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90 道试题
1 . 已知冰醋酸能与催化下发生反应生成和HCl。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测,发现反应过程中出现了C―I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C―I键的产生,可通过红外光谱结果证明
B.中存在
C.C―I键比C―Cl键更易形成,且键能更大
D.的酸性比
2023-06-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钒(V)固氮酶种类众多,其中一种结构如图所示。说法错误的是
A.中所含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5∶1
B.中碳的杂化类型为和sp
C.根据价电子排布可推测V的化合价可能有+5
D.可通过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来证明非金属性Cl>S
3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X分子中存在顺反异构
B.相同碳原子数的醇,其羟基数目越多,则其沸点更高,水溶性更好
C.一氯甲烷、乙烯、苯、乙醇都为含有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
D.乙醇不能发生电离,证明乙醇分子中的氢比水分子中的氢活性小
2022-10-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二0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2mL0.01mol/LFeCl3的溶液与2mL0.02mol/L的KSCN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ⅱ.(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一定是由于平衡逆向移动引起的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pH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Cl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与试剂③等体积的0.04mol/L的KNO3溶液进行对比实验(已知NO对实验无影响)
5 . Ⅰ.将50mL 0.50mol/L盐酸和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
(2)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改用6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不同
B.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分三次倒入小烧杯中
C.所加NaOH溶液过量,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D.装置中隔热层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用品溶液温度中和热
50mL NaOH溶液50mL HCl 溶液20℃23.3℃
50mL NaOH溶液50mL HCl 溶液20℃23.5℃
(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2kJ/(℃·kg),各物质的密度均为)
①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中和热_______
②若实验过程中,内筒未加杯盖,求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4)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不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
A.碱石灰B.烧碱C.生石灰D.五氧化二磷
(5)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如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备选装置
B、D、E从左至右依次选择的装置顺序为_______
(6)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就能发生反应,现象为产生白烟,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制备及检验部分性质的装置: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C装置证明具有_______性。
(8)E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9)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6 . 下图为NaCl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 ”代表的离子的电子式为
B.图a中放入的是氯化钠固体,该条件下氯化钠不导电
C.图b和图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完全相同
D.图b能证明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
2023-01-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定时训练化学试题(广延班)
7 . 常温下,将0.025molBaSO4粉末置于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形成1L悬浊液,然后向烧杯中加入Na2CO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并充分搅拌。加入Na2CO3固体的过程中溶液中几种离子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常温下,Ksp(BaCO3)=2.5×10-9
B.P点对应纵坐标的数据为2.5
C.若要使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至少要加入0.65molNa2CO3
D.该实验证明,溶解度较小的沉淀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沉淀
2022-04-04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X表示Cl或Br),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代表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N点会向P点移动
C.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向溶液中加入3~4滴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滴加3~4滴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可以证明
9 . 工业上由粗锰粉(主要杂质为Fe、Ni、Pb等金属单质)制备高纯碳酸锰。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搅拌的方式提高“酸浸”时粗锰粉的浸取率
B.向酸浸后的滤液中加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除铁时加入的物质X可以为,使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D.取除铁后的滤液,加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已除尽
10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为10
B.证明是弱电解质,可以用溶液做导电性实验,观察灯泡是否明亮
C.证明,向含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分次倒入酸中,所测反应热ΔH偏大
2021-11-27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