解方程:
(2)解方程:
(3)已知的三边长为,请你判断代数式的值的符号.
2020-09-26更新 | 39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4.4 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专项练习)-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北师大版)
9 . 阅读材料
我们把多项式叫做完全平方式.把代数式通过配凑等手段,得到局部完全平方式,再进行有关运算和解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在代数式求值、解方程、最值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求代数式的最小值.
原式

时,有最小值是
根据阅读材料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在横线上添上一个常数项使之成为完全平方式:______;
(2)求代数式的最小值;
(3)若,当______时,有最______值(填“大”或“小”),这个值是______;
(4)当分别为的三边时,且满足时,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023-07-2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18-19七年级下·江苏无锡·期中
10 . 已知关于的方程组
(1)若x、y满足不等式,求符合条件的m的非负整数值;
(2)若解x、y的值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1,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2019-04-22更新 | 39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6.1 期中测试卷(拔尖)-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沪科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