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近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发布首个视频生成模型Sora”。该模型通过接收文本指令,即可生成60秒的短视频。而一年前,同样是这家研究中心发布的AI语言模型ChatGPT,让文本撰写和创作、检查代码程序等都变得易如反掌。

②除了在艺术创作领域,AI技术在医学领域、气象预告的应用也十分值得关注。清华大学官网130日发布消息,该校医学院脑机接口研究团队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于202310月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这位因车祸造成脊髓损伤、四肢瘫痪14年的患者,经术后三个月康复训练,已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

③除了医学领域,生成式AI也将更广泛参与到气象预报实践中。20237月,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正式上线欧洲中期天气预报官网,让世界看到中国大模型破解气象领域难题的能力。世界银行估计,改进天气预报和早期预警系统每年不仅可带来价值1620亿美元的收益,还可以挽救约23000人的生命。

(选自《央视新闻》2024年2月20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近年来出现的折叠屏技术提升了智能手机的视觉面积。随着柔性屏幕技术和机械结构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屏幕将能够更加自由折叠和展开。未来,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可能将集合到一张轻便的电子纸中,展开会有虚拟键盘,折叠起来当平板电脑使用,再折叠便是智能手机。如此简单的形态,却能够给我们提供极繁华的信息世界。

②人们的生活中将随处是高灵敏度、高运行速度、高信息存储力的互联智能屏幕,桌子、墙壁、玻璃、冰箱等都可以是智能屏幕。随处点击就可以获取相关设备和服务信息。

③未来的信息将更每一个人,甚至不需要指令就能适应我们的信息和行为习惯。人工智能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届时每个人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就是自己的机器人厨师、咖啡机、灯光、汽车、衣柜、电子书及各类智能屏的认知和习惯。

(摘编自刘俊《未来世界,人类怎样获取信息》)

【材料三】

①使用人工智能算法生成的高度逼真的虚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被称为深度伪造内容。自这一概念于2017年首次出现以来,借助该技术诈骗或操纵舆论的事件在全球愈加频发。以美国为例,过去一年里人工智能诈骗事件同比增幅超过了50%。

②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仍未能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人工智能造假能力的进步速度远远超过了信息识伪技术的开发速度。如今,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地、低成本地生成难辨真假的图像、音频甚至视频,而且难以追踪。与之相反,识伪技术则因在主题和软件方面具有特异性,难以得到普及。此外,核查事实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

③今年年初,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将人工智能生成的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列为未来两年全球十大风险之首,担心其会使本就两极分化、冲突频发的全球形势进一步恶化。

④从源头控制虚假信息生成的难度、限制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以及培养公众的批判性思维等,仍是各国解决深度伪造问题时不得不面对的难点。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3月17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视频生成模型“Sora”会大大降低短视频制作的成本。
B.“脑机接口技术”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已经成熟的标志。
C.折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子纸”的应用和推广奠定基础。
D.“深度伪造”内容是当下全球形势进一步恶化的罪魁祸首。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材料一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
B.“Sora”通过接收文本指令,生成的短视频,属于“深度伪造”内容。
C.“深度伪造”内容制作快、成本低、难辨伪、追踪难的特点,是人工智能诈骗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D.前两则材料与第三则材料,能够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论证“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这一观点。
3.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未来很多职业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请结合材料内容推测,未来哪些职业将被取代?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水磨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雪落山乡

黄骏骑

①凛冽的北风一阵紧似一阵,母亲把大门、耳门紧闭,将肆虐的北风关在屋外,然后用手扒拉着火炉,擦擦眼,望着灰暗的天空说:“快要落雪了!”吃过晚饭,母亲用湿毛巾擦去小火炉上的灰尘,将它塞进被子里“烘床”。待我和弟弟钻进暖烘烘的被窝里,她便站在床边,弯腰掖好被角,催孩子们闭上眼睛睡觉。但我们心里总是痒痒得睡不着,就侧着耳朵倾听下雪的声音。母亲喃喃自语:“要是天上下的是小麦粉就好了,孩子们就有白粑吃啰!”

