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发现那个对你好的人

曾颖

好友小蕊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一个颇具古风的传统——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她一定会在家里请一位朋友吃饭。这天所有的食物都是她亲自制作的,包括茶点、菜品和饭后的水果沙拉。桌上摆着新采的鲜花,连用来摆放餐具的方巾也跟客人的喜好相近。所有的一切,都透着一种庄重又温柔的仪式感,让被请者由内而外、由眼及心,都暖暖的。

小蕊将这一天称为感恩日。

所有受邀者,都是她认为在人生道路上对自己有过启示和帮助的朋友。为了不将这个日子与“应酬”混同,所有受邀的人当中,没有一个是与她有当下利益关联的领导或合作伙伴。这使得小蕊的感恩日显得既纯粹又简单。

我有幸成为小蕊感恩宴的客人,是因为一件我早已忘掉的小事:似乎是某天我说的一句无心之语,意外地打破了困扰她许久的心结,她由此心存感激,并邀我做了当月感恩日的主角。

那天,喝过她酿的梅子酒,吃过她做的牛排和小蛋糕,物一杯小青柑茶,在淡淡的茶香中,我向她问起了好奇已久的话题——为什么会有感恩日?

小蕊停了停,慢慢向我道来……

我的感恩日来自青春期时和妈妈的一次碰撞。那一年我14岁,正是大人说什么都要反对的年纪。由于出身于单亲家庭,对于生活的感受比别的同龄人更觉艰难,因此,陷入一个长长的焦虑期,总觉得事事不顺心、不如意,踢到一块石头都会想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进而感叹人生的可怕无望,幻想云彩背后总有一个与我不对付的神想要看我的笑话。我像找碴儿一样对待生活,将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天天在日记本上写冰冷的诗句,觉得自己可怜,觉得世界可悲,觉得人们可怕、可憎。

而这一切,都是我想象出来的。我像一个独自夜行的人,用自己想象出来的妖魔鬼怪吓唬自己,一点点陷入自闭的境地,感觉世界对自己充满了深深的恶意。

妈妈看出了我身上的苗头不对。之前,她一位同事的孩子就是在青春期陷入自闭情绪,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地将整个世界关在了心门之外。她不希望我变成那样,牺牲了学业,甚至整个人生,她觉得自己必须做点儿什么。

我记得,那是一个周末,妈妈做好了一笼包子,选了几个又大又靓的,用提笼装了放到我面前,说:“给你一个任务,把这几个包子送出去。”

“送给谁?”

“送给一个对你好的人!”

“没有哪个人对我好!”

“你再仔细想想。”

“那就送给你吧!”

“我是你的妈妈,对你好是理所当然的,我希望你把包子送给那个本没有义务对你好,但又对表现出善意的人。”“

“有这样的人吗,我怎么没感觉到呢?”

“是没有,还是没感觉到?”

她的表情很认真,像在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觉得她有些没事找事。

她也察觉自己严肃的表情激起了我的逆反心,而这并不是她的初衷。于是赶紧刹车,给了我一个苦笑,说:“就当是帮妈妈,来,好好回想一下,有没有对你好的人,哪怕是一丁点儿。”

对我好?

难道她听说了什么传闻?虽然我们班有男女同学手拉手,但我从来没有过。

“我没有早恋!”

我几乎是喊出这么一句。妈妈惊愕了一下,说:“没说你早恋。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说的好,是值得你去感激和感恩的好。你看我这一笼包子,就是打算送给同事徐阿姨的。我每次有事,她都要帮我值班,从来没怨言,让我心里过意不去。我说的,是这样的好。”

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没再激动,心里莫名地闪出一个身影——那是在学校车棚里看车的魏爷爷,他看我给自行车打气很吃力,每一次都要帮我。

我把这个想法说了,妈妈很高兴,把提盒交给我,说:“看,也不是没有对你好的人,是吧?”

“这也算?”

