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现代文阅读。

狠心的爱

①我一向觉得,父亲是个心肠很硬的人。他不会像别的父亲那样,把儿女当宝贝一样疼。相反,他对孩子几乎是大撒手,甚至不闻不问,有时让人感到他简直太狠心了。

②上初中时,我在离家十里外的学校上学,平时住校。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积雪很厚。星期一的早晨,我要骑车赶到学校。可大雪封门,几乎是寸步难行,我怎么去学校?父亲说:推上自行车,走吧!路上的雪都被压实了,骑车没事。我无奈,推自行车出发了。白茫茫的雪地里,人迹寥落,雪哪里被压实了?那样的路况,我只能推着车子步行,一路上,我不知摔了多少跤,每次跌倒,我就一骨碌爬起来,继续走。我感觉自己像个打不倒的不倒翁,人在无奈之后学会了硬撑,撑着撑着自己就强大起来了。就这样,我在天寒地冻中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到了学校。

③到了学校,我看到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是被父亲送来的。父亲们开着突突突冒烟的拖拉机,威风凛凛地送儿女来上学。当时的拖拉机,就跟如今的豪车一样,是很让人艳羡的。我像一只孤单的鸟,可怜巴巴地望着别人。我心里不由怨恨起父亲,他心太狠了,我家也有拖拉机,可就是不肯送我一次。

④考大学之前,我跟母亲聊天。我说:妈,我万一考不上怎么办?母亲安慰我说:考不上也没事,你想复读的话就再复读一年,不想复读就回家,让你舅帮忙找个工作。父亲在一旁听了,插话说:考不上就回来跟我一起种地!我听了这话,一肚子气,气呼呼地对父亲说:我才不呢!

⑤父亲说话一向有分量,他决定的事没人能改变。他这样说,等于切断了我的后路。我只有破釜沉舟,奋力一战。我开始刻苦学习:早自习,我第一个来到教室学习;晚自习,我点着煤油灯学习,很晚才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反正我也不是被父母宠着娇生惯养的人,什么苦都能吃得了。最终,考试成绩没有辜负我的努力,我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⑥哪家父母送孩子上学,不是十八里相送一样,难分难舍。可是,父亲只是给我买好了车票,就让我只身去异乡上学。我那时候心里无比忐忑,连远门都没出过,这迢迢长路我如何能抵达终点?父亲丝毫不担心,大大咧咧对我说:放心,火车会把你带到地方的。下了车就打听,鼻子下面有嘴巴,拦不倒你!于是硬着头皮,我几番辗转,终于到了学校。

⑦学生时代的事,一桩桩,一件件,我都记在心里。我觉得父亲的心就是太狠了,他把我当根草一样,任由我自生自灭。我说起这话,父亲笑呵呵地说:我知道你就跟草似的,灭不了,只能越长越强!

⑧私下里,我跟母亲谈起过父亲:我爸这人就是不疼孩子!他对我们,不理不管,不闻不问,心太狠。我还把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讲给母亲听。母亲说:你呀!就是不了解你爸,他这个人呢,心里越在意,表面上越表现得满不在乎。他有一套管孩子的方法,他早就说过,孩子不能惯,要让他们吃吃苦,多摔打几次。你雪天上学,他早看过路了,说你能自己到学校。你考学时,他说你有惰性,得多激励你。你去外地上学,他也很有把握,你自己能去……听了母亲的话,我明白了。仔细一想,我吃的那些苦,其实早化成一种力量,让我强大起来了。

⑨原来,这个世界上的爱,有一种是以狠心的面貌呈现的。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父亲的举动

“我”的心理

上初中时

父亲要求“我”自己骑车去学校上学

_____

_____

父亲要“我”如果考不上就回家跟他一起种地

_____

去上大学时

_____

无比忐忑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
那样的路况,我只能推着车子步行,一路上,我不知摔了多少跤,每次跌倒,我就一骨碌爬起来,继续走。
(3)“原来,这个世界上的爱,有一种是以‘狠心’的面貌呈现的。”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链接材料】

