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回答问题。

天堂的灯

①20217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殊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②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学校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欢乐的孩子。她必需抢课堂之外的全部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暖和人间的诗文”。

③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几天前,一向顽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即去学校。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别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内。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内,每个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④上课铃响了。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平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内清洁工也非常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痛苦的泪,留念的泪……

⑤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爱的作文课。

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⑦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厌烦作文的同学。

⑧“我有很多‘今天’没能做到最好。今日,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胡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她写的最终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她晕倒了。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周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⑨2021年7月7日,艳艳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

1.为什么说艳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痛苦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详细说说其中的缘由。
幸福:
痛苦:
留念:
2.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
3.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4.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说的话:
做的事:
2024-03-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花香,逃不出爱的手心

刘继荣

①躺在病床上的时候,看一切都像生了病,便感觉什么都不会走路。你看窗外的树,站了多少年,转瞬间凋敝冷落,看看这棵树,就像看到了自己。

②孩子来了,他永远是开开心心的,妈妈可能要永远躺下去,如果没有奇迹发生的话。

③他一憋儿跑进跑出,没有一刻闲着,小小的脸上总有几道带泥的汗迹。

④他拿着我的杯子,那是一只很精致的杯子,里面藏着一个翠蓝的贝壳,仿佛藏着一小角凝固着的秋日的天空。

⑤“妈妈,我给你捉了一只蝴蝶来!”蝴蝶在杯子里挣扎着,美丽的翅膀处处碰壁。

⑥“妈妈,我给你捉了一朵花来!”花儿是白色的,杯子如同一张透明的网,网住一朵灰白的预言。

⑦“妈妈,我给你把秋风捉来了,小心翼翼地打开盖,“你听,是秋风。”

⑧可是杯子里真的什么也没有,空空的,风把一切都带走了,它自己又怎么肯留下来呢?

⑨“妈妈,我给你把阳光捉来了。”杯子贴住我的手心,有微微的暖意。

⑩“你闻一闻,跟去年的阳光是一样的味道。”

⑪我想起去年秋天,我穿着几乎及地的长裙,满树萧萧的秋风,满天怒放的白云,远处是堆雪的天山。

⑫我用尽全力去推他的手,推开那只比梦还空的杯子。

⑬孩子跑了出去,蝶舞,花香,秋风,可是,我却无力去追,屋子里只有我和一地的碎片。

⑭过了一会儿,孩子飞快地跑进来,眼睛里还是湿的,可是却有一种奇异的光彩:“妈妈,你的病快好了,你已经有力气推人了!”

⑮是吗?我大吃一惊,是啊,里面有一小角秋天明朗的天空,蓝蓝地凝固着,犹如一个单纯的笑。

⑯一场大雪之后,我终于可以扶着孩子的手走路了。

⑰大朵大朵的雪花在我的周围开放,我感觉那些花儿是从我的头发里开出来的,有阳光的味道,有花香的味道,有你在平淡而艰难的人世间体会到的一切味道。

⑱轻盈的蝴蝶逃得真快,飘逸的花香逃得最快,已经没有了影子。越美丽的东西逃得越快,可是它们终究逃不出爱的手心,而那个小小的手心,小小的地方,就是爱逃不出的家园。

(1)文中的男孩为什么一刻不闲地跑进跑出,为母亲捉来那么多东西?
(2)文章第⑥段中“灰白的预言”是什么意思?
(3)第⑭段中画线的句子,分别写出了儿子怎样的心理?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标题“花香,逃不出爱的手心”的理解。
2023-08-07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作业是学习活动的延伸,是师生对话的桥梁。为了提高作业质量,某中学开展了“师生共同优化作业设计”的活动,请你也一起参加吧!
【信息检索获新知】

初三(1)班的小静为了参与此次活动,通过网络查阅了相关资料。以下是她搜索到的三条信息:

信息一:在学习过程中,除常规书面作业外,学生还可以完成听说类、活动类、合作类、开放类、综合实践类等作业。

信息二:对学生来说,科学有效的作业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责任心和创造力,帮助其养成自主管理时间的习惯……

信息三:通过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学生可以从低效重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请你根据以上资料,把小静的笔记补充完整。
小静的笔记:通过阅读以上信息,我了解到作业的A____B____,以及优化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对作业有了新的认识。
【作业变化细观察】
初三(1)班的语文老师也按活动要求,对作业设计进行了优化,并统计了本班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情况。
2.请综合分析以下两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期作业我设计】
暑假即将来临,为了让自己的假期生活更有意义,小静决定给自己设计一份语文暑假作业——结合三年的学习生活,为班级制作一本名为《花样年华》的毕业纪念册。
3.以下是小静设计好的三个栏目,请你帮她再设计一个栏目,并向她介绍该栏目的名称、内容及设计意图。