“当然,善意不论大小,都会让人觉得暖暖的,多暖几次,心就不冷了。”妈妈说这几句话时,声音既安静,又温柔。

那天,我把包子送给了魏爷爷,并说了送包子的原因。魏爷爷很高兴,在那之后他对我和我的车子更关心爱护了。再后来,他开始帮更多的同学打气,乐呵呵的样子令人动容。

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妈妈就会做包子,让我回想“对你好”的人,我也就努力去发现我身边那些细微的善意和美好。原来,我的身边其实有蛮多美好的东西,只是以前从没有在意而已,我总把眼睛盯在冷漠、丑陋的地方,却忽略了它们。妈妈所做的,就是让我重新变得平和起来,通过回想那些被忽略的善意,重新认识被我片面化了的世界。

每天用来回想恨与伤害的时间,如果多过回想爱与帮助的时间的话,是不对的。后来的许多个日子,我和妈妈在夕阳下一边揉面、拌馅儿,一边回忆生活中人们给予我们的善意,我们也发自内心地对他们抱以真诚的感激,并将这份感激擀进面,揉进馅儿,包进子里,蒸出一屋子温暖芬芳的香气。那香气,将世界晕染得如同一个温暖的梦境。我喜欢那种感觉,这也许就是我的感恩日的源头吧!我现在每一次邀请朋友来参加感恩日,做每一份食物时,眼里、手里、心里都是那样一种感觉……

(摘自《读者》2020年第5期)

1.说说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妙处。
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小蕊是怎样走出焦虑期的。
3.“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没再激动,心里莫名出一个身影——那是在学校车棚里看车的魏爷爷,他看我给自行车打气很吃力,每一次都要帮我。”请结合语境,说说你对加点词“莫名”“闪”的理解。
4.读了课文,你也发现那个对你好的人了吧,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他对你的好。
2021-06-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新疆阿勒泰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征服衰老     叩问永生

邓唯珂

①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寿命,寿命的长短由什么决定呢?科学却给出了答案——基因。

②基因是由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核中的DNA组成的,是一切生命活动和形态的“核心代码”,指导各个细胞发育的形态,也决定它们什么时候分裂和死亡。生命的一切特征都是基因调控的,寿命也不例外。

③在征服死亡的探索中,端粒是最先进入科学家眼中的目标。端粒是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④1990年,生物学家凯文·哈里发现端粒与人体衰老有关。第一,细胞愈老,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第二,细胞分裂会使端粒变短,分裂一次,缩短一点,就像铁杆磨损一样,当只剩下一个残根时,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与之相反,癌细胞则不会衰老,因为它能不停地表达端粒酶(一种可以延长端粒的蛋白质),从而一直保持自身染色体的完整性。科学家曾把端粒酶转入小鼠体内,结果极大地延长了小鼠的寿命,而且不会导致癌症。可以说,对端粒的研究是人类在抗御衰老的路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⑤除此之外,氧作为一种活跃的化学成分,参与了人体各种化学活动,是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也因为活产生的自由基会对人体造成损伤。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抗氧化是预防衰老的重要步骤。自由基或氧化剂会将细胞和组织分解,影响代谢功能,并会引起不同的健康问题。如果能够消除过多的自由基,则能够预防许多自由基导致的老化相关疾病。

⑥仅仅减少代谢,减少氧化损伤只能有限地延长生命。人的一生中,基因随机突变﹑紫外线、化学物质等都会对细胞造成损伤。2018年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衰老的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比例确实与衰老相关症状相关,如虚弱、低耐力和较慢的行走速度等。研究人员认为,老化细胞像“细胞僵尸”一样赖在人依内。还会分泌一种名为细胞激素(cytokinc)的小蛋白质,损害周围的细胞。该研究还发现,从一些抗癌药中借用的药物组合可以消灭这些衰老细胞,甚至促使年轻细胞发育并替换它们。

(选自《百科知识》2020.11A,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人类征服衰老的主要途径。
2.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1-06-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新疆阿勒泰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诗和远方

映铮

①十月的风再次有了重量感,像园子里那些成热了的豆荚和茄条。园子是离青春很远的母亲的领地,四季葱茏,青春逼人。母亲说,草木的芳香净化空气,提神醒脑。

②进城十几年,她常常莫名烦躁,直到有了这个园子。除了葡萄、橘子、无花果树以及我特意要求的月季、百合,茉莉等花草外,还找了一些浓青的薄荷,一些牵藤的豆荚。几盆散淡的多肉也被养得肥而不腻,爆出盆沿。每次进园子,都感觉她把故乡带了过来。

