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亚硫酸钠的组成及性质进行探究。
(1)向Na2S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适量稀硫酸,有沉淀生成。
①该反应说明Na2SO3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查资料知H2SO3是二元弱酸,Ka1=1.2×10-2,Ka2=6.3×10-8.判断NaHSO3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经分析,Na2SO3溶液在存放过程中有可能变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来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1: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认为Na2SO3溶液没有变质。
方案2:取样,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Na2SO3溶液完全变质。
乙同学认为上述两种方案均不合理。乙同学对方案2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3)丙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测定Na2SO3溶液变质的百分率(变质的百分率=已变质的亚硫酸钠质量/溶液中亚硫酸钠的总质量×100%)。

量取60mL标签上注明为1.0mol·L-1的Na2SO3溶液放入A装置中,进行实验。
①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缺少B装置,测定的变质的百分率将会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②该实验装置中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改进缺陷后再进行实验,若实验前后测得C装置增重3.2g,则Na2SO3变质的百分率为_______
2022-06-27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2 . 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制备Fe(NO3)3并进行性质探究。
(1)HNO3的制备:利用如图装置,模拟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备硝酸。其中,甲为氨气的发生装置。

①若选用一种试剂制取氨气,则该试剂为____(选填试剂名称),此时,甲中空白处所需装置应为____(填标号)。

②写出装置乙中生成NO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③实验结束后从戊中取出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当观察到溶液变红时,说明已制得了硝酸。若装置丁中产生了大量的白烟,其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如何有效地抑制该现象的发生____
(2)Fe(NO3)3溶液的制备:利用硝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制备Fe(NO3)3溶液时,最佳选择为____(填标号),其理由是____
A.FeB.FeOC.Fe(OH)2D.Fe3O4E.Fe2O3
(3)Fe(NO3)3溶液性质的探究:取适量0.1mol·L-1Fe(NO3)3溶液,加入到新制的银镜中,发现银镜溶解,且无其它固体析出。
①实验任务:通过设计实验探究Fe(NO3)3溶液溶解银的原因。
②查阅资料:NO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③提出猜想:猜想a: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Ag;
猜想b:Fe(NO3)3溶液呈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能氧化Ag。
④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Ⅰ.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测出Fe2+,验证了猜想a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____
Ⅱ.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猜想b,请帮他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
____
____
若银镜消失,猜想b成立;若银镜不消失,猜想b不成立。
2022-03-16更新 | 39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2022届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练理化学综试题
3 . 某兴趣小组研究亚硝酸钠,查阅下列资料,试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NaNO2 (亚硝酸钠)
性质1.在酸性溶液中有较强氧化性,能将Fe2+ 氧化成Fe3+
2.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盐。

(1)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2)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 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 解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填序号)。
A.NaNO2被还原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还原性:维生素C>Fe2+                  D.NaNO2是还原剂
(3)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___(填序号)。
A.焰色反应                                             B.分别滴加酸化FeSO4溶液和KSCN溶液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 淀粉溶液             D.分别滴加AgNO3溶液
(4)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019-09-0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20届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4 . 亚硝酸钠()主要用于医药、染料和漂白等行业,也常用于食品保鲜剂。某小组拟利用氮氧化物(可用表示)制备亚硝酸钠,简易流程如图。

已知:

(1)利用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时装置B中应间断性通入适量的,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C中盛装饱和溶液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NO不能单独被纯碱溶液吸收,为了使完全被纯碱溶液吸收且产品纯度最高,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采用“倒置漏斗”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
(4)设计实验探究的性质。制备实验完毕后,从装置C中分离出固体粗产品(不含杂质),取少量上述产品配制成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如下表。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中,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是弱酸
滴入少量酸性KI-淀粉溶液中,振荡,酸性KI-淀粉溶液变蓝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滴入少量酸性溶液中,振荡,酸性溶液褪色酸性条件具有还原性
上述实验_______(填标号)的结论不可靠。经实验测得实验丙反应后的溶液中氮元素仅以的形式存在,酸性溶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4-30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5 . 亚硝酸钠(NaNO2)主要用于医药、染料和漂白等行业,也常用于食品保鲜剂。某小组拟利用NOx制备亚硝酸钠,简易流程如图。
   
