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4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欲其林(      )        (2)鸡犬相(      )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本文以渔人“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D.“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3.本文中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多次运用伏笔,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2024-05-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十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下列关于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这部小说代表着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
B.《简·爱》是一部自传体传记,主人公就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具有浓郁的个人主义色彩。
C.《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也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梁山好汉们最后的失败是因为内部的不团结。
D.艾青的诗不仅具有散文美,还流动着忧郁的情绪,这情绪也是特殊的时代背景——解放战争造成的。
2024-05-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十校联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结合《骆驼祥子》完成以下各题。
(1)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当时黑暗社会压迫下的普通人中的一员,他没有资产没有文化,所以再强壮的身体也抵挡不住社会和命运的双重重压,他的悲剧结局在所难免。
B.刘四爷和虎妞这对父女关系中很少有温情的味道,因为刘四爷的眼里只有利益,没有亲情。
C.祥子人生的高光时刻就是他买了第一辆车的时候,那是他用五年的奋斗换来的,可惜这样的幸福时刻当天就结束了。
D.小说中有很多精彩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环境描写,突出了祥子勤劳能吃苦的特点。
(2)有人认为《骆驼祥子》这部书的主角是祥子,其他人物,比如:曹先生、孙侦探、小福子都是可有可无的人物,对此,你怎么看?请从这几位人物中选择一位谈谈你的观点。
2024-05-1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作者柳宗元,字______,河东人,是“______”之一。
2.根据提示,解释划横线词语的含义。   
划横线词学习支架推测划横线词的含义
折蛇行词类活用(1)______
潭中鱼可百课内迁移:自富阳至桐庐一百(2)______
3.作者由“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其中的“闻”、“伐”、“见”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文章成功运用了侧面描写,历来为世人称道,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这一方法的?
5.柳宗元一生命运多舛,虽屡遭贬官,弃置十年,却造就了他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成熟的哲学思想,他的永州奇文也为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对此你有哪些感悟?请写下来。   
2024-05-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下面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品围绕着祥子最大的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曹先生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自暴自弃。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便船/屋俨然B.此人一一具言所闻/不足外人道也
C.见渔人,大惊/不知有汉D.村中有此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2.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通:交错B.论魏晋:不要
C.来此境:隔绝D.率妻邑人:儿子
3.现在人们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来指什么?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2024-05-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

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某校七年级举行了以“天下国家”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设计两个以“爱国”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拟出活动名称。
(2)请你为此次活动准备一个爱国人物故事(不超过10字)。
(3)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条标语。
(4)学习了课文《邓稼先》和《说和做》,同学们深深地为邓稼先和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请根据所学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对联补写上联,请从下面提供的词语中选出合适的词组成上联。
词语:创奇迹   赤子情   隐姓埋名   两弹一星   鞠躬尽瘁   两弹元勋
上联:邓稼先                       
下联:闻一多呕心沥血唐诗杂论凝硕果
2024-05-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小刚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骆驼祥子》时,颇有想法。请完成下表。

原文

批注

(祥子)走到一块坟地,四四方方的种着些松树,树当中有十几个坟头。阳光本来很微弱,松林中就更暗淡。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的往下落。(1)你对画线句子的赏析式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忆原著内容,对下面所做的质疑式批注给出解答。批注:小福子未死,祥子的命运会改变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本文是一篇临别赠言,文体是______
2.小吉同学自制卡牌积累文言词语,这种学习方式收到了良好效果。请将下面卡牌内容补充完整。

字词牌

例句

释义

迁移

送之

①(诗文语句)

持汤

(追溯字源)

缊袍

敝帚自珍(联系成语)


3.文章开篇写“余幼时即嗜学”,奠定全文基调,请概括宋濂嗜学的表现。
4.第二段中,写同舍生衣饰华美,有何用意?
5.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才点出赠别的题意?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水浒传》时,小吉同学发现《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在书中也有体现。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1)概括选段情节。
(2)此段中鲁达的“金蝉脱壳”之计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请再写出书中体现他这一性格的一个情节。
2024-04-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