②“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雪,果然不出所料,说落就落了,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然后是雪花敲在用旧报纸糊过的窗棂上,铮铮作响。

③次日,模糊的天光下,母亲早早起床,洗刷锅台,烧开茶水,然后喊道:“小懒虫们,快起来看雪。”偎在被窝里,我望见屋外一片灿烂的晴光,以为太阳出来了,起来一看,原来是强烈的雪光。

④一骨碌跳下床,推开大门,外面已是一片雪色无垠的世界了。雪花玉蝴蝶般纷纷扬扬地起舞。屋边的几棵松树,像是穿上洁白的羽绒服。门前的池塘完全冻住了,似一面透明的镜子被遗忘在那里。庄稼地仿佛铺上了一层银色的绸缎,经年老屋因为雪而洁净、安详。

⑤那时,我还不知道“程门立雪”“囊萤映雪”的故事,只知道打雪仗、滚雪球,甚至在雪地里打浓,厚厚的雪是不会弄脏衣服的。我最喜欢堆雪人,堆呀堆,有身子了,有头了,该给我的雪人戴顶什么帽子呢?要知道孩子在这样的时节可都是戴帽子的。雪人堆好了,比画上的更真,温顺而又憨态可掬。一群小孩子就像叽叽喳喳的麻雀,在白茫茫的雪地上跳跃撒欢,千层底棉鞋深一脚浅一脚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那是雪天特有的一种声音,被空气带进耳鼓,感觉是从地底传来。

⑥午后,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地上蒸腾的水汽与淡青色的炊烟混为一体,村庄便隐进雾里,经风一吹,家家屋檐垂下长长的冰锥,树上结了松针似的冰挂,浑身珠光宝气。置身其中,如处琼楼玉阁。老人说,溜溜(冰凌)结得长,来年一定旺豇豆。

⑦“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烹雪煮茶的雅事,在古今诗文中常有所见,母亲没有那份浪漫闲情,但在下雪天也总会装上一罐子雪,说是夏天用它腌的鸭蛋,味道鲜美且多凉性。我们不懂瑞雪兆丰年的意义,只看到母亲将房前屋后堆积的雪铲到路边菜园的地里,堆成一床厚厚的雪被。洁白的雪被下,那些白菜、萝卜像是饥渴的孩子,正探头张望着。

⑧“霜前冷,雪后寒。”暮色四合,村口的树梢上挂上了一层轻纱状的云雾,大地寒气袭人。家家户户的小窗里早早透出缕缕灯光,给雪夜带来温馨和暖意。这样的冬夜,乡亲们喜欢围着炉火谈天说地,屋内不时传来夹杂着浓烈烟草味的说笑声,声音中溢满惬意与愉悦。

⑨记得有一年,大雪下了一个多月,家中的柴草烧得差不多了,后来几乎到了断炊的境池,母亲只好将破旧家具砍了当柴烧,直到连床草都拉下来,绕成把子烧水煮饭……而这一切似乎都与我无关,全靠母亲操持。少年不知愁滋味啊!

⑩“大雪”将至,儿时那些雪落山乡的记忆,随着北风的呼啸,一次又一次在脑海中回放,每每想起总是无限喜悦。只是这些年,不知道是气候变暖还是其他原因,家乡下雪成了稀罕事,欣赏雪景竟成了奢望。而没有雪的冬天,就像一日三餐缺盐少油般寡淡无味,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⑪这些天,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也骤然下降,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小孙女问我:“爷爷,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儿准下雪!”

⑫“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样的诗句,应该是在小火炉旁写成的。我又何尝不似小孙女那样,盼漫天雪花飘舞,在雪夜或与友人温酒小酌,或向火勤读……“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样的温馨、亲切,是谁也拒绝不了的。

