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外婆是个语言天才

周红

①我的外婆生于1928年,她没有上过学,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奇怪的是,她却有着不输语言大师的语言天赋。

②我印象中的外婆老当益壮,她经常从两公里外的村子步行上街赶集。她来街上的第一站当然是我家的小超市。如果是雨天,她就把那把橙色大伞一收,抖抖上面的残雨,对我说:红,你把撑花儿拿到屋头去。

③她不说伞,说撑花儿,我听着觉得很稀奇,便兴致勃勃地把伞接过来。这时外婆顺势把藏在伞后的包裹一并塞到我手上。我立刻明白了伞和撑花儿的区别,便快乐地叫道:哈哈,撑花儿结果啦!

④妈妈就笑:妈,我们屋里那么多吃的,你又给这个好吃狗儿买啥子零食嘛,她越吃越好吃!

⑤外婆的反驳就一句:你叫她莫不得!

⑥我在学校没学过莫不得这个词,但我总能喜滋滋地理解它:那一定是比没关系”“让她吃更高级、更能体现偏爱的词语。

⑦青春期的我是个逆子,经常跟爸妈吵架。赶集的前一晚,妈妈实在没忍住拧了一下我的脸。

⑧我没在意,当然也没注意到脸上那一小块破了皮的指甲印。来赶集的外婆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说:红,你妈妈打你了啊?

⑨我死要面子:没有啊,没有没有。

⑩外婆却很生气地对妈妈说:么妹儿,你当时那么想要个女儿,现在生了又不爱惜,打人硬是打脸才舒服啊?

妈妈眼神飘忽,什么话也没说,但她此后再生气也没拧过我的脸。

后来,外婆来赶集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她渐渐走不动了。我在县城上学,放假回家也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而那时集市早就散了。

那天我在爸妈的一再催促下终于早早地起床了,刚到超市就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红啊,你怎么这么没精神,是不是病了?

我很惊喜:外婆,你什么时候来的?

她没回答我,而是拉着我继续说:外婆给你挖了新鲜萝卜,萝卜上了街(方言读gāi),药铺都莫想开’,你吃了保管好。

那一袋萝卜上还有斑驳的黑泥,它们黑黑白白的外皮跟外婆的发色很般配。我这才惊觉,外婆怎么都这么老了。

上大学后,我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偶尔回家的我在逢集时也会帮忙看店,但我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再没有见过那抹熟悉的枯瘦的身影。

外婆卧床好久了。我想她,于是跟着送货的爸爸去看她了。

外婆躺在床上,稀疏的白发胡乱地散在枕巾上,见到有人来了她立刻艰难地支起身子,压得身下的垫子嘎吱作响。她瞪着病理性流泪的红灰色眼睛,哑着嗓子问:这是哪个?哪个来了?是红吗?是不是红?

我不知所措,照顾她的大舅妈连忙凑到她耳边大声喊:这是红,她来看你了。我这才走到她床边,大声喊:外婆,我来看你了。

外婆终于放心地露出了干瘪的笑容,然后不顾众人的阻挠,下床坐到木桩上,又拉着我坐在旁边的板凳上,像从前一样开始聊天。

她的开场白还是那一句:红真能干,读大学了,以后工作好得很。

外婆在语言上天赋异禀,而在预言上就资质平平了。所以,她对自己会活到103岁的预言并没有实现。在95岁这年,她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我数了数外婆留给我的利钱,正好是103块。

真好,她可以少承受八年的痛苦。

真好,她可以提前八年跟壮年早逝的妈妈团聚。

真好。

我揭开黑布看了她最后一眼,那苍老得变形、凹陷得严重的嘴,再也说不出令我惊喜和温暖的话语了。

(选自《读者校园版·成长》2024年第1期,有删改)

1.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阅读全文,说说“我”为什么称“没有上过学”的外婆是“语言天才”。
3.文章结尾“我”面对外婆的离世,为什么觉得“真好”?
2024-04-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岛茉莉

江志强

①岛,孤零零地悬在大海深处。驻扎在岛上的只有8个兵。班长兼炊事员老黄年龄最大,兵龄最长。

②给养船半个月来岛一次,送来米面粮油、书报杂志,还有给兵们的信。北归之时,给养船就把兵们写的信捎走,靠港后寄向祖国各地。每当此时,兵们总是齐刷刷站成一排,朝着给养船的航向敬礼。

③平日里,兵们也像在陆地上一样,出操,训练,读报,唱歌,唠嗑,巡逻,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写信。每次寄出的信都厚厚的,鼓鼓的。瘦弱单薄的信封,似乎背不动笔尖下流淌的乡情。

④对这8个兵,基地首长格外牵挂,数次捎话过来:岛上还缺啥?尽管提!于是,班务会上,老黄组织大家讨论:咱岛上还缺啥?