《花样年华》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及设计意图

大事纪要

记录主题班会、运动会、艺术节等班级重大活动,见证班级的成长。

人物风采

捕捉师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彰显他们的独特个性。

经典语录

摘录学习生活中有趣的、睿智的、个性的师生语录,展现班级的活力。

我的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9更新 | 76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综合性学习活动。
新华学校拟于4月4日组织学生参加“网上祭英烈,云端寄哀思”——2022年江苏省青少年网上凭吊革命先烈活动,通过线上祭扫、云端追思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
[活动一:献词献唱]
(1)小华班级的同学想为烈士云端献词献唱,下面是他们准备的一些节目,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朗诵《梅岭三章》B.诵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
C.诗朗诵《假如我是一只鸟》D.诗朗诵艾青的《鱼化石》

[活动二:云端课堂]
(2)学校想招募义务讲解员录制讲述英烈故事的视频上传到网站上供大家学习。小华想报名参加,小华的母亲认为初三面临升学考试,学习紧张,不同意小华参加,请你帮助说服小华的母亲。
[活动三:心声抒发]
(3)“心声抒发”版块邀请全省青少年相聚“云端”读英烈故事,写三行诗歌,深入学习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精神品格。

新雨沾湿花欲泪

回首处

漫天且为英魂舞

【初三(2)王心怡】

王倬,1915年出生于靖江生祠新跃村王家埭。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长、孤山区区长、靖中办事处主任等。1947年3月,率领部队深入靖中,遭敌围困。激战中,身负重伤,不幸被捕,受敌酷刑而不屈,4月1日在广陵镇河南英勇就义。

上面左边方框是一位同学为烈士写的诗歌,右边是小华在靖江市弯腰沟烈士纪念馆读到的靖江烈士王倬的事迹, 请你为王倬烈士写三行小诗。
2022-05-19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绛: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①苏东坡有诗: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北京三里河的国务院宿舍区,是杨绛居住了37年的地方。院子外国务院部委云集,院子里满是翻新外墙的脚手架,103岁的杨绛静悄悄地隐身在一片喧闹中。

②前几年,院子里的邻居还能见到杨绛,她散步、锻炼,尤其喜爱跟小孩子玩玩。近来,邻居也少见她了。杨绛的并非因为年岁高了,而是她习惯了。钱锺书先生在时,他们夫妇就常年生活在这种状态里。朱虹说,很难把他们同整天跑这个会那个会,到处演讲的‘专家’联系起来,他们跟这些事一点关系都没有。

③杨绛,一向温厚幽默,但容不得假与恶,尤其容不得对丈夫钱锺书的任何冒犯。去年,她做了一件全社会关注的事——通过法律程序,紧急叫停某拍卖公司对钱锺书、钱瑗以及自己的私人信件的拍卖,并且在今年4月最终打赢官司,获得20万元赔偿。她当然不是为了赔偿,而是为了守护已故的丈夫和女儿。

④她静悄悄地隐身,又在静悄悄地影响这个时代。

⑤1938年,杨绛一家三口乘坐海轮,从欧洲回国。她与钱锺书都晕船。一次大风浪中,杨绛突然悟出不晕的办法:船身倾斜厉害,舷窗外,一会儿全是水,一会儿全是天,波动幅度大,人自然会晕;她教钱锺书,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随着船倾斜,这样永远头在天之下,脚在水之上,不波动了。钱锺书照做,果然不晕了。他说:为人之道也如此。

⑥归国后,抗战、内战、文革、改革开放……每一次,杨绛都拿出了当年不晕船的见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大多面临生活的艰难。一部分人在利诱之下做了汉奸,另一部分坚持抗日的,过着颠沛流离、入不敷出的生活。前者杨绛绝不会做,后者杨绛又不能做。钱锺书是书生本色,不擅生计。为了让钱锺书和女儿过稍微体面的生活,她当过中学校长,给富商小姐做过家庭教师,也做过小学代课教员。后来,日本人接管了工部局北区小学,杨绛立即辞职,跟随几个朋友创作剧本,解决家里营生。

⑦1941年,钱锺书回到上海。一天,他对杨绛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杨绛大为高兴,催他赶紧写,这便是《围城》。为支持钱锺书的写作,杨绛让他减少授课时间,又辞掉女佣节省开支,自己包揽所有家务,劈柴生火做饭。杨绛不抱怨,心甘情愿做灶下婢。钱锺书每写完一章,她都先读为快,读完又急切地等待下一章。