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一次在外面踢球,不小心把一家商店窗户上的玻璃打碎了。老板找到里根的父亲,要求赔偿损失。老里根照价赔偿后,把儿子叫到跟前说:玻璃窗是你打碎的,应该由你来承担责任。由于你现在没钱,所以我先暂时替你垫上这笔赔偿款。你要利用暑假去打工,把钱还上。结果,整整一个暑假,里根拼命干活,才还清这笔总共15美元的赔偿款,为打碎人家玻璃付出了代价。

2023-01-0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鳞片软得像天鹅绒,很细致地一层一层盖在筒上,做成一个屋顶,保护着筒里的卵。没有一滴露水能透过这层屋顶渗进去。这种柔软的绒毛是哪里来的呢?是虫妈妈一点一点地铺上去的。它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毛。它用自己的毛给它的卵做了一件温暖的外套。

(1)选文中写的昆虫是下面选项中的哪一个(     
A.被管虫B.松毛虫C.螳螂D.蝉
(2)《昆虫记》中有很多昆虫有着相似的习性,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蟋蟀、蝗虫、铃蟾都是会唱歌的昆虫,其中铃蟾被称为“追逐阳光的歌者”。
B.螳螂和白面孔螽斯捕猎凶狠而科学,其中螳螂一般从颈部攻击抓到的猎物,啃咬神经节。
C.舍腰蜂、蜣螂都很勤劳,其中舍腰蜂在筑巢时可以坚持不懈、不辞劳苦地工作下去。
D.蜣螂和斑纹蜂都能团结,能与同伴和平相处,其中每一只斑纹蜂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
2022-11-01更新 | 47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苏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智取生辰纲》一文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
(2)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
(3)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
(4)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     )
2022-09-16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等5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想和医院吵架

①这不是李诗第一次在武汉过年,但从来没有哪一年过得同今年这样令人心慌。没有年夜饭,也没有看春晚。“实在是没有心情。”李诗偶尔会抬头望向窗外,街道上几乎没有人,很久才会有一个人经过——戴着口罩,行色匆匆。

②人口千万的现代都市,城市交通骤然封锁、停运,如同人体的血液停止流动。李诗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下楼了。

③在不断上涨的感染人数下,总得有人迈出家门,为改变现状做点什么。高中生李诗的妈妈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妇产科不是与疫情直接相关的科室,但人类的分娩并不会因为突发的疫情而中止。

④出行成了最现实的问题。刚封城时,市民自发组成志愿者团队,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如今是滴滴司机无偿接送。直至大年初六,李诗的妈妈仍然每天在外奔波12个小时。李诗很少在白天见到妈妈,妈妈总是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门了。

⑤与李诗的情况类似,穆清也很少听到爸爸的声音。“总是开会,总是打电话。”穆清的语气里有些怨气。当得知爸爸可能被派去一线抗疫时,18岁的穆清忍不住爆发了:“我当时对爸爸说,我想和医院吵架。”

⑥这是来自一个女儿的担忧。而担忧源自对未知病毒的恐惧,更源于潜在的风险。穆清的爸爸所在的医院几乎没有针对冠状病毒的防护装备,整个重症科室只剩下十几个N95口罩。没有防护服、防护镜,穆清的爸爸几乎是赤手空拳地与疫情搏斗。

⑦“眼结膜也会传染的啊!”在与好友通电话时,穆清忍不住哭出了声。

⑧在穆清的眼里,爸爸也许不是一个合格的好父亲。“小时候我发烧输液,他在抢救病人。”“不会烧饭,也不会开洗衣机,我读高三时连我的老师是谁都不知道。”穆清一句一句地数落着父亲。

⑨但爸爸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任职重症科室数十年,穆清看着爸爸抢救了一条条生命,也得到了一面面锦旗和一封封感谢信。“我爸在重症监护室救人基本没有失败过。”穆清语气里带着自豪。