⑤两名新兵压低声音说:缺网……

⑥老黄笑了:没网,也要守岛。没网,也能活着。

⑦继续想。一个老兵嘴里蹦出一个字:土。

,说到了每个兵的心坎上,大家不约而同地点头。

⑨只是,兵们没向首长提出来。部队运力有限,若非紧急情况,就甭给首长添麻烦了吧。

⑩一个冬日的上午,老黄搭乘给养船离岛探亲。归队时,他的行囊里装着一包土,足足有20斤。

⑪老黄在值班室的地上铺开几张旧报纸,小心翼翼地把土摊开:正宗的东北黑土!

⑫兵们围着黑色的土,长时间盯着没抬眼。他们把手伸向了土,轻轻地揉搓着,眼里溢出明亮的光。

⑬接下来,副班长小吕探亲归队时,同样带回了20斤土。小吕的老家在华北平原,他带来的土呈褐黄色,是那种可以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土。

⑭一年下来,兵们相继探亲归队时,都把家乡的土带到岛上。这下,岛上的土丰富起来了——东北的黑土,华北的福土,云贵高原的砖红土,黄土高原的黑炉土……

⑮这么多不同的土,如何存放?老黄的意思是融在一块儿。小吕不同意:土与土的品质不一样,搅和到一块儿,怕是不行。

⑯老黄乐了:刚上岛那阵子,兵与兵的品质不一样,习性也不一样。现在呢,统统融到一块儿了。于是,不同颜色的土,被兵们融在了一起。

⑰又一个春天来了。老黄决定,在土里栽一朵花。

⑱送给养的战友很给力,给岛上送来一小包茉莉花种,还有一个精致的花盆。花盆呈长方形,外壁雕着一幅国画,空白处有4个遒劲的字——“江山多娇

⑲兵们高兴坏了,围着花盆看个没完。

先别急着高兴。送给养的战士说,首长说了,要是能把茉莉花养活,嘉奖你们!

原来,这个花盆是基地首长特意送的。首长听说了兵们和土的故事。只是,首长有些担心,茉莉属娇贵花种,在岛上能否存活是个未知数……

㉒6个月之后,首长上岛视察工作,看到那盆茉莉正蓬勃绽放。端详兵们的脸,首长眼里写满敬重:同志们辛苦了!

首长感慨道:这土,和别的土不一样。这样的中国土融合在一起,有力气!听着首长的话,兵们被海风吹得被裂的脸上荡漾着春天。

㉔“这岛,有我们守着,请祖国放心!老黄带领大家向首长敬礼。

这个故事,是我的二舅,故事里的班长老黄讲给我听的。二舅从军13年,守过6座大大小小的岛。可最让二舅得意的是,他和战友们居然在恶劣的环境中养活了一株茉莉。

二舅对我说,自他退役后,那座大海深处的小岛上已经换了6茬兵。只要回乡探亲,兵们总会把一包家乡的土带到岛上,不仅用融在一块儿的土种植茉莉,还种菜,种树。

二舅退役时,行囊里有5枚军功章,还有一个烟盒般大小的木盒子,里面装着来自岛上的中国土

那晚,倾听着二舅的回忆,我似乎听到茫茫大海上传来的涛声。那株茉莉似一把火炬,闪动在我的眼前,把黑乎乎的夜,照得亮堂堂的。

(选自《中国国防报》2022年5月30日,有删改)

