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收麦的故事

杨辉素

①芒种忙,麦上场。

②芒种时节,是小麦收割时节。农村有句谚语:收麦有五忙,割、拉、碾、晒、藏。在所有农作物收割中,主要因为时间的紧迫。麦熟一晌,虎口夺粮”“收麦如救火,家里的男女老少,都要上阵抢收麦子。

③记得我七八岁时,早晨天不亮,父亲就把我和哥哥喊起来。母亲备好了水壶、干粮和咸菜。父亲的手里,拿着两把磨得锃亮的镰刀。父亲大步流星走在前面,我们一路小跑跟在后面。

④那时候割麦要靠人工。父亲和母亲弯腰割麦,哥哥和我负责把割倒的麦子捆扎成捆。我们从天蒙蒙亮干到日上三竿,直累得汗流浃背,干粮就着咸菜和凉开水。吃完来不及休息,又接着干。我和哥哥很快就像晒蔫的草,如果偷懒,这一年咱们就别想吃白面馒头了。

⑤我家有五亩多地,父母两人两把镰刀,起早贪黑地割了三四天才把麦子割完。之后又是捆麦个。麦子拉到打麦场后,铺散在麦场上。一次不能铺太厚,先铺一层,人牵着牲畜在打麦场上转圈,直到把麦粒脱下来。再挑去麦秸,再轧再扫。一次又一次重复,直到把所有麦粒都轧下来。轧下来的麦粒和麦糠堆成一座小山。再用木锨扬场,用木锨把裹着麦糠的麦粒使劲往空中抛,借助风力把麦糠吹掉

⑥这样的劳动大约要持续半月到二十天时间。那还得是赶,上无雨的好天气,如果连日阴雨,麦穗上就会长出芽来,眼看着到手的丰收就泡了汤。

⑦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村出现了小麦收割机。收割机过处,小麦朝一边倒。省去了人力割麦,把捆好的麦个拉到打麦场上。这时候已经可以几家合伙买一台拖拉机了,用拖拉机装运麦个,不用牲畜来一点点轧了。

⑧我们小孩负责往脱粒机前传送麦个,机器旁的大人负责脱粒。震耳欲聋的机器声中,金灿灿的麦粒从机器一旁喷出来,需要几家人联合劳作,打了一家的再打另一家的。

⑨又过了十来年,我们村里开始有了联合收割机。一台巨大的机器,前面是一个红色的圆滚子,把麦梢儿出来。联合收割机从地这头开到地那头,大人们都在地头等着呢,哗啦啦的麦粒就往蛇皮袋里流。装了一袋又一袋。大人装袋子,小孩用布条扎紧袋子口。

⑩五亩多地,联合收割机连割带收,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再用拖拉机拉回家入仓,一个村子往往只有一两台,大家要排队拿号。

⑪如今,我们村和周边的村子都建起了农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化,只要一台机器,数百亩小麦一两个小时就能收粮入仓。农业合作社化零为整。节省了农业的成本投入。现在的农民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他们成了新型农民

又到芒种时节,我仿佛又闻到了家乡的麦香

(选自《人民日报文艺》2022年6月15日)

(1)本文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收麦的哪些故事,请按提示概括。
我七八岁时,人工割麦→__________→如今,农业机械化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3)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2023-09-03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正在热映的电影《万里归途》告诉我们,中国外交人员如何为海外同胞打通回家的路。

我看到他在战火中奔跑,不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看见他在角落很然,因为恍忽、犹豫,他(  ),甚至哭。但他一次次开笑脸,站起来继续奔跑。张译说,自己演绎宗大伟的过程就是追赶他的过程,跑到这位最美逆行者的正面。我看到了一颗纯粹的心。

最重要的是,‘我们’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外交官在别国的土地上,没有武装的权利,虽远必救、再难必援,靠的是祖国的实力。

