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开始沉淀2.77.67.64.07.7
完全沉淀3.79.69.25.2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Na2CO3调pH至5.2”,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HNO3酸化的AgNO3 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 . 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实验一: 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填标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2)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中和滴定反应原理测定反应后锥形瓶中混合溶液的NaOH的浓度。取一定量锥形瓶内混合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后,再滴加2-3滴甲基橙试液,用0.100mol/L盐酸滴定。需要加入H2O2除去Cl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已知:N2H4·H2O易被NaClO氧化,高温易分解)
(4)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CO (NH2) 2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时需要减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称取馏分5.00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1000mL溶液,移出10.00mL,用0.1000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
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能与在滴定过程中产生的_____反应。
(6)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16.4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
2016-12-09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14-15高三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3 . 碳酸氢铵是我国主要的氮肥品种之一,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挥发损失。为了鉴定其质量和确定田间施用量,必须测定其含氮量。
Ⅰ.某学生设计了一套以测定二氧化碳含量间接测定含氮量的方法。将样品放入圆底烧瓶中:

(1)请选择必要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2)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_
A.稀盐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氢氧化钠
(3)连在最后的装置起到的作用___________
Ⅱ.如果氮肥中成分是(NH4)2SO4,则可以用甲醛法测定含氮量。甲醛法是基于甲醛与一定量的铵盐作用,生成相当量的酸,反应为2(NH4)2SO4+6HCHO→(CH2)6N4 +2H2SO4 + 6H2O,生成的酸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从而测定氮的含量。步骤如下:
(1)用差量法称取固体(NH4)2SO4样品0.6g于烧杯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溶解,最终配成100mL溶液。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准确取出20.00mL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8%中性甲醛溶液5mL,放置5min后,加入1~2滴___________指示剂(已知滴定终点的pH约为8.8),用浓度为0.08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读数如下表:
滴定次数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11.2016.21
23.0018.90
34.5019.49

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由此可计算出该样品中的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在滴定实验结束后发现滴定用的碱式滴定管玻璃尖嘴内出现了气泡,滴定开始时无气泡,则此实验测定的含氮量比实际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Ⅲ.如果测定碳酸氢铵中的含氮量时,使用甲醛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2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黑龙江阿城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4 .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Cu、Zn 总含量约为99%)回收Cu并制备ZnO 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写出铜帽溶解时铜与加入的稀硫酸、30%H2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铜帽溶解完全后,需加热(至沸)将溶液中过量的H2O2除去。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 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4I=2CuI(白色)↓+I2   2S2O32-+I2=2I+S4O6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称取1.0g电池铜帽进行实验,得到100.00mL含有Cu2+的溶液,量取20.00mL上述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0.10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再重复操作实验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1234
V(Na2S2O3)(mL)28.3225.3125.3025.32