1.阅读文章第至㉔段的内容,并将下面空缺处补充完整。
兵们讨论后一致认为岛上缺土,但没有向首长提出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荣莉蓬勃绽放,得到首长的肯定和赞扬
2.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瘦弱单薄的信封,似乎背不动笔尖下流淌的乡情。(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他们把手伸向了土,轻轻地揉搓着,眼里溢出明亮的光。(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请简要分析第㉓段中首长说的“这样的中国土融合在一起,有力气”这句话的含义。
4.海岛上的兵们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两点。
2024-04-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清明假期恰逢植树黄金期,小文和同学们想设计部分文案参与活动。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47日,2024年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在北京市昌平区奥北森林公园三期地块举行。活动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来自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北京市的137名部级领导干部参加。

在植树现场,大家三五一组,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共栽下油松、白皮松、国槐、白蜡、元宝枫、山桃、西府海棠、碧桃等树苗1200余株。植树劳动后,部长们又来到抚育点,修枝、施肥、挂树牌、挂害虫诱捕板,共抚育树木近800株。

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由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绿化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委员会、首都绿化委员会联合举办,自2002年起已连续开展23次,共栽植树木近43000株。共和国部长身体力行,为带动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推进国土绿化、共建美丽中国,发挥了重要影响、产生了重要作用

(中国绿色融媒记者     吴兆喆)

(1)阅读材料,请你为此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找出病因并帮助修改。
2024-04-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4 . 请认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四个小题。
(1)学校报社准备采访青春榜样徐梦桃,请作为校报记者的你根据链接资料拟写两个采访问题。
【链接资料】

从初登温哥华冬奥会,到站上北京冬奥最高领奖台,徐梦桃用了12年的时间,圆了自己的奥运冠军梦。回顾自己的体育生涯,她不仅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还磨炼了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实现了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
(2)在采访完青春榜样后,七(1)班一位同学写了一段话鞭策自己,请你帮他选出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首过往,我看到了曾经那些敢闯、敢拼、敢干的青年人,因坚定心中的爱国信念,做出了一番彪炳史册的佳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困境面前,青年人勇担责任,挺身而出,无私奉献自我,不断在时代的挑战中突破自我、淬炼成钢,向人民和时代展现别样的青春风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一段热烈而张扬的岁月,每个青年人都在自己的青春里书写着鸿鹄之志,挥洒着壮志豪情,怀揣着梦想横冲直撞”“无所畏惧,在新时代的洪流中敢为人先

A.青年因“奋斗”而彰显青春本色   青年因“信仰”而绽放青春之花   青年因“奉献”而展现青春之我
B.青年因“信仰”而绽放青春之花   青年因“奋斗”而彰显青春本色   青年因“奉献”而展现青春之我
C.青年因“信仰”而绽放青春之花   青年因“奉献”而展现青春之我   青年因“奋斗”而彰显青春本色

(3)为了让青春的榜样不断地激励同学们奋发图强,校团委统一安排各班开展以“我为青春添风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两种形式供同学们参考,请你再补充两种形式。
形式一:制作青春的榜样名人卡片
形式二:举办让青春激情飞扬的演讲比赛
形式三: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四: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让优秀传统文化可知可感

   ①以古人之规短,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說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②从机灵可爱的唐宫小姐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水下洛神,近年来,爆款频出的河南卫视,出圈密码即在于此。

③河南卫视中国节气节目制作工作记录中,有这样一行宇;找准中国人的文化DNA’,带领人们深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浩渺图景,而后在奇特美妙之处浅出’

④在春分篇章中,引申孕育布望,珍惜春光,保护理想的种子的崭新内涵;在立夏篇章中,成长、责任与使命的主题与万物至此皆长大的节气特点相得益彰;在小满奇遇记茶话会上,择义小得盈满的意蕴哲思这样解读中国节气,别有一番意味。

⑤14名宫廷乐师,从《簪花仕女图X捣练图》等一幅幅名画之间穿行而来,组成《唐宫夜宴》……这样讲述中国节日,别有一番意趣。

⑥可舞、可视,让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知可感。不到2分钟的水下舞路《祈》,工作人员在水下泡了26个小时、一天出水入水200次,舞者身上需携带几公斤配重,最终成就水随舞动、衣袂翩跹的水下洛神。

