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87 道试题
1 . 氨水中存在的主要溶质微粒是NH3·H2O。
已知:常温下,醋酸和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均为
(1)结合H+的能力___________结合OH-的能力(填“>”“=”或“<”),则溶液呈___________性。
(2)为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下面的试剂进行实验:
试剂:氨水、NH₄Cl晶体、醋酸铵晶体、酚酞试剂、pH试纸、蒸馏水。
①甲用pH试纸测出氨水的pH为10,据此他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正确”或“错误”)。
②乙取氨水,用pH试纸测出其pH为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再用pH试纸测出其pH为b,他认为只要a、b满足:a-b___________2(填“>”“=”或“<”)即可确认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
③丙取氨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显粉红色,再加入晶体少量,颜色变浅。你认为这一方法能否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___________(填“能”或“否”)。
(3)常温下,取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氨水测定,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温度c(NH₃·H₂O)/mol·L⁻¹电离常数电离程度c(OH~)/mol·L⁻¹
0℃16.561.37×10˜59.098%1.507×10⁻²
10℃15.161.57×10˜510.18%1.543×10⁻²
20℃13.631.71×10~511.2%1.527×10⁻²
①温度升高,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能支持该结论的表中数据是___________
a.电离常数   b.电离程度   c.c(OH⁻)               d.
②表中c(OH-))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常温下,在氨水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铵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溶液的pH增大          b. 减小          c.     减小
2023-11-12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大气主要污染物。硫酸盐(含)气溶胶是的成分之一,催化作用下与空气中的在接触室中发生可逆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过程和现象如下图。经检验,白色沉淀为;灰色固体中含有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B.①中未生成,证明溶度积:
C.②中的现象体现了的氧化性
D.该实验条件下,反应生成的速率大于生成Ag的速率
3 . Ⅰ.溶液与锌粉在量热计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温度为20.1℃,反应后最高温度为30.1℃。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比热容均近似为、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和金属吸收的热量。请计算:
(1)反应放出的热量Q=_______
(2)反应_______
(3)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_______(填序号)
A.乙酸钠水溶液显碱性B.在乙酸水溶液中含有未电离的乙酸分子
C.乙酸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D.常温下,的乙酸水溶液pH为3
(4)有下列物质的溶液:a.   b.   c.     d.。若四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下同)。若四种溶液的相同,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
(5)常温下,有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①表示盐酸,②表示醋酸)

Ⅱ.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与水以任意比混合,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弱。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7)同学们用标准溶液(硫酸酸化)滴定某试样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反应原理为
①在该反应中,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②用移液管吸取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酸性标准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体积(mL)17.1018.1018.0017.90

则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______
③若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8)同学们发现向滴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后,溶液中红色消失。关于褪色原因,甲同学认为是二元弱酸,消耗了使红色消失;乙同学认为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酚酞生成了其他物质)。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甲、乙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
2022-12-31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对于 H2O2 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 Fe3+和 Cu2+对 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用图乙装置测定反应速率时,若 10s 产生标况下氢气 22.4ml,则用氢气表示的10s 内反应速率为 0.0001mol·s-1
C.图甲所示实验中,若左边试管里的反应速率大于右边的,则证明 Fe3+对 H2O2 分解的催化效果比 Cu2+的好
D.为检查乙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 a 处旋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 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因为盐的水解是吸热过程,所以加热可提高盐的水解速率
C.为了证明氯化铵溶液可促进固体的溶解,可向两份等量固体中分别加入等体积蒸馏水和溶液
D.在溶液中滴加数滴1mol/L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
2021-11-1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溶液温度明显升高,pH增大
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 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减小
C.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sp(AgCl)>Ksp(AgI)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HCO3-、SO42-,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
2019-12-03更新 | 127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磷酸氯喹(结构如图所示)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临床证明磷酸氯喹对治疗“新冠肺炎”有良好的疗效。2020年3月4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明确规定了其用量。磷酸氯喹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磷酸氯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式为C18H33ClN3O8P2
B.1mol磷酸氯喹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分子中的—C1被—OH取代后的产物能与溴水作用
D.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8 . 丁子香酚可用于制备杀虫剂和防腐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子香酚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是羟基和醚键
B.1 mol 丁子香酚与足量氢气加成时,最多能消耗 4 mol H2
C.1mol丁子香酚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2 mol Br2
D.丁子香酚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可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2019-07-09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丙烯醛(CH2=CH-CHO)中滴入KMnO4酸性溶液,若紫色褪去,就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B.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酒精清洗
C.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就能证明乙炔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D.(CH32CHOH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2018-05-26更新 | 4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天津市宝坻区高中八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10 . 下列实验处理可行的有几项
①将CH3CH(OH)CHO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②向丙烯醛(CH2=CHCHO)中加入溴水,观察橙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③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
④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分液得到纯净的苯
⑤利用重结晶法可以提纯含有少量NaCl的苯甲酸
⑥在分别盛有少量苯和四氯化碳的试管中加碘水后振荡,可根据现象区分苯和四氯化碳
⑦向含有苯酚的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后分液,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⑧用碳酸钠溶液可区分乙醇、甲苯、乙酸、溴乙烷和苯
⑨煤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可用来保存金属钠
A.3B.4C.5D.6
2024-04-28更新 | 28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