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65 道试题
1 . 某化学小组欲探究反应“”为可逆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已知:
现象为:实验ii中产生了黄色沉淀;实验iii中溶液变蓝;实验iv中溶液不变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ii中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B.实验iii加淀粉溶液变蓝,证明棕黄色溶液中有生成
C.设计实验iv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空气中氧气氧化的可能
D.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证明“”为可逆反应
2 . 25℃时,向40 mL 0.05 mol/L的溶液中一次性加入10 mL 0.15 mol/L的KSCN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发生反应,混合溶液中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时向溶液中加入50 mL 0.1 mol/L KCl溶液,平衡逆向移动。
B.E点对应的坐标为(0,0.04)
C.在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D.分钟后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红色加深,该现象可以证明与SCN-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 . 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i中加入KSCN溶液的体积改为2mL,不具有说服力,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B.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b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i、iii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若将ii中加入试剂更换为3滴1mol/LKCl溶液,记为现象c,则平衡逆向移动,现象c比现象b红色更浅
2023-12-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某学习小组用石墨电极持续电解溶液。
实验时刻现象
a极析出红色固体b极产生气体
a极产生白色沉淀;a极附近溶液变为黄绿色;b极产生气体
……
a极产生气体;b极产生气体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a极是阳极   ②通电后开始电离   
③通电后向阳极移动     ④总反应为:
(2)时刻,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b极产生刺激性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该气体是___________
(4)为证明a极的白色沉淀是CuCl,从a极刮取白色沉淀(含少量红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卡片:
,CuOH(黄色,不溶)→(红色,不溶)
①向试管i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黄色沉淀很快转变为红色,补全物质的转化过程:CuCl→___________
②白色沉淀A为AgCl,试剂1是___________
(5)针对CuCl沉淀是如何产生的,小组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由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假设2:由电极反应产生:___________
(6)时a极未产生气体,而时a极产生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待试管b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比较,试管b中橙色比试管a中的浅;
ⅱ.待试管c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b比较,试管c中的颜色比试管b中的浅;
ⅲ.滴加浓硫酸,试管d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b中的相比,变深
A.试管b中的现象说明加水后平衡正向移动
B.该实验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待试管c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试管d中的现象能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增大
2024-01-1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KMnO4溶液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配制1.0×10-3mol/LKMnO4溶液、0.40mol/L草酸溶液,将KMnO4溶液与草酸溶液按如下比例混合。
【设计实验】

序号

V(草酸)/mL

反应温度/℃

2.0

2.0

0

20

2.0

1.0

20


(1)表格中_________,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甲认为上述实验应控制相同,可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盐酸       b.硫酸       c.草酸
【实施实验】
小组同学将溶液调至1并进行实验①和②,发现紫色并未直接褪去,而是分成两个阶段:i.紫色溶液变为青色溶液,ii.青色溶液逐渐褪至无色溶液.
资料:(a)在溶液中无色,在草酸中不能形成配合物;
(b)无色,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青绿色)后氧化性减弱;
(c)呈绿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迅速分解产生
(3)乙同学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阶段i中可能产生了,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进一步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反应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

(4)第i阶段中检测到有气体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实验②在第ii阶段的反应速率较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6)为了验证上述(5)中说法,设计如下实验:在第ii阶段将调节至,现象是____________,由此现象可证明上述猜想合理。
【结论与反思】
结论:反应可能是分阶段进行的草酸浓度的改变对不同阶段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能不同。
2023-12-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i.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ii.(黄色)
iii.已知对实验无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不同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溶液进行对照实验
8 .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配制molL溶液、0.40mol·L草酸溶液。将溶液与草酸溶液按如下比例混合。
【设计实验】
序号/mLV(草酸)/mL/mL反应温度/℃
2.02.0020
2.01.0x20
(1)表格中_____,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
(2)甲认为上述实验应控制pH相同,可加入的试剂是_____(填序号)。
a.盐酸       b.硫酸       c.草酸
【实施实验】
小组同学将溶液pH调至1并进行实验①和②,发现紫色并未直接褪去,而是分成两个阶段:ⅰ。紫色溶液变为青色溶液,ⅱ。青色溶液逐渐褪至无色溶液。
资料:(a)在溶液中无色,在草酸中不能形成配合物;
(b)无色,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青绿色)后氧化性减弱;
(c) 呈绿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迅速分解产生
(3)乙同学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阶段ⅰ中可能产生了。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
【继续探究】
进一步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反应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
   
(4)第ⅰ阶段中检测到有气体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实验②在第ⅱ阶段的反应速率较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
(6)为了验证上述(5)中说法,设计如下实验:在第ⅱ阶段将调节至0.2mol/L,现象是_____,由此现象可证明上述猜想合理。
【结论与反思】
(7)上述实验涉及的反应中,草酸的作用是_____
结论:反应可能是分阶段进行的。草酸浓度的改变对不同阶段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能不同。
2023-10-3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甲醛水溶液久置会发生聚合,生成低聚甲醛,反应如下(均为放热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低聚甲醛的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取代反应
B.低聚甲醛的生成可能导致甲醛溶液出现浑浊
C.在回流装置中加热久置的甲醛溶液到一定温度,甲醛可再生
D.向久置的甲醛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若褪色证明甲醛有剩余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苯与足量H2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有5种
B.根据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
C.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三对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在溴乙烷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时间,直接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会有沉淀析出,即可证明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
2023-04-26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