⑦这份创作匠心,让观众看得走心。美学引领、科技赋能、创新表达、艺术,点亮,让历史古韵、当代国风与乙世代观众精准对接。

⑧共鸣,来自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相遇。叙事强,表达新,实现思想旨归的现代转化。共情,来自中华美学和当代审美的相遇。创意奇,制作精,追求艺术美学的现代建构

⑨实践江明,河南卫视系列文化节目之所以受青睐,正是因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创造力,涌动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与当下生活之用结合在一起的文化生命力,澎湃着中国人坚定的文化自信。

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泼地融入当代,文化传承发展弦歌不较、历久弥新,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

摘自2023年9月18日《人民日报》(作者王瑨有删改)

文本二

传统文化成为网络动画的底色

①网络动画是数字时代的新兴艺术形态和文化业态,是全年龄段受众都乐于接受、用心欣赏的文艺形式,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在线动画市场规模达285.8亿元。观察网络动画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路径,可以发现,传统文化正在成为网络动画的底色,成为网络动画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底气。

②伴随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网络动画形式更为多样,出现了一系列竖屏构图、结构精巧的短剧动画。有些传统文化题材的网络动西作品,以极短的篇幅,精准还原和表现生活细节,重在展示传统的美好和文化的氛围,更多强调人物个性、画面风格和文化气息,更加突出快节奏与戏剧化。对子这类网络动画,观众利用碎片时间就可以观看,剧集更新更快,也更容易产生黏性。

③动画短视频具有强大的文化信息传播潜力,可以说是网络动画寻求发展突破口的新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原创网络动画创意的重要源头和主要素材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浓厚、博大精深,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认知思维、思想内涵和精神风范,深刻展现着东方哲学的深度、力度和高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挖掘和呈现,是网络动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必然路径。

④网络动画作品《中国奇谭》聚焦中国神话与民间故事,以现代视角进行全新的解读与再创作,得到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市场的热切反响。剧中被职场困扰的小猪妖、胡同里的神仙精灵、山中的独行书生等原创的人物形象源于传统文化,又鲜活、生动、接地气,与现代人心灵相通,因而让作品迅速获得很高的关注度和普遍赞誉。

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开发原创题材,不仅是文化传播的需要,更是网络动画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要。

摘自2023年7月23日《光明日报》(作者葛竞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文本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B.两个文本都提及共鸣与共情。共鸣,来自中华美学和当代审美的相遇。共情,来自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相遇。
C.从文本二得知,动画短视频具有强大的文化信息传播潜力,可以说是网络动画寻求发展突破口的新方向。
D.从文本一得知,可舞、可视,让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知可感。
2.文本一第④段中对“立夏”“春分”“小满”进行了解读,请你照此对“惊蛰”和“芒种”两个节气进行解读。
惊蛰:
芒种:
3.请你结合文本一、文本二的内容,整理下面的对联。
谱写 动画 优秀 文化 精彩 新篇 弘扬 传统
2024-04-26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蒋爷的信仰

周芳

①把蒋爷和信仰联系在一起,我实在忍不住笑。可村里的两个大学生,提起蒋爷,总说他是个有信仰的人。

②蒋爷外号犟爷,一条道走到黑。犟爷有些勾腰驼背,一生不讲究吃穿,老伴儿去世后,他越发邋里邋遢。犟爷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他的三个儿子,决定带老爷子出去旅旅游,直奔黄山。

③虽然腿脚有力,但要登上黄山的莲花峰还得要一些体力。儿子看犟爷累得说不出话,便唤来一副滑杆,让老爷子坐上,正好享享福。哪知,人家一落杆,犟爷一下子脸涨得通红,坚决不坐。儿子拉扯着老爷子,不用您给钱。犟爷看着比儿子还大的轿夫,抬腿就走,嘟囔道,再怎么说也轮不到别人服侍我。犟爷指着过去的几副滑杆,坐在上面的人摇头晃脑,颤颤悠悠,气得直拍腿。人靠山,山养人,都是惯的。回村,有人问黄山如何,犟爷手一背,嘴一撇:山是直的,腰是弯的。

④犟爷住的这个山,其实是个山包子,但绵延较广,少有平地。小山挂条小河,那条河,说大不大,说小也有丈余宽。山有水,本是平添灵气,但那条小河却成了村民出山的拦路河,河上搭的几块木板早已腐朽。一年,一个踩空的孩子被水卷走了。

