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盐湖提锂”越来越受到重视。某兴趣小组取盐湖水进行浓缩和初步除杂后,得到浓缩卤水(含有和少量),并设计了以下流程通过制备碳酸锂来提取锂。

时相关物质的参数如下:
的溶解度:
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1”为___________
(2)向“滤液1”中加入适量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为提高的析出量和纯度,“操作A”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
(4)有同学建议用“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制备。查阅资料后,发现文献对常温下的有不同的描述:①是白色固体;②尚未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为探究的性质,将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起初无明显变化,随后溶液变浑浊并伴有气泡冒出,最终生成白色沉淀。上述现象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_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他们结合(4)的探究结果,拟将原流程中向“滤液2”加入改为通入。这一改动能否达到相同的效果,作出你的判断并给出理由___________
2022-07-12更新 | 8954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
2 . 市售的溴(纯度)中含有少量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制备高纯度的溴。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等略),将市售的溴滴入盛有浓溶液的B中,水浴加热至不再有红棕色液体馏出。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将D中溶液转移至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边加热边向其中滴加酸化的溶液至出现红棕色气体,继续加热将溶液蒸干得固体R。该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利用图示相同装置,将R和固体混合均匀放入B中,D中加入冷的蒸馏水。由A向B中滴加适量浓,水浴加热蒸馏。然后将D中的液体分液、干燥、蒸馏,得到高纯度的溴。D中蒸馏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
(4)为保证溴的纯度,步骤(3)中固体的用量按理论所需量的计算,若固体R质量为m克(以计),则需称取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5)本实验所用钾盐试剂均经重结晶的方法纯化。其中趁热过滤的具体操作为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转移溶液时用_______,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7日内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河北卷化学试题
3 . 通过电化学、热化学等方法,将转化为等化学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之一。请回答:
(1)某研究小组采用电化学方法将转化为,装置如图。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2)该研究小组改用热化学方法,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_______
②反应Ⅲ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投料浓度均为,平衡常数,则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③用氨水吸收,得到氨水和甲酸铵的混合溶液,时该混合溶液的_______。[已知:时,电离常数]
(3)为提高效率,该研究小组参考文献优化热化学方法,在如图密闭装置中充分搅拌催化剂M的(有机溶剂)溶液,在溶液中反应制备,反应过程中保持的压强不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反应机理如下列三个基元反应,各反应的活化能(不考虑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丧失)。
                 
V:                      
VI:            

①催化剂M足量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v与的压强无关               B.v与溶液中溶解的浓度无关
C.温度升高,v不一定增大               D.在溶液中加入,可提高转化率
②实验测得:下,v随催化剂M浓度c变化如图。时,v随c增大而增大:时,v不再显著增大。请解释原因_______

2024-02-02更新 | 26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浙江高考真题化学(1月)
4 . 某小组采用如下实验流程制备

已知:是一种无色晶体,吸湿性极强,可溶于热的正己烷,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
请回答:
(1)如图为步骤I的实验装置图(夹持仪器和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判断步骤I反应结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步骤I中,反应物和溶剂在使用前除水
B.步骤I中,若控温加热器发生故障,改用酒精灯(配石棉网)加热
C.步骤Ⅲ中,在通风橱中浓缩至蒸发皿内出现晶膜
D.步骤Ⅳ中,使用冷的正己烷洗涤
(3)所得粗产品呈浅棕黄色,小组成员认为其中混有碘单质,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_______
(4)纯化与分析:对粗产品纯化处理后得到产品,再采用银量法测定产品中含量以确定纯度。滴定原理为:先用过量标准溶液沉淀,再以标准溶液回滴剩余的。已知:
难溶电解质(黄色)(白色)(红色)
溶度积常数
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操作补全测定步骤_______
称取产品,用少量稀酸A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加水定容得待测溶液。取滴定管检漏、水洗→_______→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用移液管准确移取待测溶液加入锥形瓶→_______→_______→加入稀酸B→用标准溶液滴定→_______→读数。
a.润洗,从滴定管尖嘴放出液体
b.润洗,从滴定管上口倒出液体
c.滴加指示剂溶液
d.滴加指示剂硫酸铁铵溶液
e.准确移取标准溶液加入锥形瓶
f.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
g.滴定至沉淀变白色
②加入稀酸B的作用是_______
③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则产品纯度为_______
7日内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高考真题浙江卷化学试题
5 . 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 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 8 % NaOH 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坡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493次组卷 | 7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综化学部分
6 . 超纯是制备第三代半导体的支撑源材料之一,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发了超纯纯化、超纯分析和超纯灌装一系列高新技术,在研制超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工业上以粗镓为原料,制备超纯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相似,的熔点为
(乙醚)和(三正辛胺)在上述流程中可作为配体;
③相关物质的沸点:
物质
沸点/55.734.642.4365.8
回答下列问题:
(1)晶体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
(2)“电解精炼”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池温度控制在的原因是_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合成”工序中的产物还包括,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残渣”经纯水处理,能产生可燃性气体,该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流程中得到了循环利用
B.流程中,“合成”至“工序X”需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C.“工序X”的作用是解配,并蒸出
D.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
(6)直接分解不能制备超纯,而本流程采用“配体交换”工艺制备超纯的理由是_______
(7)比较分子中的键角大小:_______(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
2023-06-16更新 | 1018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高考湖南卷化学真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实验室利用和亚硫酰氯()制备无水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已知沸点为,遇水极易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先通。一段时间后,先加热装置_______(填“a”或“b”)。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c、d共同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
(2)现有含少量杂质的,为测定n值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称取样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消耗(滴定过程中转化为不反应)。
实验Ⅱ:另取样品,利用上述装置与足量反应后,固体质量为
_______;下列情况会导致n测量值偏小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样品中含少量杂质
B.样品与反应时失水不充分
C.实验Ⅰ中,称重后样品发生了潮解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
(3)用上述装置、根据反应制备。已知分子结构相似,与互溶,但极易水解。选择合适仪器并组装蒸馏装置对混合物进行蒸馏提纯(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安装顺序为①⑨⑧_______(填序号),先馏出的物质为_______
   
2022-06-23更新 | 1212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化学高考真题
8 . 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化学试剂制备的气体
A
B(浓)
C
D(浓)
A.AB.BC.CD.D
2021-06-09更新 | 21909次组卷 | 50卷引用: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化学真题
9 . 高技术领域常使用高纯试剂。纯磷酸(熔点为,易吸潮)可通过市售85%磷酸溶液减压蒸馏除水、结晶除杂得到,纯化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水分,温度低于易形成(熔点为),高于则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焦磷酸等。某兴趣小组为制备磷酸晶体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B的进水口为___________(填“a”或“b”)。
(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空气流入毛细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___________,还具有搅拌和加速水逸出的作用。
(4)升高温度能提高除水速度,实验选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磷酸易形成过饱和溶液,难以结晶,可向过饱和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促进其结晶。
(6)过滤磷酸晶体时,除了需要干燥的环境外,还需要控制温度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7)磷酸中少量的水极难除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2-07-12更新 | 957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

10 . 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Ⅱ,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________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________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下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______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形管左管滴加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________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_______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______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