⑧抗战后期,物资更为匮乏,杨绛不得不精打细算。比如烧煤,煤球里泥掺多了,烧不着;掺少了,又不经烧。为了省煤,杨绛自己和泥,把炉膛搪得细细的。有一次煤厂送来300斤煤末子,杨绛如获至宝,掺上煤灰自制煤饼,能抵四五百斤煤球。她还负责买菜、洗全家人的衣服。钱锺书的婶婶见杨绛一位千金小姐,在家什么粗活都干,很是感慨,对杨绛说:你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宣哥(钱锺书小名)是痴人有痴福。后来,公公病重,问婆婆:我死后,你跟谁过?婆婆说:跟季康(杨绛字季康)过。杨绛之贤,由此可见一斑。

⑨1998年12月19日凌晨,钱锺书身体状况很不好,医生连忙通知家属。杨绛赶到床前时,钱锺书已经合上一只眼,还睁着一只眼等待妻子。杨绛帮他合上眼睛,轻轻在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

⑩如今,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她最终逃向了世上最难的学问——古希腊语哲学读本、柏拉图《对话录》中的 《斐多》,一头扎进去,忘记自己。2000年,中译本《斐多》出版,被称为迄今为止最感人至深的哲学译本

之后,在那张钱锺书曾伏案工作的写字台上,杨绛完成了整理钱锺书学术遗物的工作。2003年出版3卷《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2011年出版20卷《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现在,还有100多册外文笔记等待整理出版。一位103岁的老人,仍在坚韧地、静默地打扫现场

(有删改)


相关链接:

我按照自己翻译的习惯,一句句死盯着原文译,力求通达流畅,尽量避免哲学术语,努力把这篇盛称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柏拉图的这篇绝妙好辞,我译前已读过多遍,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我以孤单生活下去的勇气。

(杨绛)

②从仲夏到中秋,我们走进杨绛的世界。在杨绛的世界里,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我们惦记她,是在惦记这个时代缺少的美好品质。

(采访记者手记)

1.仔细阅读全文填空。
文章以一个“隐”字统领全文:杨绛先生既能隐于环境,适于环境,又能坚持自己的气节与操守;既能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年闭门谢客,孑然一身,隐于翻译、整理丈夫遗作,用最难的学问,忘记最深的痛。
2.杨绛先生解决晕船的办法是什么?
3.采访记者说:“我们惦记她,是在惦记这个时代缺少的美好品质。”杨绛先生身上体现了哪些美好品质?
4.作者称杨绛先生为“隐士”,在文中为何专门写到杨绛先生的“不隐”── 一场引发关注的官司?这“隐”与“不隐”是否矛盾?
名著阅读 | 较难(0.4) |
6 . 有人说,《简·爱》是灰姑娘故事的翻版,也有人说其实是颠覆,你怎么看呢?请结合表格和《简·爱》整本书阅读,发表你的看法(提示:可结合人物自身条件、人生经历、主题等)。

《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的命运

出身背景

遇见王子前,美丽的灰姑娘受继母百般虐待,但她一直逆来顺受。

命运转变

想去参加上层社会的舞会,却受继母百般阻挠→得到鱼、牛、鸟、榛树等神奇力量的帮助,成功参加舞会。

舞会上,与王子相遇→因魔法持续时间有限,匆忙逃离舞会时拉下一只水晶鞋。→王子以鞋试婚找到了灰姑娘。

故事结局

王子表达对灰姑娘的爱意,灰姑娘答应嫁给王子,完成命运转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善成为一种信仰

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②前阵子出现的杀母案,让人不禁要问:“原本都是好人,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离恶有多远?”“小灯泡事件”中4岁女童遭当街砍头引发哗然,女童母亲没有仅仅要求惩治罪犯,而是希望社会能够从根本上剖析恶性案件出现的原因。HBO根据此事改编了一部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让人们突然发现:“我们离恶只是一瞬间,只是一个转身,甚至一念间。”

③这绝不是危言耸听。1974年南斯拉夫行为艺术家玛丽娜做过实验。她在活动现场放着口红、画笔到子弹、刀子、鞭子等70多种工具,一开始很多人试探性地用口红在她的脸上乱涂乱画,看到她没反抗,就用剪刀剪碎她的衣服,在她身体上画。当人们看到大家都做,便有人开始更肆无忌惮地扒光她的衣服,还不过瘾,就用尖锐的道具伤害她。在受虐的过程中,她的瞳孔里溢出了泪水,内心充满恐惧。但她忍着,她要看观众的底线。结果道具都快试完了,有一个男人举起了装有子弹的手枪对准了玛丽娜的头部……她发现潜藏在人内心深处丑恶的东西,只要有土壤就会快速滋生蔓延。

④恶就潜伏在我们身边,潜伏在网络,潜伏在灵魂深处。平时,你很难发现这些恶,它们就像是冰山下的那部分,隐藏着,表面看起来很平静很美好。但一旦有了环境和气候,它们全都涌现出来的时候,会让你心惊胆战。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怨恨、愤怒,他很有可能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做出偏激的行为,伤害到别人也伤害自己。我们看纳粹集中营,犹太人被种族灭绝,认为是不可能的,其实历史完全可能重演。霍金说,因为人类基因中携带着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

