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06 道试题
1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其反应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苯和液溴加入三颈烧瓶后,可观察到瓶内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B.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为a口进,b口出
C.AgNO3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即可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D.实验结束后,应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再拆卸装置
2024-06-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2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i.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ii.(黄色)
iii.已知对实验无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不同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溶液进行对照实验
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酸性溶液中:Cl-、CH3COO-、Mg2+能大量共存
B.含有大量的溶液中:、K+、OH-能大量共存
C.某透明溶液中:Fe3+、Na+、Cl-可能大量共存
D.取少量某溶液,向其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含有
4 . 某实验小组用如下实验测定海带预处理后所得溶液的碘含量,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b为蓝色是因为发生了反应:H2O2+2I-+2H+=I2+2H2O
B.该实验可证明蓝色恢复与空气无关
C.溶液反复由无色变蓝的原因可能是H2O2氧化I-的反应速率比Na2S2O3还原I2的反应速率快
D.上述实验不能准确测定待测液中的碘含量,应补充实验步骤:滴定前向溶液b中加少量MnO2,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对滤液进行滴定
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kJ•mol-1,假设1mol冰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a变小
C.实验测得环己烷()、环己烯()和苯()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kJ∙mol-1、3747kJ∙mol-1和3265kJ∙mol-1,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
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1;CO和C(石墨)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和393.5kJ∙mol-1。则4Fe(s)+3O2(g)=2Fe2O3(s);△H=-1641.0kJ∙mol-1
6 . 一水硫酸四氨合铜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晶体,可作高效安全的广谱杀菌剂,实验室制备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屑表面的油污可通过“碱煮水洗”去除,利用油污在碱性环境中水解的原理
B.过程③中蓝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深蓝色,生成了配合物,该过程可证明配位能力比配位能力强
C.过程④中加入的“溶剂X”可以是乙醇,改变了溶液的极性使溶质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D.玻璃棒摩擦目的是加快结晶速率,形成的晶体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氢键
2023-06-2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5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研究小组探究高铜酸钠()的制备和性质。
资料:高铜酸钠为棕黑色固体,难溶于水。
实验I.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迅速产生蓝绿色沉淀,振荡后得到棕黑色的浊液a,将其等分成2份。
(1)蓝绿色沉淀中含有,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
(2)探究棕黑色沉淀的组成。
实验II.将一份浊液a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b;取少量固体b,滴加稀,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得到蓝色溶液。
①另取少量固体b进行实验,证实了中钠元素的存在,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
②进一步检验,棕黑色固体是与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探究实验条件对制备的影响。
实验III.向另一份浊液a中继续滴加溶液,沉淀由棕黑色变为蓝绿色,溶液的约为5,有产生。
①对的来源,甲同学认为是反应生成了,乙同学认为该说法不严谨,提出了生成的其他原因:_________
②探究“继续滴加溶液,能氧化的原因。
ⅰ.提出假设1:增大,的还原性增强,实验证明假设成立,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
ⅱ.提出假设2:_________,经证实该假设也成立。
(4)改进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IV,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迅速生成蓝色沉淀,振荡后得到棕黑色浊液。浊液放置过程中,沉淀表面缓慢产生气泡并出现蓝色固体,该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
放置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023-05-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B.氯水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固体,上述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C.氯水加水稀释,增大
D.观察氯水,颜色呈浅黄绿色,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
9 . 胆矾()是一种重要的盐,在电镀、印染、颜料、农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可写作,其结构如图1,胆矾溶于水可得溶液,如图2所示,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氨水至过量,得到透明的深蓝色溶液,其溶质为,再向其中加入乙醇,可析出深蓝色的晶体,其组成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知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B.胆矾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氢键及范德华力
C.该实验证明配离子稳定
D.加入乙醇能使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2023-06-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0 . 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现代奥运会公平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已知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该物质与苯酚互为同系物,故其遇FeCl3溶液显紫色
B.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溶液紫色褪去,可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浓溴水、H2反应时,最多消耗的Br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6mol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
2023-04-02更新 | 4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