⑩穆清在等待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1.文章⑤-⑩段围绕穆清和爸爸展开叙述,请根据提示概括相关内容。
爸爸的行为穆清的表现或感受
爸爸总是开会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忍不住爆发
爸爸与好友通话哭出了声
____________________自豪

2.联系上下文,请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人口千万的现代都市,城市交通骤然封锁、停运,如同人体的血液停止流动。
3.请简要概括穆清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4.文章用“我想和医院吵架”为题目,有何妙处?
2022-07-2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吐鲁番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名著的问题。

大海呀,流动的水面呀,这时在我们眼前看来完全不像了。对看“诺第留斯号”的冲角,展开一片崎岖不平的广大平原,夹杂了混乱不清的大冰群,再加上那种乱七八糟、凌乱无序的景象,就像在解冻前不久的时候,河面所显出来的一样,不过面积是十分巨大罢了。到处都有峭削的尖峰,像直升到二百英尺高的细针,远一点,削成尖峰的一连串悬崖,带着灰白的色泽,像一面一面的大镜,反映出一些半浸在云雾中的阳光。其次,在这凄绝荒凉的自然界中,是那野得可怕的寂静,就是那海燕和海鸭的振翅声也没有能把它打破。一切都冰冻了,连声音也冰冻了。所以,“诺第留斯号”就在冰场中间停止了它的冒险行动。

1.上文选段选自___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__(作者)写的____________(著作),作者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
2.概括选段内容,说说这次历险经历。
2022-07-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辣条”君,想说爱你不容易

材料一:

新闻资讯

2018年1月31日零时40分,郴州市永兴县马田镇医院紧急转出一位昏迷的15岁少年至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过医院检查发现该少年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中毒原因据患者父亲介绍为少年当天食用15包辣条,该院急诊科立即将少年转入ICU进行救治,目前其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该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介绍:“辣条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作用时,会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的能力,进而造成组织缺氧。”

通常情况下,食用0.2克到0.5克的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食用1克到2克的话就会导致死亡。

徐自强还说:“辣条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人工色素、甜味剂等,如果长期大量食用,产生的叠加效应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很多辣条生产过程不卫生,菌落严重超标,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急性肠胃炎、肾衰竭等疾病。”

(来源:新浪网)

材料二:

记者见闻

在新浪微博里,包含“辣条”的微博数量高达300多万条,这些拿辣条开涮的段子层出不穷,吸引不少原本不知辣条为何物的人纷纷下单网购,多款辣条产品销量过万,且主要消费者为中小学生。出于好奇,记者打算走访几家在河南的辣条生产厂。

到河南第一天,记者首先对郑州市及周边的辣条生产厂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出人意料的是,多处厂址已是“人去厂空”,而包装上所留的联系电话,多半是空号或暂停服务。“要找辣条厂,你闻味道就能找到,老远就是一股香精加辣油的味。”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在河南省通许县工业园里,记者果然闻到了浓重的辣条味。然而,记者走近才发现,厂门口挂的牌子是一个服装厂。

几经周折,记者进入厂区。厂房门口散乱地堆放着废弃的锅炉和水管,一口硕大的铁桶里,散发着奇怪气味,红黄色黏稠液体已凝结成块,墙边的小桶里还残留着黑色泥状物。紧挨辣条厂库房的拐角,居然还有一家小型玩具加工厂,一名工人正在给玩具滑梯喷漆,迎风飞散的油漆微粒不时飘进辣条厂库房。

临近中午,不时有女工从辣条厂进出上厕所。紧邻厂房的蹲式厕所里,遍地污水横流。从厕所出来后,他们未作任何消毒,一溜烟地跑进生产车间,甚至连手都没洗就直接回到工位上。几乎没有人佩戴口罩和手套,都是直接用手将辣条一块块装入塑料包装袋。由于长时间接触辣条,双手被浸得泛着红色的油光,一些人的手指出现红肿甚至溃烂,缠着颜色各异的布条继续工作。

(来源:杭州网)

材料三:

暗访发现

调查发现,早在2011年5月,河南省内53家辣条生产企业的不合格产品全部被北京市食安委下架。然而,为躲避执法,一些企业或改名,或采取更为隐蔽的方式继续非法生产,并形成了利益链条,阻挠监管部门执法,加大了监管难度。同时也和部分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或不作为有关。

记者来到尉氏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并希望执法人员能与记者一同前往实地查看,但却遭到了主管副局长张鹏的拒绝。可就在记者离开质量技术监督局不到五分钟,蹲守在“神秘”工厂附近的另一组记者,就看到一辆郑州牌照的越野车开进了这家食品厂院内。仅过了十分钟,徘徊在空气里浓郁的辣条味就悄悄散去,屋后嘈杂的机器声也瞬间安静。3日下午4时许,记者致电尉氏县质监局负责人询问检查情况,该负责人称马上要开会,迅速挂断电话。随后,记者又陆续拨打

了该局另两位食品安全监管负责人的电话,都说“你打错电话了”。

(来源:人民网)

材料四:

校园调查

某中学某班学生迷恋辣条的原因调查

原因

百分比

班上的同学都在吃

95

味道鲜美有瘾

26

辣条危害认识肤浅

86

家长教育孩子认识辣条危害的方式及效果调查

1.阅读上述材料,下面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个人只要食用0.2克到0.5克的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食用1克到2克的话就会导致死亡。
B.生产辣条的企业工人工作环境差,身体健康状况也得不到保证,工厂企业主应该保障工人的权益。
C.辣条生产厂很多人去楼空,是因为其产品不合格而被食安委要求下架或受到执法部门的查处已不再生产。
D.教育孩子认识辣条的危害,不再爱上辣条,如果家长采取说教和打骂的方式是不会收到很好效果的。
2.阅读材料一,概括回答为什么不能“‘爱上’辣条”。
3.如何让中小学生远离辣条?请根据文章内容,提两条具体有效的措施。
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某同学根据“杜甫相关文学知识表”作出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品名称创作时间/历史背景作者经历
《望岳》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此时在齐、赵(今山东、河北)漫游。
《春望》757年,安史之乱时期756年,将家小安置在鄜州,只身前往灵武投命肃宗,途中为叛军所绊,困居长安。
《石壕吏》759年春,安史之乱时期,唐军退守河阳,四处抽丁补充兵力途经新安、石壕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这首诗。
《月夜忆舍弟》759年秋,安史之乱中客居泰州(今甘禽天水),兄弟五人散处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只有最小的弟弟在身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1年,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居住在成都近郊草堂。
《江南逢李龟年》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今湖南一带),后来和李龟年重逢在潭州(今湖南长沙)。
A.梳理创作时间及历史背景后,推测杜甫的创作高峰在安史之乱期间。
B.阅读作者经历后,推测杜甫作品内容大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石壕吏》等。
C.依据标题,结合作者经历,推测出杜甫的诗歌有对战争的控诉、山河的赞美、亲人的思念等。
D.梳理作者经历,发现杜甫一生多在漂泊中追求仕途,其作品也多表现漂泊中的孤独和仕途不顺后的淡泊超然。
2022-06-23更新 | 1209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集团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伊犁的那些金

乔叶

这个秋天,终于来到伊犁。对于伊犁是什么印象?两个字:金的。

走出机场,正值太阳西下,当最后的余晖洒在一块又一块的田野上,深墨的树林和不知名的翠绿铺陈着,这情形仿佛某个画家随手涂抹的印象派作品。一团团的稻田金,变成了一针针、一棵棵。这些金摇曳在每一株稻子身上,是毛茸茸、鲜嫩嫩的金色,是骄傲的,也是沉着的、纯粹的金色。

作为在田野中长大的中原人,我爱这种田野。

我第一次见薰衣草的时候,就觉得她的香气是那么特别。她的香气啊,仿佛会唱歌,而这歌声是金色的。这沉默的芳香的花朵,这只用芳香来说话的花朵,她的芳香就是她的声音。她的声音,是金嗓子。然后,慢慢淡下来,淡下来,淡到都以为已经没有的时候,再一闻,还是有,只是埋得深了。过些时日,再闻,还是有,而且,更深。