⑤这一天早上,犟爷背手,勾腰昂首,来到村长家喊道:啥时建桥?村长正站在门口刷牙,嘴角挂着白沫,挤出笑脸:犟爷,还得等等,今年还要规划生态茶园,哪顾得上桥。犟爷一听,背着手掉头就走。

⑥那几日,犟爷在村外一圈圈转悠,专往荒凉处看,时不时在乱石堆上踢两脚。没几天,村里几个老头手拿抬棍、麻绳,对着一些石块指指点点,一块块往小河方向抬。犟爷要带人架桥。消息遍村子。村长小跑着赶往河边,犟爷几个人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接过岸上递来的石头,往河道中填。

犟爷,这河是活水,你这一拦,想建坝啊。

我还没糊涂,我们只在河道中间垒个桥墩,墩上铺桥,不影响水流。村长自讨没趣,转身就走,让他们折腾去。

⑨原本只有几个老头忙活,陆续地有更多人加入,河道中垒起一个墩子,石墩与岸齐平。到哪里找桥面呢?大家把目光瞅向犟爷。收工!犟爷手握麻绳背着手,迈着脚步,绳子一下一下地拍打着屁股

⑩还是那几个老头,犟爷打先,天一亮就来到村长家,比划起大门,动手!犟爷巴掌一挥,几个老头要拆门板,睡梦中的村长惊得跌下床来。犟爷,这是干什么!村长赤着双脚跑出房,隔夜的酒气一口一口地喷着。

你好歹也是村长,桥墩大家伙垒起来了,你就捐两块门板吧,一边一块,担在墩上,正好铺个桥面。

犟爷啊,桥面村委会来想办法,我保证一天内就办到。

⑬犟爷停下手,回头招呼那几个人,村长吐口唾沫就是钉子,我们信他一回。

⑭几个老头离开,村长瘫在了门槛上。犟爷朝村外走去,背着手,勾着腰,踱到河边,坐在一棵树下出神。河里的水流不大,慢慢悠悠地淌到出的石墩前,犹豫了一下,分成两股,再合而为一,慢慢悠悠地往山外淌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村长带着几个人上了那座残桥,桥板颤颤悠悠,桥上的人展开双臂,也在桥上颤颤悠悠,小心迈到河对岸。

⑮一过晌午,几个老头就耐不住性子,纷纷跑到犟爷家,东一嘴西一舌。不早了,到河边看看去。犟爷挺了挺并不太直的腰板,昂首领先。

⑯太阳落到山的那一边,余晖染得河水红红亮亮,水泥板平平整整地担在河中的墩子上。

⑰村里的人还叫犟爷,但是,村里的两个大学生,却是亲切地喊着蒋爷。一个字,咬得字正腔圆。

(刊载于2023年第7期,有删改)

1.本文围绕蒋爷的“犟”展开叙述,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补全下表。
事件蒋爷的“犟
爬莲花峰累到说不出话,儿子给他唤来一副滑竿(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蒋爷自己带人开始修桥
桥墩建成了,却没有桥面(3)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小说的语言极具表现力,请你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罩爷要带人架桥。”消息遍村子。(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犟爷手握麻绳背着手,迈着脚步,绳子一下一下地拍打着屁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3.小说的开头往往极富吸引力,本文第一段有何重要作用?
4.小说往往借配角之口,不经意地点明文章主题。你如何理解村里的大学生对蒋爷与众不同的评价?
2024-04-2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茶花

①1943年的某天,茶花用手扒开被烟火烧燎过的茶丛,乱枝残叶下,露出黑漆漆的枪杆。茶花将这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少年带回了家。

②茶花的父亲试图探明少年的来路,但对方只是怔怔地回望他们。

吓丢了魂,身上又背着枪,懦弱的逃兵。父亲做着结论,无奈地叹气。逃兵二字刚一出口,少年激动起来,他似疯了一样,流着泪,在挣扎什么。

④茶花见此情景,愤慨的心又透怜悯浇凉。茶花问:你叫什么名字?少年的脑袋像被撞过的钟,耳边长鸣着。他看着茶花的双眼,迟疑地在她的手掌上画出3个字:杨湛生。

⑤湛生生于北方,战乱随家人一路南下,漫漫长路,磨穿了他的皮肤,也磨走了他的血肉至亲。决定等待死亡那天,他被一支南下去边境的队伍收留。他们告诉他,带他去修公路,修好了公路,国际支援就进得来,敌人就打得过,百姓就能挺过这场苦难。湛生重新振作起来,像隔年春天永远能再见的绿芽。可是敌军的偷袭迫使湛生和队伍分开,他再次变成一个人,无助地奔跑在到处都找不到遮蔽的大地上,直到藏身的茶丛被茶花拨开。

