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1~18号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C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4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A.C>D>B>AB.D>B>A>CC.A>D>C>BD.B>A>C>D
2024-04-13更新 | 34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N()是合成COA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CH3CHO

ⅱ.M→N时,需控制M的浓度不宜过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的结构简式是
B.F→G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C.M浓度过大会导致M分子间脱水生成的副产物增多
D.含且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的N的同分异构体有1种
2024-04-10更新 | 36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3 .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实验探究平衡移动原理。

实验1:

实验2:

已知:
ⅰ.
ⅱ.溶液为无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合实验1和2,推测ⅰ中反应是放热反应
B.①中滴加浓盐酸,增大了,导致Q>K,ⅰ中平衡正向移动
C.②中加水,溶液变红,说明平衡逆向移动,的浓度增大
D.③中加入,溶液变红,推测形成了配合物
4 . 除去粗盐中的Ca2+、Mg2+及泥沙,可先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④⑤①③D.⑤②④①③
2024-03-30更新 | 207次组卷 | 66卷引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和Cl2分子中均含有s-pσ键
B.NH3和NH的VSEPR模型模型和空间结构均一致
C.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酸性:CH3COOH>CHCl2COOH>CCl3COOH
2024-03-03更新 | 330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 2021-2022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氯化银的还原精炼技术是银回收精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多种方法还原精炼。
(一)、甲小组选择强还原剂:肼(N2H4)。
在还原AgCl制取银的过程中有对环境无污染气体产生。
(1)①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资料】工业上一般先向氯化银中加入氨水浆化,然后用N2H4还原,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②写出浆化过程中的离子反应式:___________。从N2H4发生的氧化反应(半反应)的角度分析加入氨水的作用___________
(二)、乙小组换用铁粉还原AgCl制取银,探究其过程和影响因素。
【实验A】在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滤出白色沉淀,继续实验如下:

【资料】①AgCl+Cl-AgCl
②Fe3++4Cl-FeCl
(2)检验ⅱ中产物
①取ⅱ中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②取ⅱ中少量灰黑色固体,洗涤后将固体等分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溶解,再加入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有Ag。向另一份加入KI溶液,无明显现象。
(3)检验ⅲ中产物。
①取ⅲ中灰白色固体,洗涤。进行如下实验,确认灰白色固体中含AgCl:

滤液加盐酸未产生沉淀,但加入硫酸后产生了白色沉淀,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②取iii中上层溶液,加几滴KSCN溶液。取样时间与溶液颜色如下表。
取样时间10分钟12小时24小时
溶液颜色浅红色红色深红色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Fe3++SCN-Fe(SCN)3
(4)小组同学认为不能排除O2直接氧化Ag继而生成AgCl,对此设计实验:___________。结果发现,该实验产生AgCl所需的时间更长。说明AgCl的产生主要与Fe3+有关。
(5)实验A中的i~iii中,i中AgCl溶解,iii中又生成Ag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乙组实验反思:铁粉还原AgCl制取银时应控制铁粉、盐酸的浓度和浸泡时间等因素
2024-01-0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7 .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发展前景广阔。研究表明CO2加氢可以合成甲醇。CO2和H2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Ⅰ.   
Ⅱ.   
(1)有利于提高反应Ⅰ中CO2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加压       c.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2)研究温度对于甲醇产率的影响。在210℃~290℃,保持原料气中CO2和H2的投料比不变,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甲,主要发生反应Ⅰ,得到甲醇的实际产率、平衡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______0(填>、=或<),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控制压强一定,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一定,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乙,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T(K)

CO2实际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543

12.3

42.3

553

15.3

39.1

(注:甲醇选择性是指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升高温度,CO2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4-01-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8 . 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Mg、Al金属性的强弱B.验证AgCl溶解度大于AgIC.比较Na2CO3、NaHCO3与酸反应的快慢D.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固体
A.AB.BC.CD.D
2023-12-14更新 | 4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9 .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在不同pH的体系中的可能产物。
已知:
ⅰ.下图中曲线表示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

ⅱ.下图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注:起始,不同pH下由上图得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第1个图,pH=9时,
B.由第2个图,初始状态pH=9、,平衡后溶液中存在:
C.由第2个图,初始状态pH=11、,有沉淀生成
D.由两个图分析,初始状态pH=8、,发生反应:
10 . 某小组同学研究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并对其产物进行检验。
(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2)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填序号)。
a.吸水性                           b.脱水性                           c.氧化性
(3)设计实验检验该反应气体产物中的各成分,可选用的试剂有: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澄清石灰水;c.无水硫酸铜(已知:难溶于水)
①按照试剂的正确使用顺序排列: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其中试剂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3-07-12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