已知:NO2 + NO+ Na2CO3=2NaNO2 + CO2,2NO2 + Na2CO3= NaNO2 + NaNO3 +CO2
   
(1)N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利用饱和NH4Cl溶液和饱和NaNO2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制得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C中盛装饱和Na2CO3溶液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NO不能单独被纯碱溶液吸收,为了使NOx完全被碱液吸收且产品纯度高,x=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采用“倒置漏斗”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从装置C中分离出NaNO2固体产品(不含Na2CO3杂质)。设计实验探究NaNO2的性质。取少量NaNO2固体产品配制成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如表。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中,无色酚酞溶液变红HNO2是弱酸
滴入少量酸性KI-淀粉溶液中,振荡,酸性KI-淀粉溶液变蓝酸性条件下, 具有氧化性
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中,振荡,酸性KMnO4溶液褪色酸性条件下 , 具有还原性
上述实验___________ (填标号 )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以上经实验测得实验丙反应后的溶液中氮元素仅以的形式存在,酸性KMnO4溶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吸光光度法是借助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朗伯一比耳定律确定物质溶液的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曲线数据如表所示。(已知:稀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标准使用液浓度/(μg·mL−1)取标准液体积/mL相当于亚硝酸钠的质量/μg吸光度A
1442.7045
取0.001gNaNO2样品溶于蒸馏水配成1000mL稀溶液,取4.00mL该稀溶液测得吸光度为2.7000,对比标准曲线数据可知,该亚硝酸钠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1 μg=106 g)。
2023-05-10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6 . 三氧化砷,俗称砒霜,分子式As2O3,是最具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学开始物料。它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无臭无味,外观为白色霜状粉末,故称砒霜。
(1)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__As2O3+___Zn+___H2SO4___AsH3+___ZnSO4+___
(2)As2O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3)若生成0.2molAsH3,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4)砷化氢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性,在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然,其氧化产物是砒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020-03-21更新 | 3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卷
7 . 硫脲是一种杀菌剂。某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脲并探究其性质。
实验(一):制备硫脲。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已省略)。
已知:①
②25℃时硫脲溶解度为14.2 g/100 g水;
③实验室常用FeS与稀H2SO4在常温下制H2S。

(1)盛放石灰乳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B的加热方式宜选择______(填标号)。
a.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b.油浴加热(100~250℃)
c.热水浴加热
(2)当C装置中出现______(填实验现象)时表明B中生成了
(3)实验发现,硫脲产率与投料比{}的关系如图2所示。

最佳投料比为______
实验(二):探究硫脲的性质。
资料显示:①150℃时转化成NH4SCN。
②酸性KMnO4溶液和硫脲反应,还原产物为,氧化产物为N2
(4)取少量溶于水,加热至150℃,一段时间后再冷却至室温时,滴加______,可检验是否有生成。
(5)取少量溶于NaOH溶液,加入CuSO4溶液,过滤、洗涤,得到黑色固体,由此推知,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______(填离子符号)。
(6)甲同学取少量溶于水,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溶液褪色;再滴加BaCl2和盐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生成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设计如图3装置验证氧化产物中含有

关闭K,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段时间后,左烧杯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铂电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经检验石墨电极附近还有N2和CO2生成,每生成1 mol N2,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2024-05-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理科综合模拟试卷-高中化学
8 . 某兴趣小组探究电镀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准备。
(1)用固体配制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E.

(2)用热纯碱溶液清洗钢制镀件表面的油污,热纯碱溶液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
Ⅱ.探究银离子对镀层的影响。
【提出猜想】
镀层外观与浓度有关。
【查阅资料】
络合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现象
a

溶液(含少量)
阴极表面有疏松的黑色物质生成并伴随有无色气泡,一段时间后,取阴极区电解质溶液于试管,滴加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b