(选自《北京日报》2023年12月5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中与母亲有关的冬日往事。
2.赏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一群小孩子就像叽叽喳喳的麻雀,在白茫茫的雪地上跳跃撒欢,千层底棉鞋深一脚浅一脚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3.文中第⑩段写道“而没有雪的冬天,就像一日三餐缺盐少油般寡淡无味,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作者为什么会感到“空落落”的?
4.有评论家这样评价黄骏骑的散文:“他的散文朴实,在于他的泥土情结。他来自泥土,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对泥土有无比依恋和眷念。他散文的朴实,还在于他的民俗意识。他写中国农村那些渐渐成为历史陈迹的生活习俗,将它们形象地描述记录下来,可以让我们有趣味地看到乡村生活画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024-05-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3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校园诗词文化氛围,4月16日,博雅中学举行了“校园诗词大赛”,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为布置大赛现场,请你为“沐国风,诗海扬帆追远梦”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A.书山趣,探宝博雅猎奇闻B.博雅趣,书山探宝猎奇闻
C.博雅趣,猎奇闻书山探宝D.奇闻猎,书山博雅探宝趣
2.博雅中学团委李书记在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说:“本次诗词大赛既有考查选手诗词储备能力的‘飞花传令’,又有考验选手联想能力的‘接龙联诗’,还有检验选手应用能力的‘拈韵作诗’,更有挑战团队合作能力的‘诗词唱和’。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李书记的讲话内容。(不超过25字)
3.大赛结束后,一名九年级学生在校园论坛上留言:让经典润泽青春,让诗词点亮梦想,让中华文化展现永恒魅力!请仿照留言句式,写出你的感言。
2024-05-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困难(0.15) |

4 .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则歌之。我们通过歌唱传递的情感在激荡不绝的棉延中成了诗、成了曲、也成了戏。那声音回响在广阔天地,落在江南的水榭楼台,刻间被佳人的娉亭风姿,婉转成了细腻优雅的昆曲;落在西北的塬梁沟壑,霎时被粗汉子的不折硬骨,啸吼成了烈高亢的秦腔;落在川渝的峰岭盆地,转瞬被摧山壮士的包容进取,揉纳成了生动百变的川剧。

或意扬顿挫、荡气回肠,或一唱三叹、扣人心弦的戏曲声是一方百姓与一地风物的对话。风物养人,人唱风物。这些古老的声音,接受着水土与百姓的孕育,在时代的(       )中历久弥新;这些古老的声音,在岁月更中融入人们的血液。当你俯身倾听,你听到的一定是涌动不息的,独属于中国的声音。

1.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格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刻(qīng)B.粗(guǎng)C.烈(chì)D.更(dié)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棉延B.娉亭C.水榭楼台D.意扬顿挫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气象万千B.风云变幻C.周而复始D.前仆后继
2024-05-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面是同学们提供的漫步北京的文学指南,请回答小题。

北京是一座自然与文化 的城市。春天的北京草长【甲】飞,不仅适合赏花,还适合寻迹。

春天的鲁迅故居,芳香迷人。阜成门内大街的鲁迅故居是鲁迅先生1924 至 1926年在北京的住所,这是一座青瓦灰墙的小型四合院,(1)庭院里两棵先生亲手栽种的白丁香树,仍然矫首昂视地站立在四月的蓝天下。一间不足9平方米的小屋,是鲁迅先生的书房兼卧室,《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就是在这里创作的。东墙上方挂着鲁迅的恩师——藤野先生的照片,背书“惜别”二字,让人联想到鲁迅先生凝视照片时的缄默。

春天的野鸭湖,鸟语花香。万物复苏,鸟儿【乙】然归来,喧闹的传语在耳边骤然响起,又戛然而止。冰雪消融,芦苇节节萌发,渲染出层叠的春光。(2)它们姿态丕一,有的含蓄地露出小半边脸,有的大方地展现曼妙身姿,有的挺拔地望着蔚蓝天空。此时,穿梭在大片的芦苇荡中央,《诗经》中的句子便仿佛在眼前复活了。

春天的圆明园,朴素浪漫。历朝历代,人们总是怀着美好的希冀去追寻梦中的桃花源。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武陵春色,就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这里四周环山,清溪环绕,蓦然回首,东南部以叠石为胜,山桃万株。乘舟沿溪而上,便可穿越“桃花洞”,走进桃花源,去探觅那份久远的悠然自得。