有时是废虚,有时是不毛之地,极致的处境,也是对演员功力和功夫的考验。

虽然外交官也是普通人,但请相信,在特殊的时刻特殊的地方和强大的战斗力,带领所有中国同胞平安地回家。


(1)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下来。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然(chàng)B.哭(qì)
C.开(dìng)D.热(chén)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恍忽B.纯粹C.废虚D.奥密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身心俱疲B.各得其所
C.见异思迁D.神采奕奕
2023-09-03更新 | 37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3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伊犁鼠兔

①萌萌的伊犁鼠兔到底是老鼠还是兔子?虽然熊猫不是猫,但伊犁鼠兔确实是如假包换的真兔子。伊犁鼠兔,正如其名,这是一种最早发现于新疆伊犁的小动物,早在三十多年前被发现不久就被列为是濒危动物活化石。它是仅存于中国新疆,是天山山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②伊犁鼠兔是一种体型娇小的山地哺乳动物,约20厘米长,具有泰迪熊一般可爱的面容,这可能都要归功于它的一对大耳朵。与其他鼠兔单一的灰褐色的毛色相比,伊犁鼠兔的毛色较鲜艳,红头、头顶以及颈部两侧均有秀棕色斑

③天山南北是伊犁鼠兔的家,伊犁鼠兔是高海拔动物,主要栖息在海拔2850-4100米的天山裸岩地区,而实际栖息地仅占分布区面积的17.05%。这些地区全年大部分时间都被积雪覆盖,植物特别稀少,其栖息环境及食物基地条件很差,特别是冬季生存环境更为恶劣。

④伊犁鼠兔习惯群居,利用天然石隙群栖。伊犁鼠兔白天晚上都活动,不会发出其他鼠兔特有的尖叫声,多以短距离跳跃的方式跑动;不冬眠,有储备食物的习惯,当冬天来临时,依赖所储备的食物过冬。

⑤伊犁鼠兔为草食性动物,多以金莲花、虎耳草、雪莲等高山植物为食,由于这些植物多生长于高海拔的岩壁石缝间或小台地,伊犁鼠兔常常饿肚子。冬季到来时,伊犁鼠兔会将青兰、火绒草等植物的绿叶和少量花茎堆成小堆,作为过冬的粮食储备。

⑥气候变暖造成了食物短缺、栖息地破坏,加上人类活动和放牧也在一点点蚕食伊犁鼠兔的生存环境。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伊犁鼠兔的数量自1983年首次发现以来,已经从当初的约3000只,下降到了目前的不足1000只,数量减少了2/3以上。2005年,伊犁鼠兔作为中国特有和濒危物种,被正式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国际濒危物种;2021年被国家列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⑦现在,我们仅能在一些海拔较高或人为干扰极小的区域见到伊犁鼠兔的身影了。但随着这些地区成为风景旅游地,人为干扰和破坏正在无形中对伊犁鼠兔的生存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

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改进该区域的管理状态,动员当地牧民和驻地单位行动起来,共同保护伊犁鼠兔及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伊犁鼠兔一个安乐家园。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在这里建立一个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让伊犁鼠兔这个中国天山的特有动物在这里得以繁衍昌盛。

(选自“新疆兵团卫视”公众号2021年10月13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伊犁鼠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伊犁鼠兔是一种长约20厘米的娇小山地哺乳动物,它有可爱的面容和一对大耳朵,还有鲜艳的秀棕色斑。
B.伊犁鼠兔是高海拔动物,独栖在海拔2850-4100米的天山裸岩的天然石隙中,其栖息环境及食物条件很差。
C.伊犁鼠兔依赖所储备的食物过冬。冬天来临时,多以金莲花、虎耳草、雪莲等高山植物作为过冬的粮食储备。
D.伊犁鼠兔数量减少是由于食物短缺、栖息地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和放牧蚕食伊犁鼠兔的生存环境。
(2)第②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加点词语“主要”能否删去?请简要分析原因。
2023-08-30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4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求与家长会