与过量混合(含少量)
阴极表面有光亮、致密的银白色物质生成,仍然有少量无色气泡。一段时间后,取少量阴极区溶液于试管,滴加溶液,溶液不变红。
【问题讨论】
(3)实验a中,溶液变红色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已知氧化性:)。
(4)①实验a、b的阴极都伴随有气泡,其原因是___________(写电极反应式)。
②实验b比实验a产生的镀层光亮、致密,其原理是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实验b中平衡不移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浓度很小时,银镀层光亮、致密。
Ⅲ.探究温度、含量对镀层的影响。
表1:其他条件不变,与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含量对镀层外观的影响。
含量()镀层外观表象
10镀层模糊,无光泽
25镀层呈雾状,光泽不足
50镀层光亮、致密
表2: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对镀层外观的影响。
温度/镀层外观表象
25光亮
35光亮
40光亮
55光亮不均匀

(5)表1中含量为时,镀层模糊、无光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表2中温度为时镀层光亮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Ⅳ.探究新配方电镀银。
由于电镀液使用氰化钾,在电镀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以及废液含剧毒的氰化物,不符合环境要求。由溶液和溶液组成电镀液也可以得到光亮、致密的镀层。
(6)使用新配方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理是___________。已知:
2024-04-16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9 . 氯化铁常用于生物和矿物分析,可作为诊断试剂。某小组制备无水并探究其性质。
实验(一)制备无水
资料显示:亚硫酰氯沸点为
操作:将和适量混合共热制备无水,装置如图所示。

(1)干燥管P中宜盛放_____(填物质名称)。
(2)写出足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完成后,取少量烧瓶中固体溶于蒸馏水中,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
实验(二)测定反应的热效应。
配制溶液:取一定量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加蒸馏水稀释至指定体积。
(4)浓盐酸的作用是_____
(5)某小组设计两种方案测定 
方案1:直接法
溶液和反应,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计算反应热。
方案2:间接法
分别测定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其中,方案_____(填“1”或“2”)不可靠,原因是_____
实验(三)探究的反应。
【查阅资料】的氧化性大于
【提出假设】的反应存在可逆性。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及现象与记录如下:
步骤操作及现象记录
按装置图装好试剂,关闭,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电流强度
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慢慢回归原位指针回归至原位时,电流强度
再向左烧杯里加入浓溶液,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电流强度

(6)_____(填“>”“<”或“=”)0.上述实验说明,改变_____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2024-04-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10 . FeCl3是饮用水、工业用水、城市污水及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的高效廉价絮凝剂,也是中学实验室中常见的试剂。某实验小组用以下装置制备FeCl3固体,并探究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已知:FeCl3晶体易升华,FeCl3溶液易水解。
Ⅰ.FeCl3的制备

   

(1)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从D、E、F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备纯净的Cl2,正确的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可选试剂:饱和食盐水、NaOH溶液、浓硫酸、碱石灰,仪器可重复使用)。
(3)写出装置D中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向4mL0.1mol/L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0.2mol/L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过量Cu粉,溶液红色褪去,不久有白色沉淀产生。
查阅资料可知: CuCl和CuSCN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针对白色沉淀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1: Cu2+与过量的Cu粉反应生成Cu+,再结合Cl-生成白色沉淀CuCl。
猜想2: Cu2+与SCN-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再结合SCN-生成白色沉淀CuSCN。
针对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1

加入铜粉后无现象

实验2

溶液很快由蓝色变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 2h后溶液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 24h 后,溶液绿色变浅,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
(4)实验结果说明猜想__________________(填 “1”或“2”)不合理。
(5)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i. Cu2+与SCN-可发生如下两种反应:
反应A:Cu2++ 4SCN- =[Cu(SCN)4] 2-(淡黄色),
反应B:2Cu2+ + 4SCN- = 2CuSCN↓+(SCN)2 (黄色)。
ii. [Cu(SCN)4]2-与Cu2+共存时溶液显绿色。
①由实验2中的现象推测,反应速率:A________(填“>”或“<”)B,说明反应B_____(填“是”或“不是”)产生CuSCN的主要原因。
②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当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Fe2+、Cu2+、 SCN-时,Cu2+氧化性增强,可将Fe2+氧化为Fe3+。据此将实验2改进,向CuSO4溶液中同时加入KSCN、FeCl2,立即生成白色沉淀CuSCN,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
(6)若向100mL a mol· L-1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的KSCN和FeCl2的混合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白色沉淀CuSCN的质量bg,则CuSCN的产率为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即可)。
2023-04-25更新 | 41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