春天的玉渊潭,沉鳞竞跃。柳宗元笔下水尤清冽的小石潭令人向往,而北京真正有水的潭,还要数玉渊潭。在春天,玉渊潭就是赏花的代名词。玉渊潭的樱花堪称京城之最,身临花林之境,无比震【丙】,方知书中描述的花海如潮是何等绚烂。临水而行,潭中日光下澈,(3)如霞花倒其中,像脸颊绯红的少女。夜幕降临后,活跃在花丛间的昆虫就都【丁】声匿迹了,鼻尖花香浮动,耳畔微风呢喃,直让人融化在这春天的柔情里。 。闻过鲁迅故居的浓郁丁香,穿过野鸭湖的苍苍芦苇,游过圆明园的静谧桃源,再赏过玉渊潭的绰约樱影,(4)怎能说不圆满呢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jiáo)首昂视             (jiān) 默               (gá) 然而止        然(mò)
B.(jiáo)首昂视             (zhēn) 默             戛(jiá) 然而止       然(mù)
C.(jiǎo)首昂视             缄(jiān) 默               (jiá) 然而止        然(mò)
D.(jiǎo)首昂视              (zhēn) 默            (gá) 然而止        然(mù)
2.文段中【甲】 【乙】 【丙】 【丁】四处应填入字词,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A.草长鹰飞               翩然                    震撼                  消声匿迹
B.草长莺飞               翩然                    震撼                  销声匿迹
C.草长鹰飞               偏然                    震憾                  销声匿迹
D.草长莺飞               偏然                    震憾                  消声匿迹
3.对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矫首昂视” “站立”写出了丁香屹立挺拔的姿态,生动可感。
B.(2)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芦苇的姿态各异,具体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喜爱。
C.(3)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樱花比作少女,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D.(4)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北京春日的美好,引发了读者无尽的赞叹。
4.结合语境,在①②处横线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融为一体②春天的北京散发着无尽的生机,凸显着无穷的韵味
B.①相反相成 ②春天的北京凸显着无穷的韵味,散发着无尽的生机
C.①相反相成 ②春天的北京散发着无尽的生机,凸显着无穷的韵味
D.①融为一体②春天的北京凸显着无穷的韵味,散发着无尽的生机
2024-04-25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一阶一梯一声咚

刘诚龙

①一身臭皮囊,十余年前生了贱恙,大医小院都去过,只是难愈。前些年听人说,浮萍泡澡可缓解,但我没上心。

②今年夏日,烈日炎炎,城里过不得,遂赶回老家。一日,往老院子走,但见一丘田,做了浅水塘,上面密布浮萍。于是回家拿来竹筛,打了一筛。

③回到家,端了浮萍到三楼,煤气灶现成,开了火,烧了汤,更衣澡裳,一夜无话。翌日,采阵后清洗泥腥,碰到母亲,问我。我答浮萍泡澡。母亲听后夺了竹筛,说去烧水。我赶紧夺回,说楼上有煤气,拧开火就泡成了。母亲却说,中药需柴火慢慢泡,才起效的。于是又把竹筛夺了过去,一步一挪。挪到披舍(搭在正屋两边的建筑),架起铁锅,泡起浮萍水来。

④也是我有些偷懒,享受母亲给予的现成,成习惯了。我也想,母亲给我烧水,到底算是轻活,比她扛着锄头,去菜园子里挖土、锄菜,要好些。母亲性子犟,她要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⑤我也佩服,母亲生命力比我强多了。去年肺炎,我至今没完全恢复。母亲又骨折(去年,母亲摔了一跤)又流感,一两个月后,竟没什么事了。而去年自我住院,母亲特别挂心,夜不成寐。如今,母亲抢着烧水,想来也不完全是因中药效力,更多是想给她的崽做些什么。

⑥整个暑假,我多次站在三楼阳台上,看到母亲蹲在披舍,把木柴塞进土灶,面色被映得通红。正是酷暑,居通风处都热得要死,母亲又要烧火,怎能不热?好几次我下楼跟母亲讲道理,说用煤气灶烧水,次次被母亲顶了回去。最担心的,不是母亲烧火,常常是,母亲背起背篮,拿起锄头或镰刀,到山边田野,去扯糯米草,去扯马鞭草,去扯蛇不过,这些草,中医说都清热解毒,母亲晓得一些。

