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结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1 道试题
1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
(5)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
2 .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问:

(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
(2)通过分析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的原因。
3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7)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乙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__(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6-12-07更新 | 2398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图中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运动.
5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________(选填“AB”,“BC”或“AB和BC”)段.每次用小旗标注小车滑行的距离,若三次材料分别是木板、毛巾和棉布,则当所铺材料是毛巾时,小车应停在________(选填序号)位置.
(3)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__
6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2016-12-07更新 | 93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7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1)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___.
(2)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
(3)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表面绝对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_____.
(4)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进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A.运动的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改变.(      )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8 .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测量平均速度:
过程表格如图所示,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B和上半程AC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如下:
路段路程s/m时间t/s
AB0.961.2
AC0.480.7

结论方法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先后滑到三种不同水平面上,其中小车 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___
作图请画出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________
结论方法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________状态,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问题讨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分别在以上三种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在_____表面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9 . 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10 . 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 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与所受______的关系;
(2)甲实验是钢球通过木块被推动______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______,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怎样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_______
2016-12-07更新 | 71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垦利区郝家镇中学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