①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②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a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宝宝进步大。

③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④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⑤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⑥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⑦b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⑧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已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⑨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⑩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联系上文,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句子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感受(各用一个词或短语作答)
①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②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3)听老师说儿子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妈妈为什么不着急反而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
(4)妈妈教育孩子应该诚实,可文中的妈妈对儿子一再说“谎”,你认为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023-08-22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5 . 如果你经历一场踩踏事故

[美]科迪·卡西迪     保罗·多赫蒂

①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预计,如果世界人口继续呈指数增长,几千年后,我们将变成一个结实的人肉做的球以光速朝着外太空扩张。这个结论今人兴奋,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在听下一场摇滚音乐会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踩踏事故。

②听到“踩踏事故”这几个字时,你可能想象的是成群的人在四处乱跑,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一样,但其实踩踏事故并非如此。事实上,真正危险的踩踏事故不是发生在人们跑起来的时候——而是在他们根本动不了的时候。

③踩踏——更确切的说法是撞击——一般而言,更大的可能是因为疯狂而非惊恐,这意味着一群人是朝向他们想要的东西移动,如果你被卡在里面,你将面临几个问题。首先是,缺乏信息素。

④在稠密的人群里,情况开始变得危险。在处理人群活动时,跟蚂蚁不同,我们天生不擅长处理这种情况。当蚂蚁排队行走时,一队蚂蚁里最前面的那只可以释放出信息素,来跟后面的蚂蚁沟通。如果前面的路被堵住了,这些信息素可以告诉后面的蚂蚁,要走别的路。

⑤你没有这些信息素。如果有人绊倒了,你没法像蚂蚁那样,告诉后面的人停下来。

⑥大体上看,缺乏群体沟通成了稠密的人群里一个严重的问题。什么样的人群算是稠密的呢?当谈到规模的时候,如果人数足够多,多到可以被称为一群,那么就稠密到可以杀死你了——我们后面再谈这一点。更重要的因素是密度。人群密度可以通过每 1平方米内的人数来测量。

⑦1平方米,大概有谋杀案现场警察在死者周身画的那个粉笔图那么大。在每一个设想中的粉笔图里容纳的人数,就是这群人的密度。

⑧如果只有2个人,就算是密集的人群——可以行走,只是有些小摩擦;如果这个数字翻倍,那就叫作拥挤的人群——会有很多小摩擦和推挤,但人们还是可以活动起来。

⑨1平方米里有6个人的时候就危险了——你总能到你旁边的人,移动变得几乎不可能。

⑩1平方米里有7个人的时候,就像把21个人塞进了一部正常大小的电梯里。出了踩踏事故的人群,密度一般就是这样的。

⑪在这种密度下,人群的活动不再像人的活动了,更像液体的流动。由人构成的强大的波浪从后面往前推,随着更多的人被卷进来以获得动量——这种波浪可以让你的脚离开地面,把你带向他们走的方向。如果你身边的人倒下去了,那么将没有什么可以托住你,你也会倒下去,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旁边的人也会倒在你身上。

⑫如果你正好身处这样的人群——通常是庆典、运动会或者音乐会——从友好的碰撞到踩踏,这种转变可以发生得非常迅速,突然之间,你会意识到你无法举起胳膊,无法逃走,你只能任由人群摆布。

⑬倒下去自然很危险,即使没有倒下去,你也会有麻烦,如果你还站着,从两边卷过来的波浪也会穿过人群,将你钉在那里。人群里的力会升级,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变得很危险。

⑭如果有四五个人推你,就像在拥挤的电梯里那样,会使你不舒服,但不算危险。在踩踏事故里,人们通常不会以最大的力去推你,但是在上千人的人群中,这种力可以升级,给你的横膈膜以致命的打击。