⑦水烧好了,倒入一只水桶里。母亲先前喊我,我多在书房,没听见;或是听到了,大声应了,母亲听力差了,没听到,就自顾提着几十斤滚烫的中药水,往载三楼提。咚;半分钟后,咚;再半分钟后,咚。一声接一声的闷响,一声接一声的咚,好像铁锤打桩,打在我心瓣瓣上。母亲脚骨折后,不能上楼梯。堂客(湖南方言,指妻子)做好饭,喊她上来吃饭,她不来,说是脚上楼疼,堂客只好把饭送下去。如今,母亲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水桶,上一个台阶,把桶放下,休息半分钟,再往上提。我听到,咚,不响了,过一会儿,又是一声咚。母亲把水桶垂放楼梯,好像一块夯石击我心底。

⑧后来,堂客早晨去捞浮萍,母亲下午给我泡中药。有时,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就把水烧好了那一声咚也就猝不及防地随之响起。这几天,隔壁在砌房子,不时传来一声咚,午睡正酣畅入梦,忽听得一声咚,把我心脏都吓得蹦出来。腾地下床,下楼去看,没见母亲提桶来,虚惊一场。睡不着了,可睡不着好啊,可以尖起耳朵听。一时半刻后,咚,不让响第二声,堂客咚咚咚咚下楼去,把母亲的水桶接上来。堂客也不让我下去,她晓得我心率不怎么样,急走,提重走,心率噌地上去了。

⑨居乡下一个暑假,每日听得众声喧哗,人语、鸡鸣、狗吠,还有杜鹃、喜鹊、画眉等百十种乌类,成日里或清歌或欢唱,人声天籁声声入耳,却不曾入心。唯有午后,我家楼下的那一声咚,响我耳,惊我心,动我魄,感我魂。

(选自《智慧人生》)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说说对本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2024-04-0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7 . “东方甄选看世界”在新疆直播时,董宇辉眼中的新疆令人神往。请你在空白处仿写一句话。
这个星球上几乎一切能量都来自于阳光,而新疆,就是得到恩赐最多的地方。当阳光穿越云层洒向这片土壤,新疆便不再偏远荒凉。田间的瓜果,挂满枝头,散发清香;熟透的番茄,接上红妆,裹满沙瓤;向阳的山坡,遍地牛羊,慵懒生长; _________________。当阳光拨开雾霭为大地披上霞装,新疆从此多了一个名字叫“天堂”。
2024-04-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颈鹿的颈为什么这么长

汪小科

①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从头至脚可达6至8米,其颈部就长达2米。一直以来,科学界都在探寻长颈鹿颈部进化的原理和规律。

②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达尔文认为,原始长颈鹿的脖子有长有短,短脖子的长颈鹿由于长期吃不到高处的树叶,逐渐被自然界淘汰。进化论的倡导者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先祖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努力伸长脖子,才一步步进化成了现在的样子。

③但科学家通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发现,长颈鹿的长脖子也给它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比如,超长的脖子让它们的身材过高,加重了心脏的负荷。长颈鹿需要一个10千克左右的心脏,每分钟跳动150次,才能把血液送到头部。另外,它们经常要倾斜着脖子费力去啃食低矮的灌木丛,俯下身来喝水则更加困难。

④这些都与“优胜劣汰”和“用进废退”的进化论相悖,所以科学家只好通过其他方式寻求答案。

⑤在漫长的岁月里,科学家都没有找到与长颈鹿相似的物种来研究。直到18世纪初,他们发现霍加狓的生理结构与欧洲冰川时期的短颈长颈鹿化石相似。后来,进一步的化石考古和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长颈鹿和霍加狓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从欧亚大陆迁徙而来的,在1200万年前开始了分离进化。

⑥由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漂移,地球上形成了最大的断裂带,西侧分支艾伯丁裂谷将非洲中部一分为二,使得长颈鹿和霍加狓的先祖进化之路突然改道。裂谷东侧为干旱少雨的稀树草原,成为长颈鹿的世代家园。裂谷西侧是降雨充沛的刚果雨林,成为霍加狓的栖息之地。