计算电池铜帽中Cu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若滴定前溶液中的H2O2没有除尽,则所测定c (Cu2+)将会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常温下,若向50mL 0.0001mol/L CuSO4溶液中加入50mL0.00022mol/LNaOH溶液,生成了沉淀。已知KSP[Cu (OH)2] =2.0×10-20(mol/L)3,计算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Cu2+)= _____ mol/L;
(4)已知pH>11 时Zn(OH)2 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 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
Fe3+1.13.2
Fe2+5.88.8
Zn2+5.98.9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H2O2、1.0 mol·L-1HNO3、1.0 mol·L-1NaOH。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滤液中加入适量30% H2O2,使其充分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过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过滤、洗涤、干燥;⑥900℃煅烧。
5 . 钠是一种非常活泼、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请回答:
(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钠沉到水底                                        b.钠熔成小球                                                      c.小球四处游动                                                            d.有嘶嘶声
(2)钠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11.6gCO2和H2O的混合物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 g,则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_______L;原混合气体的中CO2和H2O的分子数比为_______
(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
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 g
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b g溶液
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 g固体
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 g
6 . 葡萄糖酸钙是一种有机钙盐,外观为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沸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葡萄糖酸钙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实验室制备葡萄糖酸钙主要步骤如下:
I.葡萄糖酸溶液的制备
称取适量的葡萄糖[CH2OH(CHOH)4CHO],置于三颈烧瓶中,加入足量的溴水,在磁力搅拌器中沸水浴加热、搅拌得到无色透明的葡萄糖酸溶液。当氧化率达 80%以上时(60min),停止反应,把反应液冷却至 60-70℃待用。
Ⅱ.葡萄糖酸钙的制备
在搅拌下,分批加入足量的碳酸钙至葡萄糖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趁热用下图装置抽滤,得到澄清透明的葡萄糖酸钙溶液。将葡萄糖酸钙溶液转入 100ml 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向烧杯中添加适量的无水乙醇,静置 10min 得到悬浊液,抽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的葡萄糖酸钙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滴入溴水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步骤 Ⅱ 中,判断碳酸钙已经足量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步骤Ⅱ抽滤时自来水流的作用是使瓶内与大气形成压强差,与普通过滤操作相比,抽滤的优点是_______;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__
(4)洗涤操作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
A.冷水        B. 热水        C.乙醇
Ⅲ.葡萄糖酸钙中钙质量分数的测定
测定步骤:
(i)准确称取葡萄糖酸钙 m g,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定容,配成 250mL 溶液。
(ii)用 c mol/L EDTA(H2Y2-)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后,装入 EDTA 标准液,调至零刻度。
(iii)向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 10mL 水、10mL NH3-NH4Cl 缓冲溶液和 5 mL 硫酸镁溶液。滴加 4 滴铬黑 T(HIn2-)指示剂,摇匀。用 EDTA 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 EDTA 标准液的体积。
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Mg2+ + HIn2-(蓝色) MgIn-(酒红色)+ H+            
Mg2+ + H2Y2- MgY2- + 2H+
MgIn-(酒红色)+ H2Y2- MgY2- + H+ + HIn2-(蓝色)
(iv)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 25.00 mL 葡萄糖酸钙溶液,摇匀,继续用 EDTA 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 EDTA 标准液的总体积。平行滴定三次,测得步骤 iii 中消耗 EDTA 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 V1 L,步骤 iv 中 EDTA 标准液的平均总体积为 V2 L。
已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类似于化学平衡常数,如反应 Fe3+ + 3SCN- Fe(SCN)3 的平衡常数可以看做是 Fe(SCN)3 的稳定常数 K,一般情况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越大,配合物越稳定,两种离子更容易结合。已知下列化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顺序为 CaY2- > MgY2- > MgIn- > CaIn-,其中CaIn-的稳定常数很小,CaIn-不稳定,易导致滴定终点提前。
回答下列问题:
(5)步骤 iii 中加入硫酸镁的作用是_______
(6)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
(7)步骤 iv 中,加入葡萄糖酸钙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8)葡萄糖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 V1、V2、m、c 的代数式表示)
2022-09-16更新 | 9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降低大气中CO2含量是当今世界重要科研课题之一,以CO2为原料制备甲烷、戊烷、甲醇等能源物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CO2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加氢合成甲烷过程中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主反应:CO2(g)+4H2(g)CH4(g)+2H2O(g) ΔH1=-156.9kJ·mol-l
副反应:CO2(g)+H2(g)CO(g)+H2O(g) ΔH2=+41.1kJ·mol-1
①已知:2H2(g)+O2(g)=2H2O(g) ΔH3=-395.6kJ·mol-1
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g) ΔH=_______
②500°C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CO2和12mol H2,初始压强为p,20min时主、3副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2O)=5mol·L-1,体系压强为p,则0~20min内v(CH4)=_______,平衡时CH4选择性=_______(CH4选择性=,计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我国科研人员将CO2和H2在Na-Fe3O4/HZSM-5催化下转变为汽油(C5~C11的烃),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若CO2在该条件下转化为戊烷(C5H1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催化剂中的Fe3O4可用电解法制备。电解时以Fe电极作电解池的_______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铁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
(3)甲醇催化制取乙烯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1:3CH3OH(g)C3H6(g)+3H2O(g);
反应2:2CH3OH(g)C2H4(g)+2H2O(g)
反应1的Art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中曲线a所示,已知Arhenius经验公式(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a=_______kJ·mol-1.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中的曲线b所示,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硝酸密度为1.42g·cm-3,质量分数为63%,此硝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4.2 mol·L-1
B.100 g浓度为c mol·L-1 的硫酸中加入一定的水稀释成0.5c mol·L-1, 则加入水的体积大于100 mL(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
C.将a%的氨水和(100-a)%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为小于或等于50%(已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
D.VLAl2(SO4)3溶液中含Al3+mg,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9 . 丙烷与溴原子能发生以下两种反应:
① CH3CH2CH3(g) + Br·(g) → CH3CH2CH2·(g) + HBr(g)
② CH3CH2CH3(g) + Br·(g) → CH3CH·CH3 (g) + HBr(g)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放热反应
B.反应②使用了催化剂
C.产物中 CH3CH2CH2·(g)含量比 CH3CH·CH3(g)低
D.CH3CH2CH2·(g)转变为 CH3CH·CH3(g)时需要吸热
2020-12-23更新 | 2371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10 .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生产双氧水常采用蒽醌法,其反应原理和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A.氢化釜   B.过滤器     C.氧化塔   D.萃取塔   E.净化塔   F.工作液再生装置   G.工作液配制装置
生产过程中,把乙基蒽醌溶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液,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氢化,再经氧化、萃取、净化等工艺得到双氧水。回答下列问题:
(1)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理论上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循环使用的|原料是______,配制工作液时采用有机溶剂而不采用水的原因是______
(2)氢化釜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进入氧化塔C的反应混合液中的主要溶质为_______
(3)萃取塔D中的萃取剂是____,选择其作萃取剂的原因是______
(4)工作液再生装置F中要除净残留的H2O2,原因是______
(5)双氧水浓度可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溶液测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一种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7.5%,(密度为1.10g·cm3),其浓度为______mol/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