⑮你需要将你的胸部扩张几厘米,才可以呼吸。幸运的是,你的横膈膜很强壮。一个健康的人,可以在180千克的重量压在他胸部的情况下,呼吸2天后才觉得累。不幸的是,在踩踏事故里,横膈膜可能会受到重压。踩踏事故过后,调查者发现能够承受上千千克的铁栅栏断成了两截。

⑯我们说过,每1平方米里有7个人的人群就足以致命,但是对整个人群来说,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字。在踩踏的瞬间,你被杀死的地方,密度可能已经达到1平方米里有至少 10个人,不可能在没有超强外力的情况下,让那么多人用那么大的力气推挤。就像把28个人塞进一部一般大小的电梯里一样——推力之大,要么需要成千人从后面压过来,要么需要一台推土机。

⑰如果你被人群中两个不同方向过来的力卡住了,或者如果你摔倒了而6个或更多的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在你身上,就像身处一部非常拥挤的电梯里,而一台推土机正在把人往里推,相当于有450千克或者更多的重量部压到你的横膈膜上,而你连呼吸一口气的力气都没有。

⑱在踩踏事故里,有450千克的重量压在你的胸口上,你会在15秒内昏过去。如果持续时间比4分钟更久,你会遭受永久性脑损伤,然后死掉。

⑲所以艾萨克·阿西莫夫错了。我们从踩踏事故里知道,没有人可以在6个或者更多的人压在他身上时活下来,所以地球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变成一个成千上万人做的球体,以光速朝着太空扩张。

⑳这堆人的层数永远都不会大于6。

1.作者提出的造成踩踏事故的因索有哪几个?
2.梳理文章思路,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A.本文按照“引出假说→推理论证→否定假说→得出结论”的思路,重点说明踩踏事故的成因和结果。(     )
B.作者是遵循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造成踩踏事故的几个因素的。(     )
C.⑮段和⑰段可以调换顺序,不影响作者说明事理的效果。(     )
D.让读者接受安全教育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目的。(     )
3.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试从文中找出两种并结合有关内容说明其作用。
4.作者在说明踩踏事故的成因和结果时,用了大量表示假设的语句,为什么并不影响读者对其科学性的认可?
2023-08-17更新 | 588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新疆专用)
6 .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花香,逃不出爱的手心

刘继荣

①躺在病床上的时候,看一切都像生了病,便感觉什么都不会走路。你看窗外的树,站了多少年,转瞬间凋敝冷落,看看这棵树,就像看到了自己。

②孩子来了,他永远是开开心心的,妈妈可能要永远躺下去,如果没有奇迹发生的话。

③他一憋儿跑进跑出,没有一刻闲着,小小的脸上总有几道带泥的汗迹。

④他拿着我的杯子,那是一只很精致的杯子,里面藏着一个翠蓝的贝壳,仿佛藏着一小角凝固着的秋日的天空。

⑤“妈妈,我给你捉了一只蝴蝶来!”蝴蝶在杯子里挣扎着,美丽的翅膀处处碰壁。

⑥“妈妈,我给你捉了一朵花来!”花儿是白色的,杯子如同一张透明的网,网住一朵灰白的预言。

⑦“妈妈,我给你把秋风捉来了,小心翼翼地打开盖,“你听,是秋风。”

⑧可是杯子里真的什么也没有,空空的,风把一切都带走了,它自己又怎么肯留下来呢?

⑨“妈妈,我给你把阳光捉来了。”杯子贴住我的手心,有微微的暖意。

⑩“你闻一闻,跟去年的阳光是一样的味道。”

⑪我想起去年秋天,我穿着几乎及地的长裙,满树萧萧的秋风,满天怒放的白云,远处是堆雪的天山。

⑫我用尽全力去推他的手,推开那只比梦还空的杯子。

⑬孩子跑了出去,蝶舞,花香,秋风,可是,我却无力去追,屋子里只有我和一地的碎片。

⑭过了一会儿,孩子飞快地跑进来,眼睛里还是湿的,可是却有一种奇异的光彩:“妈妈,你的病快好了,你已经有力气推人了!”

