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同学做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两个烧瓶A、B中盛有质量、初温相等的煤油,RARB是阻值不同的电热丝。

①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通过控制通过RARB的通电时间和电路中的 ___________相等,来研究导体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②同学们为了比较RARB阻值的大小,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ARB两端电压的大小,发现UA>UB,则RA___________RB(选填“>”、“<”或“=”)。
③在相同时间内,可通过观察 ___________上升示数的多少来比较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这运用了转换法的物理思想;为了升温较快,实验液体选用煤油而不选用水,主要是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 ___________(选填“大”“小”)。
(2)综合实践课上,小张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选用的小灯泡L标有“2.5V”字样、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规格为“30Ω,1A”。
①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最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②通过正确实验,她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___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她发现小灯泡电阻发生了变化,其原因是灯丝电阻受 ___________的影响。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的电阻是逐渐变大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是逐渐变小的,则小灯泡电阻的变化量ΔR1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的变化量ΔR2

序号

1

2

3

4

U/V

1.0

1.5

2.0

2.5

I/A

0.18

0.22

0.24

0.26

R

5.6

6.8

8.3

2 . (1)如图A是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装置,瓶中装有质量、初温相等的空气。

①若要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应选用______(填“甲”或“乙”)图,通过该图可得出结论:当电阻相同时,电流______,产生的电热越多;
②容器内电阻丝热得发红时,而与之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个问题可以用______(填“甲”或“乙”)图的结论来解释;
(2)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的实验中:
①小红把两个灯泡L1、L2按如图B所示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发现L1较亮,L2较暗。你认为通过L1中的电流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L2中电流;
②当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C点时,闭合开关后发现L1和L2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红用电压表进行检测,发现AB间电压为3V,AC间电压为3V,BC间电压为0。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③本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与______相同。
A.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B.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
C.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2023-02-08更新 | 45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1)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比较煤油和水的吸热能力”的实验。实验中,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倒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①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煤油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物理学中称这种方法叫_________法;
②小明通过实验,记录了相关数据如右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小明的实验的结论是:水和煤油相比较,_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者“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③同组的小丽提出疑问:如果上面的实验中水和煤油的初温和末温都不同,加热相同的时间,则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者“不能”)得出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关系。
加热时间t/min0246810
水的温度/℃202224262830
煤油温度/℃202428323640

(2)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

①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该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温度计示数变化量”或“加热时间”),来判断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
②若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选择乙图中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烧瓶中的电阻与甲图烧瓶中的电阻_____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
2023-01-04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消化作业(五)物理试题
4 . 如图甲、乙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其中,两个透明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密封着等量的空气。

(1)该实验方案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____来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这里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甲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大小的关系,实验装置乙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大小的关系;
(3)实验中,甲装置通电一会后,发现右边U形管中的液面上升较快,这一实验现象表明,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___________
(4)实验乙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选填“左边”或“右边”)的U形管的液面上升得高一些。
2022-12-23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初温、质量相同的空气。

(1)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在这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闭合开关后,电阻丝发热,其内能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电阻丝的内能;
(2)利用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后,与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容器相连的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较大;
(3)通过观察乙装置,可得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容器中导体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该装置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它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6 . 充电暖手宝是冬季常见的取暖设备,它里面的加热丝是利用电流的效应来工作的。如图所示装置,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烧瓶内分别装有相同材料和相同粗细的电热丝,则电热丝阻值______(选填“”、“”或“”),此装置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有关,采用的探究方法有______方法。
(1)若在甲、乙两烧瓶内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均不导电),闭合开关后一段时间,______(选填“甲”或“乙”)温度计示数变化大;
(2)现把甲、乙两烧瓶中的电热丝换成阻值相同的两根电热丝,且装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闭合开关后一段时间,发现乙温度变化大,则甲中液体的比热容______乙中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甲或乙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则应选择______(选填“甲”或“乙”)中的液体。
2022-10-01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巫溪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中,两个透明容器中分别接入了电阻丝R1R2,且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导线ab接入电路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相同时间内右侧容器中空气内能增加的更大
B.若R1R2阻值等于10Ω,则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C.去掉5Ω的电阻,若要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则R1R2电阻不同
D.该实验装置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8 .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中两个烧瓶内均盛有质量为0.1kg,温度相同的相同液体,液体中浸泡着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012345……
A瓶温度tA/℃202224262729……
B瓶温度tB/℃202328303235……
(1)烧瓶中的液体选择最合适的是 ___________
A.水
B.酒精
C.煤油
D.水银
(2)将两电阻丝串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电阻丝的 ___________和通电时间相同,他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__。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用 ___________显示,这种方法物理上叫做 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显示:在通电电流大小不变,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液体升高的温度越 ___________,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___________
(4)若烧瓶中的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求出实验后5min内B烧瓶中的液体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___J。
2022-03-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1820年,丹麦科学家______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通电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它旁边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他进而继续研究,终于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同时段,英国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探究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导体电阻及通电时间之间的关系,最终发现了著名的______定律。
10 . 如图所示为“探究焦耳定律”实验的部分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且经检查气密性良好。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图甲表示第一次实验,右边容器中电阻丝的电阻比较大;图乙表示第二次实验,右边容器外并联了一段相同的电阻丝R3

(1)实验中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变化来反映密闭容器中空气______的变化,从而判断电阻丝产生______的多少;
(2)如图甲所示,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观察到右侧U形管液面变化大于左侧U形管液面变化,表明在______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如图乙所示,实验中R3R2并联,目的是使通过R1R2______不同,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______侧U形管液面变化较大。
2022-03-0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