⑦但是,对长颈鹿和霍加狓在体态上的巨大差异,尤其是长颈鹿颈部过长的原因,科学家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⑧后来,科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和比对这两种动物,发现它们在与同类争斗时,都有怼头、撕咬的习惯。长颈鹿在打斗时,更爱用暴力头锤和交颈缠斗等凶猛的方式,来争夺领地或获得与雌性交配的机会。

⑨脖子较长的雄性长颈鹿会用它们长有骨质角的头骨重重地砸向对手脖子的薄弱部位。长脖子就如同流星锤的铁链,可以让头部的撞击具有更大动能,而且长颈鹿还能利用颈长优势缠住对方,令对方窒息身亡,最终取胜。而霍加狓却很胆小,行动非常小心谨慎。

⑩通过多番验证,科学家推断:可能是板块漂移,导致自然和生态环境剧变。长颈鹿从此生活在干旱而开阔的稀树草原地带,群落松散,没有领土意识,边缘化的生态定位促成了种内的极端求偶竞争,极端求偶竞争又造就了它们特殊的脖颈样貌特征。而霍加狓所生活的热带雨林环境限制了它们通过延长脖颈而获得性选择优势的冲动。

⑪生物的进化源于自然选择下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推动长颈鹿长颈进化的根源,在于它们强大的生存和繁衍需求。

(选自《知识窗》2023年10月30日)

1.下列对科学家寻找霍加狓研究长颈鹿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加狓的生理结构与欧洲冰川时期的短颈长颈鹿化石相似。
B.霍加狓和长颈鹿有着共同的祖先,都是从欧亚大陆迁徙来的。
C.霍加狓和长颈鹿在与同类争斗的时候,有怼头、撕咬的习惯。
D.霍加狓和长颈鹿遇到对手都很害怕,与雌性交配也比较讲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达尔文认为,短脖子的长颈鹿逐渐被自然界淘汰,是因为它长期吃不到高处的树叶。
B.板块漂移造成了长颈鹿和霍加狓的先祖进化之路突然改道,使得它们的栖息地不同。
C.板块漂移导致自然和生态环境巨变,极端求偶竞争造就长颈鹿特殊的脖颈样貌特征。
D.长颈鹿颈长的原因在于自然选择下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强大的生存和繁衍需求。
3.请分析第⑤段加点词“约”的表达效果。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即是,“月”承载着人们浓浓的情思,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

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例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洋溢着诗人隐逸山水间的飘逸之情。

在背井离乡的诗人心中,“月”这一意象可寄托相思之苦,可蕴含对故乡和亲朋的无限思念。例如,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几句,写夜间因旅思乡而不能入睡,独自倚栏眺望,增添怅罔之情。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平添了一份凄凉的色彩,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例如,杜甫《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写景正是为了衬托他孤苦伶丁的形象和漂泊无依的凄心情。

月亮的盈亏诲明循环,影响了中国哲学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与宁静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李白的《把酒问月》中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       )。

1.请用正楷体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承(zài)B.气(fèn)C.旅(jī)D.凄(chuàng)
3.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意蕴B.怅罔C.诲明D.孤苦伶丁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迥乎不同B.惟妙惟肖C.油然而生D.淋漓尽致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母亲的拐杖

①这些年,我出远门最喜欢给母亲买的礼物就是拐杖,竹的、木的、铝合金的,已经有好几根。可母亲最喜欢用的,还是大哥从山上精挑细选砍回家,精心打磨过的那根拐杖。

②母亲收藏着的那些拐杖,每当村里有老人来串门子时,便一一拿出来炫耀:“这是我家老儿子坐飞机买回来的”。那些老人就会当着母亲的面,夸我有孝心。

③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七大八小生了一窝孩子。可惜,在那缺乏营养的年代,只拉扯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其中一个就是我。