⑮是吗?我大吃一惊,是啊,里面有一小角秋天明朗的天空,蓝蓝地凝固着,犹如一个单纯的笑。

⑯一场大雪之后,我终于可以扶着孩子的手走路了。

⑰大朵大朵的雪花在我的周围开放,我感觉那些花儿是从我的头发里开出来的,有阳光的味道,有花香的味道,有你在平淡而艰难的人世间体会到的一切味道。

⑱轻盈的蝴蝶逃得真快,飘逸的花香逃得最快,已经没有了影子。越美丽的东西逃得越快,可是它们终究逃不出爱的手心,而那个小小的手心,小小的地方,就是爱逃不出的家园。

(1)文中的男孩为什么一刻不闲地跑进跑出,为母亲捉来那么多东西?
(2)文章第⑥段中“灰白的预言”是什么意思?
(3)第⑭段中画线的句子,分别写出了儿子怎样的心理?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标题“花香,逃不出爱的手心”的理解。
2023-08-07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喷喷的槐花饼

董国宾

①每年的四五月份,槐花、榆钱挂满枝头,一树树的真是喜人。每到这时,我的思想都会走到岁月里去,一遍又一遍地想起母亲做的香喷喷的槐花饼。

②我的家乡在农村,村旁有一处水湾,祖祖辈辈就在这里生活和度年月。每年一开春,春水开始回暖,春草刚刚爬上斜坡,从这时起,年幼的我就天天盼着槐花开、榆钱一串一串地缀在枝头上。因为家里穷,没什么好吃食,季节赐予的美味就在我心里扎了根。那时我家院子里种了两棵刺槐树,院外还有三棵,屋后还长着一排。每天太阳一出来,我就迎着阳光抬头往树上看。小鸟“叽叽喳喳”在树上叫,就是不见槐花开出来。我天天都想吃上槐花饼,盼得好心焦。别的园子里都已繁花落尽,河边弯柳也褪去风骚,槐树才赶在春天转身离开之前开出花朵来。这一开,村落里像下了一场雪,院子里也便有了月光落地的声音。槐树终于开花了,一树树小白花朵都串成了串,三五串扎成一捆,拥拥挤挤挂在枝条上,整个村子白莹莹的,像悬挂了无数的小灯盏。

③收获槐花的时刻,全家老少齐上阵,我家采摘槐花的场面真是热闹。母亲拿了梯子往树下一放,父亲脚一蹬就爬上去,在头顶上举着绑在长杆上的镰刀,一大串一大串的槐花应声落下来,一会儿工夫就白了一地。我和弟弟赶忙拾进筐里,奶奶也过来帮忙,还不停地说:“今天就给你们做槐花饼吃。”我和弟弟早就盼着吃槐花饼,一听到这,就更来劲了。捡拾槐花的快乐真是妙不可言。树梢上的槐花最难采摘,父亲爬树像个猴子,一眨眼就蹿到了树顶。他除了干好手里的事,还大呼小叫地指挥我们做这做那,像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每采摘下来一大串槐花,父亲都会呵呵地笑个不停,还不住地说:"看,能做一盘菜呢。"这是个收获喜悦的季节,我们家会很开心地忙上一阵子。

④母亲动手做槐花饼了。我和弟弟在院子里疯玩上一阵子,然后钻进厨房,充满期待地待在那里。母亲先把新鲜的槐花小心地捋下来清洗干净,然后入锅焯水,取出挤干水分放进面盆。接下来打入两个鸡蛋,加入简单的调料,拌上面粉,加入适量水用力揉,直到揉成一个大的面团。母亲把揉好的面团分成拳头大小,在面板上一个个擀成薄饼,下面就要煎槐花饼了。嘴馋的我在厨房里东瞅瞅西看看,想象着槐花饼出锅的样子,小肚子早就咕咕叫了。锅里的油烧至八成热,母亲利落地把饼放进去,扑鼻的香味一下子冒出来,当煎至两面金黄,一个个槐花饼就出锅了。槐花饼香喷喷的,又酥又软,真是解馋,直吃得我的小肚子圆鼓鼓的。吃了一顿难得的好饭,我的心思还没了,拿了一个槐花饼就跑出去,在土堆上一边和小朋友玩耍,一边将槐花饼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槐花开了,村子里家家都做槐花饼,小朋友和我一样,每人手里拿着一个,一口口吃得真香。