作为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我爱这种芳香。

这里的食物也是金色的。馕,是金色的。刚出炉的馕,我可以吃一整个,左手拿着吃,右手忙着接掉落的芝麻粒,既狼狈幸福。还有烤包子,它们不是圆的,有着棱角分明的造型,它们在烤炉里的样子,真是可爱啊,金色的火焰熏烤着它们,一排排的,白色的面皮上开出了一朵朵匀称的焦黄……还有金色的抓饭。胡萝卜、白米饭、羊肉块、皮牙子……都不是金色的,但凑到一起,就有一种金灿灿的效果。至于奶茶、粉汤、纳仁、辣罐、面肺子、米肠、油塔子、油糕……在我的味觉中,它们统统是金色。那个下午,和两个朋友去逛大巴扎,还看到了金色的红薯。那么朴拙的红薯,撕开了皮,便露出了金色的内里。当然,还有卡瓦斯,它当然是金色的。无论是玉米粉、玉米花还是炒麦茶制作的卡瓦斯,统统都是金色的。

作为一个地道的吃货,我爱这里所有的食物。

那天下午,在夕阳下,我步行在伊犁河大桥上,一步步走近了伊犁河。走近伊犁河才知道,她也是金色的。在我的右侧,河面上是宁静的灰蓝。在我的左侧,逆光看去,河面上金光烁烁。以桥为界,以我为界,左侧和右侧似乎不是同一条河流。但我知道,这就是同一条河流。无论她的河面有多宽,有多窄,有多明,有多暗,有多浑,有多清,有多灰,有多金,这都是同一条河流。

作为一个虽然不智但是乐水的人,我爱这条河流。

返程那天,天有些阴,飞机从伊宁起飞。一路上,群山连绵,雪峰矗立,一座座干净得要命,一看就知道从没有被人烟浸染过,那么安详、宁静、沉寂、端庄圣洁,让人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突然,太阳出来了。阳光照耀到的所有白色,都更白了,不,不是白,而是比白亮了几分,不过,也不是黄澄澄的金色。或许用那个名词更为恰当:白金。是的,是白金。

作为一个虽然不纯但心向往之的人,我爱这白金一样的山。

这些零碎的文字,是我从伊犁蹭来的金屑,回献给伊犁,不成敬意。只有一点可以自我安慰:这金的成色是纯净的,是足赤金。

(摘自《无数梅花落野桥》,有删改)

1.根据提示,概括作者写到了伊犁的哪些“金”。
____________、金色的食物、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当最后的余晖洒在一块又一块的田野上,深墨的树林和不知名的翠绿铺陈着,这情形仿佛某个画家随手涂抹的印象派作品。
3.文中加点词“狼狈”和“幸福”是否矛盾?为什么?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2022-06-21更新 | 116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新疆中考语文真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9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当植物吃了垃圾食品

①化肥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创历史记录的高产农作物。大多数化肥的主要成分是氮、磷和钾,它们可使植物生长得更快、更大。从1960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但全球粮食产量翻了三倍,这是农业生产取得的空前伟大的成就。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用化肥助长的高产作物,会损失某些营养成分。这些高产作物所含的矿物质和营养素都低于传统作物。

③作物营养水平下降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因素是高产谷物、水果或蔬菜的体积趋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同一块土地的总含铁量是相等的,如果在这块土地上种植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大品种的土豆,每单位生物量中的含铁量显然比小品种的少,因此高产作物的营养密度会降低。

④植物中强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会给食用者带来健康益处,但现代农业对植物的化学物质水平显然产生了不利影响。一般来说,作物越接近其野生祖先,其体内的生物化学水平越高,而现代农肥的大量使用则会降低植物的生物化学物质水平。

⑤植物中矿物和植物化学物质含量下降的问题,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植物根部。虽然那些在化肥施用后的绿色庄稼茁壮健硕,但其根部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呢?