⑶不管外界多少纷扰,母亲只顾园子什么该收藤了,哪些该下种了,与益虫私语,对害虫愤怒。她早晚都在园子里翻、检、摘、除,修篱、种花,时不时捧些瓜果回来。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她,土粒就是她的珍珠,每一颗都接受了地的抚摸。遇到天气好,就坐在吊椅上,打开音乐一边做着手中的针线活儿,一边有一眼没一眼地看周围的花草。那些做给重孙的,绣着万字格、太阳花的小鞋小帽挂在枝条上,像结出的丰硕果实,看着感党特别安稳踏实。

④母亲不信佛,不知道百丈禅师倡导的农禅生活,但她谨遵着“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她觉得不劳动就等于废人,更享受自己那些无农药无化肥的天然果实。在她的节辰里。生活并不复杂,一园闲花时蔬,数条青藤垂窗,穿梭其间,全然不顾流年的变幻。这不是心加止水也不是落寞孤寂,相反,在这稳、静、淡中,摆弄好了一家生活,四季烟火,五谷杂粮,也守护着心中的诗和远方。

⑤母亲这一生,少有聪明伶俐的举动,更不懂权衡利弊的奥秘,但又是一个常常避开世俗偷偷浪漫的人。你看她,在鞋面上绣花,在白纸上画鸟,栽菜摘叶的时候哼着小曲。面对小猫小狗一脸宠溺。她还曾把空鸟笼打开,说是有鸟儿路过,愿意歇息的话有个落脚处。

⑥屋子与园子,母亲更偏爱园子,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她都要去待一会儿。下雨要把多肉遮住,雨大担心淹了嫩苗,雨小又怕没把土淋透。要是遇到好太阳,就搬了家里一些吃的穿的,展开来晾晒。春秋天气温暖,她会躺在吊椅上打盹,还不忘打开缓缓流淌的音乐。在她匀净的呼吸中,音符和花草都温柔了起来,岁月静好填满了她的皱纹。

⑦对母亲来说,除了园子里的瓜果蔬菜,仍有许多东西放不下,比如散布在各地的满堂儿孙,所以她学会了用智能手机。这样就可以把她满园子的诗意随时分享到远方——番茄的软、橘子的甜,还有三角梅垂下的枝条,即使儿孙们只能隔着屏幕听她讲述。母亲终于有了清静自在,又免不了牵肠挂肚,问了孙子的生意又要看重孙的视频。

⑧刘禹锡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母亲习惯了园子里的荣枯浓淡,只为新生的嫩芽开心,不为老去的荒凉伤感。她说,熟了的,总要落地。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1日15版)

1.第①段中两个加点词“青春”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妙处。
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她,土粒就是她的珍珠,每一颗都接受了她的抚摸。
3.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母亲的诗和远方”的含义和作用。
2021-06-0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新疆阿勒泰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4 . 下列对《儒林外史》中人物的介绍与评论,不恰当的一项是(     
A.周进:中举前受尽别人嘲讽,以致头撞贡院号板,悲极而泣;中了举人,却又喜极而疯。他与范进相似,是一个沉溺科举,虚伪世故的腐儒典型。
B.杜少卿:淡泊功名,装病拒绝出仕:尊重妇女,反对封建“三从四德”;乐于助人,资助张俊民的儿子捐修学宫。他是一位狂放不羁的真儒名贤。
C.严贡生:善于钻营,巴结权贵以求仕途。横行乡里,欺侮勒索王小二、黄梦统等乡邻;满眼只有金钱利益。他是个六亲不认、无恶不作的假名士。
D.沈琼枝:反抗宋为富的婚姻“诈骗”行为,机智逃婚;出逃后,靠手艺与才艺自养。她是一个自尊自爱。具有妇女个性解放意识的“侠女”形象。
2021-06-01更新 | 4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新疆阿勒泰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