⑤槐花的吃法很多,蒸槐花、凉拌槐花、槐花饺子、槐花丸子和槐花汤,这些吃法和槐花饼一样,做起来也不复杂,那时母亲天天给我们做,我们像过年一样开心和快乐,村子里家家户户也沉浸在一片喜悦中。

⑥明媚的阳光中,眼前又是一树树槐花白。这宛若梦幻般的槐花,一下子又把乡下的旧时光呈现出来。过往的日子里,生活虽然艰苦,但吃着母亲做的槐花饼,童年就充满了无限的快乐和向往。

(选自《石家庄日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盼槐花开——______________——做槐花饼——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槐树终于开花了,一树树小白花朵都串成了串,三五串扎成一捆,拥拥挤挤挂在枝条上,整个村子白莹莹的,像悬挂了无数的小灯盏。
3.阅读完全文后,在班级阅读分享会上,大家认为第⑤段虽然提到了“槐花的吃法很多”,但没有具体开展记叙,却又不能去掉,请你说说原因。
2023-08-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会发生自我意识觉醒吗?

杨馥溪

①人工智能是否会拥有意识,是一个热门话题。一旦机器智能有记忆和自我意识,按照自己的意念而非设定程序行事,这是否就到达了人工智能的最高阶段?它真的可以通过硅与金属这样的硬件来实现吗?

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人工智能专家阿伦德·欣茨,曾将机器智能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反应机器,即只能进行反应,但没有记忆能力,也无法利用过去的经验来制定现在的决策;第二阶段是有限记忆机器,它会存储一些过去的交互,并使用这些内容来修改未来的行为;第三阶段是基于心智理论的机器,到达这个层面,意味着机器不仅能够理解特定任务,而且有能力更全面地理解周围的世界;第四阶段可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后一步,那就是构建一套能够形成自我意识的机器。

③阿伦德认为,心智理论更强调对外部思维体的感知,而自我意识则是向内的感知,即生命能够意识到自我,知道自己的内部状态,而且可以预测他人的感受。电影《失控玩家》所描述的男主角盖伊所经历的自我意识觉酸的过程,就是从第一阶段逐步进化到了第四阶段。

④然而,人工智能会不会产生意识,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⑤我国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智能技术学报》发表论文认为,知觉意识是最初级的意识。只有有了知觉意识,我们才能清晰地感受到“我”这个本体的存在。然而,智能和意识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自然界就存在着大量无(弱)智能却具有弱意识的生物。在他看来,当前的机器人都是无意识的,却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智能。到目前为止,任何机器或者机器人都还没有知觉意识,更不必说不断成长发展甚至脱离物理束缚的更高级别的自我意识以及群体意识了。

⑥不过,图灵奖获得者受努埃尔·布鲁姆教授却对“机器产生意识”有着不同看法。他提出意识是任何经过合理组织的计算系统所拥有的一种性质,无论这种系统由血肉还是由金属和硅组成。意识包括全局工作空间架构,还有一些关键的处理器——它们能用一种丰富的内在语言相互沟通想法、计划、图像、感知,并且存在一个由预测、反馈和学习组成的循环动力学机制——这就使得机器具有意识,甚至还具备动机、欲望、最基础的认知能力等。从他们的实验来看,当一种机器具有意识时,它就会不断“成长”。随着各处理器之间的连接不断增强,它会从各处理器相对独立的“婴儿期”走向“成熟期”。