⑤作家罗西说:“我们与恶的距离,近到一不留神就被恶中伤;更可怕的是,近到一不留神,恶就占据了我们的心胸。”为此学者熊培云呼吁:“不要让我们继续生活在一个没有底线的比坏型社会里。没有底线,整个国家就像是在一片沼泽地上前行,没有谁是安全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掉进去。再这样比下去,就真的要坏透了。”易中天说:“当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冯骥才也说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恩将仇报、落井下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敬畏生命是底线。在不知敬畏的人的脸上,我们只能读到邪恶、鲁莽和放肆。康德的墓碑上刻有他的一段名言,要敬畏“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⑥善恶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只在于选择。人不是禽兽,我们有思想。选择做一个善人或是恶人,取决于人们自己。“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善良是一种选择。”为什么要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我们要有一个理智的想法,控制住自己不明朗的情绪与冲动,一旦打砸抢、烧杀掠,犯了罪就没法回头了。这个世界好不好,关键是看人怎么做、怎么控制欲望的膨胀,不让灵魂被魔鬼绑架。让善成为一种信仰,记住,你永远可以选择“不作恶,不违法,不犯罪”。

(选自《青年文摘》2020年02期)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2021-05-31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鸟巢”的抗震妙招

①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巢,因此被人们称为“鸟巢”。“鸟巢”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共能容纳9.1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8.0级地震之后,“鸟巢”的抗震性能也就备受公众的关注。但专家告诉我们,“鸟巢”能抵御8级地震。

②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是它的鸟巢可不简单。它会采集许多粗枝,边编织,边用泥粘土加固,直到做成一个盆状巢。当然,天然的鸟巢有繁有简,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凹底,这便于鸟蛋聚集在巢中央,使鸟蛋更安全,而且在孵化是温度不易流失。更重要的是,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当大风吹到弧形的边缘时,强烈的气流会顺着边缘滑过,鸟巢承受的风力大大减弱了。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位置,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了盆状的鸟巢。所以当鸟巢所在的大树晃动时,盆状的鸟巢比其他形状更难以倾覆。

③我们知道,人类修建在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都要向地下打坚固的地基,“鸟巢”也不例外,它的地基有效支撑了地面的建筑,类似于树干和树枝对天然鸟巢的支撑作用。只是人类所打的地基更深、更结实。然而,地震专家在借鉴天然鸟巢的基础上,又在自己的建筑中加了许多鸟类巢穴所没有的抗震技术。地震专家们知道,对于大型建筑来说,那种全部连为坚固整体的建筑并不是最抗震的,反而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自行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④首先,钢梁结构和包含观众席的的碗状看台是分离的,这个设计很科学,因为钢梁结构是钢铁材料,而看台是混凝土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如果联成一体,由于伸缩程度不同而相互拉扯,反而容易造成难于预料的破坏。另外,从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经验来看,“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钢梁结构又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层环绕一周,起到支撑的作用,还有一层专门支撑楼道,这些设计都使地震来时,场馆钢梁结构部分安然无恙。其次,碗状看台也分为8个独立的大单元,当地震来时每个单元都独立晃动,能够有效消减地震波的冲击力。

⑤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经过对安全问题的慎重考虑,设计师们取消了原来设计方案中的可伸缩顶棚,使得体育馆的抗震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由于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人员疏散可以在8分钟内完成。

⑥所以,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体育馆仍然是非常安全的。

1.根据文意,下列对“鸟巢”抗震设计的妙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鉴天然鸟巢的盆形和凹底结构,并在“鸟巢”的底部向地下打进更深更坚固的地基。
B.把钢梁结构和观众席的碗状看台实行分离建造,而不是让“鸟巢”全部联成一个整体。
C.钢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有它的特定的功能。碗状的看台也分为独立的几大单元。
D.“鸟巢”取消了原设计中的可伸缩的顶棚,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然鸟巢往往建在分叉的树枝之间,再加上它的盆形结构,因此,鸟巢有很强的抵抗风雨和地震的能力。
B.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这样就能够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鸟巢”的设计体现了这一原理。
C.“鸟巢”的钢梁结构和看台实行分离设计,因此,“鸟巢”不是以整体来承受地震,而是不同部分分别承受地震。
D.“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仍然会是安全的。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鸟巢”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因此“鸟巢”采用了这种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的设计。
B.鸟类筑造的鸟巢盆形结构带给建筑师们有益的启示,再一次有力地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动物的必要性。
C.不同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因此一些大型建筑可以把不同材料构成的部分独立开来,这样会更抗震。
D.从“鸟巢”的外形、结构、容量、建造过程等方面来看,“鸟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宏伟、最具科技含量的建筑物。
2021-05-31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