④“小尾巴”的我九岁那年,头上的哥哥、姐姐已长大成人,娶的娶、嫁的嫁,女的出了窝,男的也想出巢。分家时,提留给母亲养老的财产是一格老房子,按契约,房子由大哥使用,母亲由大哥赡养。就我没成葫芦没成瓢的,还需要母亲继续喂养,便和大哥、大嫂分开过日子。我如一只小鸡,依赖着母亲,在母亲呵护的翅膀下刨食成长。母亲仿佛就是我头顶上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泥泞道路中跋涉依靠的拐杖。而长子为父的大哥,不仅承担了赡养母亲的责任,还配合母亲供我读书,让我毕业后,如眼下移栽进城市的一棵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⑤后来,出窝离家在城里筑巢的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结婚成家。于是,六十多岁的母亲,为了却最后一个心愿,也“农转非”,进城来帮我带孩子。

⑥女儿上完幼儿园读小学后,母亲常冷叨热念:“树长万丈,叶落归根,我该回去了。”听说母亲要走,在母亲手掌心里长大的女儿不同意,母亲只好留下来,继续帮我们买菜、煮饭、照顾孩子。

⑦可从农村来的母亲,不会向城里的老人们一样,无事时,去唱歌、跳舞、练太极拳,活动量越来越小,身体不断发胖,经常头晕心慌,我带她去医院检查,才知患了高血压。医生再三嘱咐,不仅要天天吃药,更要防止跌倒。

⑧意外的事还是发生了。那天清晨,早起的母亲跟往常一样,为我们煮好早点,和上学的女儿一起出门买菜去了。在菜市场弯着腰,蹲着选菜、买菜的母亲站起来时,眼前突发一阵黑晕风,天旋地转,身体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等我赶到,已不醒人事。

⑨在救护车的鸣叫声中,母亲第一次住进了医院。接下来的日子,我虽然每天都去几次医院,看望母亲,但日夜陪护神志不清的母亲,帮母亲翻身、擦洗、按摩、端尿、端屎,给母亲喂水、喂药、喂饭的事,几乎全由任劳任怨的大哥包揽。直到住了二十多天,渐渐恢复的母亲像个孩子会咿呀学语,能下床挪步时,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我把母亲送回老家。此时的母亲已经半身不遂,生活起居,仍然需要大哥服侍。

⑩近几年来,在大哥的惜心照料下,母亲已经能扶着床头、墙壁挪移,还能自己拄着拐杖摇摇晃晃走动了。可我每次回老家,吃饭时,行走不便的母亲却不愿上桌,自愧不如地说:“我嘴歪眼徐、没牙没齿的,羞死呢!”几经大哥和我劝说,母亲才被扶上桌。只见大哥拿来一块大嫂缝制的围嘴(巾),套挂在母亲胸前,又拿来调羹,教小孩子一样,给母亲舀饭、拈菜。一顿饭吃完,由于手和嘴不听母亲指挥,胸前漏了很多汤水,地上洒落了很多饭菜,引来鸡、猫、狗争斗抢吃。饭后,我帮母亲剪完手指甲、脚趾甲,用盐水给母亲泡洗脚时,才发现母亲的脚有些浮肿,皮肤长满麻子斑,不灵活的左脚和右脚相比,已经细了很多。母亲要上厕所,我过去扶母亲,母亲总是拒绝,偏要大哥扶。只见大哥走过来,弯下腰,把肩膀喂进母亲的胳膊腋下,慢慢撑起母亲,搀扶着走向茅厕。此刻,我终于明白,谁才是母亲最贴心的拐杖。

1.文中与母亲有关的事情,都给作者带来强烈的内心感受。阅读文章④-⑩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带给作者内心的感受
母亲抚养我长大
欣慰
母亲生病住院
心痛

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进行赏析
(1)母亲仿佛就是我头顶上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泥泞道路中跋涉依靠的拐杖。(从修辞的角度)
(2)见大哥走过来,弯下腰,把肩膀喂进母亲的胳膊腋下,慢慢撑起母亲,搀扶着走向茅厕。(从描写的角度)
3.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拐杖”指的是什么?
4.结尾“此刻,我终于明白了,只有大哥才是母亲最贴心的拐杖”。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离不开“拐杖”,请联系文章主旨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拐杖”。
2024-03-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