⑦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迅猛。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人类显得犹豫不决。我们既希望有更强大的智能工具出现,又担忧它们会对人类不利。

⑧布鲁姆就在积极发展意识图灵机,试图让机器理解感质、情绪乃至病感。在他们看来,科学可以解释愉悦和疼痛之类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无论是在有血有肉的动物身上,还是在硅与金属构成的机器人身上。从生物化学层面来看,人体中控制快感的多巴胺、控制情绪的血清素,以及控制兴奋的谷氨酸盐,它们发挥作用的信号通路其实与通过描述信号代码和对应效果的机器通路十分相似,或许真的与机器的感觉有相通之处。布鲁姆夫妇相信,通过寻找能同时解释动物和机器的感质,科学家会更接近“计算机能否拥有意识”的真相,“我们认为未来机器也能拥有感觉”。

⑨未来,当机器真的越来越接近人,是否会摆脱人类的控制呢?在李德毅看来,没有意识的机器人肯定不可能成为人类的天敌。或许经过漫长的进化,机器人有了自我意识,但它们还得在个体间发展出不同于人类的语言和文字,甚至要拥有不同于人类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到那时,机器人才会真正成为相对于人类的异类。

⑩其实无论持怎样的观点,人类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进行更加审慎的思考,并做出道德决策——因为它关乎我们人类自身将会创造的未来世界。

(节选自2022年3月19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的最高阶段是机器智能有记忆和自我意识,能按自己的意念而非设定程序办事。
B.人工智能专家阿伦德将人工智能划分为反应机器、基于心智理论的机器等四个发展阶段。
C.在阿伦德看来,对于外部思维体的感知与自我意识这两个方面,心智理论更为强调前者。
D.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认为知觉意识是最初级的意识,有了它就能清晰感受“我”的存在。
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专家阿伦德认为,基于心智理论的机器能更全面地理解特定任务和周围世界。
B.因智能和意识之间并无明确相关性,所以自然界有大量无(弱)智能却有弱意识的生物。
C.曼努埃尔·布鲁姆教授提出,意识是一些经过合理组织的计算系统所拥有的一种性质。
D.当一种机器具有意识时,随着各处理器之间的连接不断增强,机器的意识会不断发展。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人工智能会发生自我意识觉醒吗?”体现出本文的说明重点,即人工智能是否有自我意识。
B.本文采用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分析了机器智能的发展阶段和专家们对机器产生意识的不同看法。
C.本文用“只”“并”“一定”等词语科学准确地说明内容,用设问句式激发读者思考,语言平实而严谨。
D.文章结尾从人工智能“关乎人类自身将会创造的未来世界”的高度警示人们应更加审慎地思考和决策。
2023-07-17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八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闻社小文同学有幸与科技社的参赛选手同行,观摩了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节开幕式,并撰写了一篇新闻简讯,准备在校园广播站播出。

第十二届新疆青少年科技节盛大开幕

(雪莲中学新闻社4月23日消息)4月22日上午10时,第十二届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节在克拉玛依科技馆隆重开幕。①科技节围绕以“科创筑梦·智汇未来”为主题,给全疆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②本届科技节包括37项科技教育、竞赛、展示活动。其中,第三十七届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五届自治区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等5项竞赛,③备受广大青少年关心。④每年一届的科技节,已成为新疆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品牌活动。

这篇新闻简讯画线部分有三处错误,请任选一处并加以修改。
我选第_______处,修改:_______
2023-07-17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八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乌鲁木齐的雨

司金光

①父亲来电话说,老家又下雨了。他说今年的而水格外多,都没有旱季、雨季之分了,一整年都似乎在雨季当中。庄稼都被雨水压队到地上了,与大地都浑为一体了。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焦灼与无奈。在这种情况下,他会经常问我,“你那边天气怎么样?下雨了没有?”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笑着对他说,乌鲁木齐很少下雨,这地方离海太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六十天下雨就不错了。他听我这么一说,仿佛松了一口气似的,嘴里喃喃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②其实,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七八月份便是老家的雨季。每当雨季来临时,家乡的小山村便被绵绵细雨形成的雨雾包裹胸起来,到处都湿漉漉的,满地的泥泞使得幼时的我非常讨厌这种雨天。