⑥维持植物健康的食物配方非常复杂,远远超出植物生长所需氮、磷、钾的简单混合。植物健康配方中包含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和真菌。根系微生物包裹并保护植物的根,并将大量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及土壤中的有益化合物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帮助植物宿主输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以多种方式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⑦互惠互利,才能让这种共生关系保持下去。植物宿主不会轻易付出,除非它能从根部微生物群得到它所需要的东西,反之亦然。植物的根不只是简单吸取营养的吸管,同时也通过土壤向根系微生物群泵送植物渗出液——植物分泌的碳水化合物、植物化学物质和其他可食物质的混合物。

⑧植物以大量渗出液喂养根部微生物群,而根系微生物群则以为植物输送氮、磷、钾和促进植物健康的大量营养物质作为回报,同时也输送在植物与其根系微生物群之间传送化学信号的一些物质。

⑨这就是现代化肥对植物来说是垃圾食品的原因。当作物获得了含大量氮、磷、钾的化肥时,植物和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共生生存方式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植物会减少渗出液的产生。结果呢?根系微生物群产生的对植物有益的代谢物会越来越少。

⑩因此,当我们大量使用化肥时,最终得到的是外表好看、但内在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含量较低的高产作物。这样的结果对植物来说是一场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了拥有这些垃圾食品让植物渐渐变成了不思进取的懒虫。植物垃圾食品之灾,最终会破坏植物和根系微生物群在漫长岁月里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和良性循环机制。

(选自《大自然探索》2022年第3期,有删节)

1.下列对“垃圾食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垃圾食品”中的氮、磷和钾等成分,虽然利于植物长得更快、更大,但会导致高产作物某些营养成分损失,营养水平下降。
B.“垃圾食品”对植物的化学物质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但植物中强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会给食用者带来健康益处。
C.“垃圾食品”的大量供给,使植物习惯了不劳而获,不再产生大量渗出液喂养根部微生物群,渐渐变成了不思进取的“懒虫”。
D.“垃圾食品”的大量使用对植物生长是一场灾难,会破坏植物和根系微生物群长期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与循环机制。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高产作物所含的矿物质和营养素低于传统作物的原因是它们的体积趋大。
B.现代农肥的使用会降低植物的生物化学物质水平,使其越来越接近野生祖先。
C.根部微生物群不会轻易付出,除非它能从植物宿主那里得到它所需要的东西。
D.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含量较低的高产作物,解决了全球人口剧增的吃饭难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从“垃圾食品”导致作物营养成分降低和破坏根部共生关系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B.文章运用列数字、下定义、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阐释了“垃圾食品”对植物健康生长的影响,通俗易懂。
C.本文语言科学严谨,既使用“根系微生物”等专用术语,解释植物生长原理;又使用“懒虫”等生活词语,生动形象。
D.这篇科普文章将客观事实和科学解释相结合,引发读者对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融合多学科知识,培养探究精神。
2022-06-21更新 | 83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新疆中考语文真题

10 . 以传统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起笔,以天干地支十二时辰收尾,从雪花火炬柳寄情,从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的火种灯,到取自《千里江山图》的冰场挡板图案……点亮中国元素,彰显文化自信。惊艳世界的冬奥会,让四海宾朋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发的中国。

对中国人而言,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靠冰雪消融、燕子昵喃感受早春;凭荷塘蛙声、林间蝉鸣记忆盛夏;我们眼帘中有黄叶凋零、鸿雁南飞,有白雪屹和滴水成冰。天上阴晴园缺,地上草长鹰飞,古人早已明察秋毫,他们不逾、不越位,守着生物本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冬至阳生春又来……每每抚摸这些句子,内心总会栗,那些古籍中浸润着诗意的节气,在(     )的都市里,熠熠生辉。

1.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柳(zhé)B.逾(jǔ)C.守(gè)D.栗(zhàn)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昵喃B.凋零C.草长鹰飞D.阴晴园缺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声鼎沸B.络绎不绝C.坦荡如砥D.富丽堂皇
2022-06-21更新 | 143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新疆中考语文真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