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人在网上带节奏,误导舆论走向,对持不同观点人群大肆攻击,近年来,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谣言,引发社会恐慌而受到法律制裁;还有人沉迷于短视频不可自拔,给主播打赏,造成财产的损失。


(1)请为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设计一个主题。
(2)有人认为“网络是陷阱,我们青少年要远离网络”,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评析该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青少年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2023-11-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八年级社会法治试卷

2 .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网络越来越普遍。一些未成年人因接触互联网而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上网成瘾,身心受损,引发网络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某校举行“绿色上网,健康成长”活动。


请你参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请你为该校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理性参与网络?
3 . 九年级某学习小组以“为青少年上网筑牢‘防火墙’”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环节一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主题打破信息茧房的桎梏,为数字少年保驾护航
调查内容在有些网络平台,同一个视频下,不同用户看到的评论区留言却截然不同。原来,我们的评论区被量身定制了,它展示的都是支持我们观点的评论,导致我们不知不觉深陷算法推送的信息茧房之中。算法技术不断深度介入,根据用户浏览取向、兴趣偏好进行量身定制的信息推送方式,用户被动接收已筛选的网络信息,接受算法技术投喂的外界信息。算法服务应用到青少年身上,会形成极强的信息茧房效果。
调查结论发现的问题:信息茧房会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____
对该问题产生后果的分析:____
解决方案:____
🐀
(1)请你围绕主题,根据调查资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调查结论大纲。

环节二了解、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第十三条国务院教育部门应当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并会同国家网信部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指标。
(2)本学习小组所在的学校正在探索网络素养教育,请你为其设计一种活动。
2024-06-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认识网络理性参与】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一样,有精彩也有无奈。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利用网络交往,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防范网络的不良诱惑,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设计】


(1)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行为辨析】

下面是小烨生活中的两组镜头:

镜头一   今年是小烨的本命年,一天,小烨在朋友圈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本命年的人要在5月份吃一盒糖水罐头,吃掉后才会平安好运,将此信息转发10个朋友后今晚24时前将有意外惊喜降临,若不转发将会大难临头。随后,小烨立即将此信息转发10个好友,并去超市购买了糖水罐头。

镜头二   小烨在手机上看到市环保局在网上就“绿色出行,预防雾霾”征求市民意见,就登录该网站,发布了“倡导低碳环保出行”的建议。


(2)小烨的上述网络行为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请简要加以评析。

【温馨提示】


(3)请你就青少年上网提几条合理建议。
5 .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与法治意识,某校九(1)班同学组织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

【安全调研】安全调研组同学深入调研,交流探讨,发现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用电安全”“出行安全”“信息安全”“用火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


(1)请你从中任选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举措。

【法治宣传】法治宣传组同学正设计一些法治主题的相关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2)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请你出两个好点子。
2024-03-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统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近年来,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就变得普遍:网上学习、网上游戏充值,上网购买书本玩具……网络给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中小学生上当受骗的风险。

为提高防骗意识,你班准备在校园里组织以“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网络诈骗”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作为班长,你负责活动的组织工作,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在准备过程中,有同学对“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网络诈骗”主题宣传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请你帮助同学们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2)请你为本次宣传活动设计两种宣传方式。
(3)请你写出两个预防网络诈骗的金点子。
(4)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本次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梳理反思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为了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好地应对,请你写出解决策略。
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策略
活动开始时突然下雨,场面有些混乱确定活动时间时要查看天气预报,选择晴朗的天气
参加宣传活动的同学有的迟到,有的没有按要求穿校服,作风散漫、纪律松弛
活动结束后,地上有垃圾却无人清理
2024-05-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清朗网络家园】

2023年暑期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主要打击关于有害内容隐形变异、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网络诈骗、不良内容、网络沉迷、新技术新应用风险等七大问题,为未成年人肃清网络精神家园,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让“清朗”成为网络环境的常态,让网络空间充盈清风正气。

(1)运用时事知识,说明国家开展“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意义。

为响应“清朗”行动,引导同学们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某校八年级开展了“清朗网络生活”的主题探究活动

活动一:《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

(2)根据第二课学习的知识,你认为学校应当着重了解学生上网的哪个情况?并为此调查重点设计一道选择题,选项自拟。
问卷重点调查题

活动二:签署《清朗网络环境承诺书》

(3)下面是《清朗网络环境承诺书》的具体内容,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清朗网络环境承诺书
清朗的网络环境要靠我们共同创造.对此,在网络生活中我承诺做到:
①____
②____
2023-1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我省今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9月开学季,各中小学纷纷延迟开学,“上网课”又成了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部分中学生以“上网课”为借口,利用手机在网上交朋友的现象又开始重演。


为防止中学生在上网课期间不合理使用手机的现象再次出现,某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作为班长,本次主题班会由你具体负责,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合适的主题。
(2)请你分析同学们在上网课期间拿手机在网上交朋友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作为班长,请你告诉同学们用手机聊天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3-08-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英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凝聚共识

材料一   2023923日至108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正式举行。让我们一起走进亚运会,心心相融,爱达未来。

【共享亚运】小青荷群体平均年龄20.59周岁,其中00后占比89.9%,累计上岗志愿服务37.8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36万小时,为竞赛运行的13个不同领域提供志愿服务。亚运期间,小青荷收到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技术官员、媒体记者以及现场观众等100多人发来的感谢信,用真挚付出获赞无数。

(1)结合材料,说明“小青荷”青年志愿者的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迪?

【青年践行】你所在的学校为组建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设计了以下招募方案。

学生志愿服务队伍招募方案

活动目的

组建我校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进行志愿服务。

服务内容

协助完成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______
______

招募宣传方式

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宣讲;
______
(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将以上方案补充完整.

材料二   以下是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围绕“走近网络空间”的主题搜集资料,制作的两个板块。

板块一   网络点亮生活

素材一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蓬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大关,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5%,同比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

素材二

“领导留言板”是人民日报专门为中央部委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搭建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2023年上半年,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共收到32.2万件群众有效留言,27.4万件得到各级领导干部回应和解决。

(3)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素材,谈谈你对“网络点亮生活”的理解。

板块二   聚焦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及,青少年遭遇网络诈骗数量也在增加。对此,小智产生疑问:避免青少年掉入网络诈骗陷阱,各方应如何发力?为此,他搜集了以下资料: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我国中小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缺失,大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网络安全知识;部分网络平台未能及时排查处置涉诈信息,日常管理不到位;部分父母监管不力,缺少与孩子的陪伴和沟通,导致孩子转至互联网寻求心理安慰,因此他们也容易成为受欺骗的对象。

(4)结合资料,请你回答小智的疑问。
2023-12-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助力法治中国】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为助力法治中国建设,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安全文明上网远离违法犯罪”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加入并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织“网”于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青少年网民数量近2亿。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但同时互联间也存在许多不文明行为:有的人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中伤他人;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犯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1)为帮助净化网络环境,抵制网络不文明行为,请你给青少年网民设计一份安全上网指导手册。

【守法于行】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显示,近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上升,2022年受理审查逮捕、受理审查起诉人数较2020年分别上升30.2%、42.8%;同时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为8710人,比2020年增加3451人。


(2)犯罪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为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请你为大家建言献策。
2023-12-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