③生活在乌鲁木齐二十多年,我没有关注过乌鲁木齐年降雨量到底能达到多少。但在我的记忆里,乌鲁木齐很少下雨。所以那种被雨雾包裹的湿润感在我心底慢慢地淡去,只是偶尔会出现在梦里。

④乌鲁木齐的雨时常会在午夜悄然而至,你无法真正领略到它雄浑的气势,但却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急切的气息。躺在床上,你会感受到雨水拍打墙壁和窗户玻璃的声音。每当这个时候,一种恐惧感会包裹着我,那种震彻大地的力量仿佛是要摧毁整个天地一般。但当黎明的曙光从东天山那边舒展开来时,它像是消失在了天山深处,你只能从天山之巅寻找到它跋涉时的痕迹。

⑤在乌鲁木齐西南方向十五公里,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海子(新疆当地对高原湖泊的俗称)——乌拉泊。后经几代拓荒人不断开掘,便成了乌鲁木齐这座拥有百万人口之城的生命之源。它是雨水在翻越险峻的天山时流下的“汗水”形成的。在它的周围,通往天山深处的戈壁滩上,一丛丛红柳将根蔓伸向了戈壁深处,牢牢地保护着自己脚下的土地。红柳是天然的舞蹈家,即使面对茫茫戈壁、炎炎烈日,它也会随风而舞。

⑥每年夏末秋初是乌鲁木齐最炎热的季节。这个季节里,热浪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来,大地一片炙热。每到这个时节,我便极度渴望雨的到来,但它似乎消失在了沙漠深处。这个季节也是乌鲁木齐哈密瓜、大枣等瓜果增加糖份和营养的季节,只有充足的日照才能使瓜果分外甘甜,这也是哈密瓜能名满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望着戈壁滩和沙漠边缘成片的瓜田、枣林如饥似渴地汲取阳光带来的热量时,我的心里会对雨充满矛盾感。我渴望它带给我的凉爽,但更希望它给人们带来甘甜,这种矛盾感会伴随我渡过整个夏天和秋天。

⑦虽然乌鲁木齐的雨失却了江南雨丝的柔嫩和润滑,也少却了靠靠绵绵的浪漫,你似乎无法触及它真切的容颜,但它似跳跃的精灵,有时会在不经意间给你一丝尴尬与惊喜。有时候晴空万里,但转眼雨水便扑面而来,拥裹着你让你措手不及;它也会幻化成不同的身形,让你充分感受到一日四季的自然奇景。山下,雨的脚步时急时缓;山巅,雨的舞姿又迷蒙轻盈。它把最迷人、动人的舞姿献给了自己的爱人——天山雪莲。但它又总是行色匆匆,在你刚开始注视它的时候,它便又蹬过戈壁向极地而去。

⑧千百年来,它从不曾停下自己的脚步。它把自己的“汗水”变成了海子,与红柳交相辉映,让高原单调的天地变得灵动丰满,让瓜果更加香甜,使雪城边陲摇曳的驼铃不再孤单。它把自己的生命最终定格在天山之巅,在极地苦寒中默默呵护着自己的爱人——天山雪莲。

(选自公众号“新长江文学”,有删改)

1.作者所写的“乌鲁木齐的雨”主要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2.题目为“乌鲁木齐的雨”,开篇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家”的雨?请简要分析。
3.文章第⑥段先提到“极度渴望雨的到来”,后面又说“心里会对雨充满矛盾感”,为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课文《昆明的雨》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展现出来,从而表达作者的情感。本文与之相比,有何异同?请从情感的角度进行比较。
2023-07-16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八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