⑥茶花和父亲收留了湛生。他们互相依靠,搭建起一个家。每天父亲都会背上竹筐出去行医或采药,换来不多的食物维持生计,而茶花和湛生则守着几处奄奄一息的土地和努力撑立的茶丛。他们运水,耕种,挑挑拣拣,延续硝烟散去后还未灭的希望。茶花带着他去到河边,看那些未被灼烧过的繁花,听侥幸存活的山雀发出动人余音。茶花帮他清洗脸庞,并唱着:洗洗水,岁岁好,湛生来年,平平安安。”“平平安安是乱世中最昂贵的祝福。

⑦宁静无长,在某个落日余晖消散干净的傍晚,茶花没有等到父亲。湛生拉着茶花走过一段又一段的路,终于,在某片烟火尚未飘尽的枯枝杂叶覆盖处找到了父亲。茶花父亲一生行医,拼凑起他人,自己则落得七零八落的结局。

⑧此后,湛生一瞬间从少年长成了青年。木桌上渐渐有了难见的丰盛,几颗煮得软烂的土豆,几片烫水的白菜。窗外是圆满的月亮,皎洁无瑕不识人间危难。但烈火还是砸向了这里。碎片如暴雨倾下,他拼命从废墟里拖出了茶花。此时此刻,茶花真如枯萎一般,歪着头,半睁眼,勉强呼吸着。湛生将她安置在隐蔽处,用手慌忙地比划着:我会很快回来。茶花轻轻眨眼,作为回应。我会回来,他再比划了一遍。

⑨湛生跑在曾经熟悉的山野,浓烟四起疯狂灌入鼻腔,他分不清咳的是血还是泪。迷蒙间,他撞见了一支军队,顿时方寸大乱。

你是谁!哪里来的!对方举起枪。

他说不出话,卑微地弓着身体,做着哀求状。

别开枪!好像是自己人!他们朝湛生走来,拉住了他。湛生不肯,他疯狂挣扎和比划着,那双猩红的眼投向每个人,他要回去。可没人懂得,无人知晓他不能言的感情。

⑬他们带走了湛生。湛生的哭声与紧跟而来的轰炸声融为一体,他呆滞转头,那处只有他知道的地方升起了火光。

⑭1949年,国家领导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人声鼎沸,湛生在兴奋的人群中反复摩挲着心底那个遗憾的角落。

⑮1952年,朝鲜的雪比家乡的苦涩不少,他倒下时,竟被苦出了眼泪。身边战友不停呼喊他的名字,可不停旋转的天地竟让他觉得异常舒适,他想睡去了。

班长!小兵大叫着。湛生支吾一声,感觉在硝烟中闻到了茶花香。

班长!你说什么!小兵哭着。湛生想了很久,鼻间萦绕的茶花香愈发浓烈。

⑱他努力仰头,拼死脱口一句:我……不是逃兵,我没有逃走过……

⑲任何时候都没有逃走过。这是他未说尽的话。湛生呼吸停止的瞬间,在新中国的大地上,茶花曾经倒下的地方,有人撒下了新的种子。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1.下面是小豫为《杨湛生小传》梳理出的写作提纲,请按照时间顺序补写出空缺部分。
①因战乱逃到南方,家人都去世了;②________________
③遇到茶花父女,被他们收留;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新中国成立,湛生思念茶花;⑥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请阅读下面的句子,反复诵读,体会语段的表现力,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他说不出话,卑微地弓着身体,做着哀求状。(请你写出湛生想说的话)
(2)我……不是逃兵,我没有逃走过……(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3.文章的题目《茶花》有怎样的丰富含义?请简要概括。
4.同样与“战争”相关,本文和课文《老山界》的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
8 . “2024庆元旦诗歌朗诵会”正在筹备阶段,你作为班长要审核各小组的工作,具体任务如下:
活动宣传组的同学们负责设计海报,他们想与你商定其中的细节:

诗歌,是文学体(A   cái)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B、朗诵。朗诵是口语交际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者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诗歌朗诵就是朗诵者用的语言,的声音,的体态,再引入的动作把原诗歌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的过程。朗诵可以提高阅读水平,陶C性情,开阔胸襟;朗诵还能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品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达最佳形式的自我(D   jiàn)别能力。想成为口语表达与交际的高手吗?那就请你报名参加“2024庆元旦诗歌朗诵会吧!

1.请补写海报宣传文段中括号里空缺的汉字,并为加点字写出正确的拼音。
A.体 cái(       )              B.吟______              C.陶______性情              D.jiàn(       )
2.文段横线上应填的四个成语,最合适的选项是(     
A.历历在目             响遏行云             正襟危坐             彬彬有礼
B.有条有理             人声鼎沸             仪态万方             温文尔雅
C.牙白口清             铿铿锵锵             神采奕奕             手舞足蹈
D.畅快昂扬             喉清韵雅             优雅端庄             落落大方
3.文段中的画横线句存在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4.本次活动的海报效果图拟稿如下,班长请你从构图用意的角度推荐其中一幅,并陈述理由。

图1                                               图2
会场布置组的同学们邀请你一起去看看活动场地,还要与你进行讨论:
5.会场要悬挂的标题横幅该使用哪种字体?请你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对话内容。

楷体书法字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气魄宏阔,蕴含着厚重包容的情绪。

模仿儿童写字特征的手写字体,亲切活泼、别致新颖,赋予汉字新形象、新活力。

A                                          B

小丹:班长,我为活动现场的标题横幅设计了两种字体,你看咱们用哪个选项吧?
班长:通过你提供的字体图片和文字信息,我认为______(A/B)选项的字体更符合我们此次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因为______
小丹:那就这样选定,我这就去定制标题条幅,谢谢班长。
朗诵选篇组的同学们向大家汇报选文设想,请你帮他们补写横线上的内容:
2024-04-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此,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请你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种形式。
活动一:了解常见自然灾害       活动二:______
活动三:______             活动四:组织防灾减灾演练
(2)你所在的小组在搜集资料时,发现天气网某次发布的有关河南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中多地出现了甲、乙两种预警信号。请你结合资料卡,以甲、乙两种预警信号为例,向组内成员解说如何正确地解读预警信号。

资料卡

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红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注】图形符号颜色为中文标注的颜色,且与中英文文字背景颜色一致。GALE意为“大风”。
(3)学校决定有计划地进行一系列的防灾演练,同桌小河抱怨道:“防灾减灾教育开开班会就行了,何必大费周章地进行演练!”请你对他进行劝说。
2024-04-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宜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予 香

①俞香在裕后街开了一家花店,由于价格实惠,种类齐全,她又口齿伶俐,生意做得还算红火。不过自从隔壁一家宠物美容店开业后,俞香便陷入了无尽的烦恼。她对宠物毛发过敏,如今其花店旁有家宠物美容店,令她每天喷嚏不断。

②宠物店老板是对夫妻,男的姓刘,高高大大,声音洪亮,女的三十岁出头,眉清目秀,脸上总带着淡淡的笑。夫妻俩待人接物得体、温和,给宠物洗澡、美容、按摩、做训练,很是专业,店里的生意一天天好了起来,夫妻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俞香心怀不满,没少找他们麻烦,要他们做好杀菌消毒,处理好宠物毛发,甚至悄悄给环境监察局打过几回举报电话。可每次监察支队来检测,宠物店环境卫生都合格。刘老板每次都不多说什么,笑呵呵的,环境卫生做得一次比一次好,他甚至专门购买了一套吸绒毛设备,以减少对俞香的影响。

③俞香无可奈何,仍旧隔三岔五地找碴给刘老板添堵。幸亏刘老板脾气好,从不计较,日子也就磕磕碰碰地过了。

④一天下午,俞香花店东边的火锅店老板早早关门去给孩子开家长会,四点左右,俞香突然发现火锅店内火光闪现,黑烟从玻璃门门缝溢出来。她惊呼起来:着火了! 着火了!

⑤刘老板率先冲出来,他冲俞香喊道:快打119!俞香紧张得抖着手摸出手机,打了消防电话。刘老板已经从自己店里找来两个灭火器,飞奔至火锅店门口。他的妻子也跟了出来,喊他当心,又拨通店门订餐牌上留着的老板电话,告诉他店里着火了,赶紧回来。当刘老板得知店里有不少煤气罐时,他对妻子和俞香喊道:往后退,别靠近这边!

⑥街上一片惊呼,人人不敢靠近火锅店,刘老板却毫不犹豫地砸碎火锅店的玻璃门冲了进去。扫视一圈,当即发现一张着火的桌子下有个煤气罐正被火焰覆盖,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他丝毫没有退缩,果断将灭火器对准火舌……

⑦火锅店老板回来时,火势已被控制,因救援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只是刘老板因手部烫伤住进了医院。

⑧目睹刘老板奋不顾身冲进火锅店灭火,俞香对他心生敬佩。自己的店紧挨火锅店,如果没有及时灭火,引发煤气罐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想起平时自己对刘老板诸多刁难,她很是惭愧。

⑨这天,俞香精心包了一束鲜花前往医院探望。刘老板见了她很高兴。只是没聊两句,他就开始摸鼻子,打喷嚏,流鼻水。刚好刘老板的妻子从外面进来,她扫视一眼床头摆放的鲜花,笑着对俞香说:我家大个子有过敏性鼻炎,尤其对花粉过敏。

⑩俞香蒙了:花粉过敏? 那你们紧挨我的花店,平时怎么办?

他平时都用鼻过滤贴,贴在鼻孔上防花粉。说着女老板从自己包里拿出一个蓝色小包装,撕开,贴在刘老板的鼻孔上。

整天贴着难受吗?俞香赶紧把花放到病房外,关心地问。

不难受,你看,过滤贴很薄,颜色和皮肤很相近,在屋里用也不觉得夸张,而且它不但能防花粉,还能隔离二手烟、粉尘颗粒,挺好!刘老板似乎怕她尴尬,忙解释。

⑭随后,女老板轻声地和俞香拉开话匣子:我们家大刘从部队退役后选择自主创业。其实一开始我看到隔壁是你的花店,并不同意把店开在这里,可他说他在部队几年,身体强壮了很多,过敏性鼻炎已不严重。加上考虑到这里地段好、租金低、竞争小,而且离自己家近,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我们便硬着头皮租下门面。为了尽量不受花粉影响,平时他都贴着鼻过滤贴。只是没想到,你也是过敏体质,无意间给你带来很多不便,实在不好意思。

⑮女老板后面说了什么,俞香没听进去,她为自己汗颜,其实生活不易,大家都有不得已之处,她怎么会不知道呢,该说对不起的是自己。

⑯两周后,俞香的花店重新开业,她和街道拐角一家卖渔具的老板协商后,签合同,调换了门面。虽然这个店面比原先的小,也偏僻,生意却比原先更火爆。原来,渔具店老板的女儿得知俞香调换门面的原因后,请来一位做设计的朋友,因地制宜,从装修风格、功能布局到灯光装饰、花材陈列等方面做了全新设计,将俞香的花店打造成了裕后街极具特色的一家花店,取名予香馆

⑰裕后街的人们,宁愿多走些路也要到俞香的子香馆买花。尤其一些退伍老兵,他们都说予香馆的花比别家的绚烂多彩,花美气香,令人向醉。

(作者:欧阳华丽,有删改。《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2期)

1.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梳理全文情节,完成下面的填空。

2.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只是没聊两句,他就开始摸鼻子,打喷嚏,流鼻水。(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尤其一些退伍老兵,他们都说予香馆的花比别家的绚烂多彩,花美气香,令人陶醉。(为什么单独提到“退伍老兵”?)
3.本文的主人公是俞香还是大刘?请说出你的观点,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雨欣同学读完本文,想到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一句,她想结合这句话分析本文题目的含义和作用,一时组织不好语言,请你请结合文章内容帮她完成。
2024-04-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