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硫代硫酸银为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乙烯抑制剂。某课外小组向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制备。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试剂a试剂b实验现象
溶液溶液开始有白色沉淀,振荡后溶解,随溶液滴入,又产生白色沉淀,而后沉淀逐渐变成黄色,最终变成黑色
已知:Ⅰ.①

Ⅱ.相关物质的
物质

(1)中配位原子为_______,配体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
(2)实验中沉淀溶解的总反应为:,其平衡常数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中随溶液滴入,又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4)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沉淀除了含有外,还含有S和
取少量沉淀,加入足量_______(填标号),充分振荡,过滤得滤液a和固体b。
A.乙醇       B.乙醚       C.丙酮       D.
i.取滤液a蒸馏可得黄色物质,证明沉淀中含有S。
ii.取固体b,_______,证明沉淀中含有。(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溶液)
(5)查阅资料可知:。实验证明:实验中S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氧化而非被氧化。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其原因:i.等浓度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的速率更快;ii._______
(6)制备时需及时分离出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7)中的银元素在乙烯抑制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小组同学测定制得的白色固体中银的质量分数,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取白色固体,加入适量硝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加水稀释至。再取稀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溶液进行滴定,重复滴定2~3次,平均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
①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②若未加入适量硝酸充分反应,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白色固体中银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4-03-03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4届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大联考化学试题
2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主族元素的一部分,短周期元素x的最高正化合价是+5价,Y的单质可在空气中燃烧。
WXY


Z
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一些共同规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参考同主族元素Y,推测具有各种不同化学性质。
实验小组经查阅资料,发现实验室可以从含Z单质的废料中提取Z的单质,从该实验中能验证所具有的几类性质。提取Z的单质的实验步骤如下:
i.含Z的单质废料用和硫酸混合溶液溶解,得到大量和少量混合溶液;
ii.控制反应温度为,加入浓盐酸使少量转化为
iii.调节溶液,通入二氧化硫,得到Z的单质沉淀。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后需要测定产品的纯度。取产品并充分研磨,加适量浓硫酸煮沸生成,再稀释配成稀溶液,用酸性标准溶液进行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规范化学语言回答问题,不得用英文字母代替)
(1)写出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Y、Z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
A.热稳定性:       B.原子半径:
C.酸性:       D.还原性:
(3)类比Y的含氧酸酸性,可以得出结论为二元______为二元_______
(4)步骤ⅰ中单质Z大部分生成,生成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装置A的加热方法为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
(6)结合以上实验内容,请用下列表格整理的几种性质(以为反应物,其他反应试剂只能从题中出现的试剂中选择)
编号性质推测离子反应方程式
1_______
2还原性_______
3氧化性_______
2024-04-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疏的性质。
(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探究】
(1)装置(I)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
①装置(II)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为___________,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装置(III)中品红溶液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加热后,溶液又恢复_________,可用于检验SO2
③装置(IV)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为防止SO2污染空气,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用25.2gNa2SO3固体与足量硫酸反应,理论上可生成标准状况下S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L。(已知Na2SO3的摩尔质量为126g•mol-1)
【实验拓展】
(5)将装置(IV)中酸性KMnO4溶液换成Na2S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浑浊,补充完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2___________+4H+=3S↓+2H2O。
【知识应用】
(6)二氧化硫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查阅资料: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量
食品名称食糖葡萄酒水果干类
SO2最大使用量0.1g∙kg-10.25g∙kg-11g∙kg-1
说明在严格控制用量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可被添加到食品中作为漂白剂、防腐剂和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抗氧化剂”)。
2024-01-30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4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0~5℃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夹持装置略)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B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发生的反应有:,还有: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探究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氧化了而产生,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取少量a,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

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产生
ⅰ.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反应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方案Ⅱ可证明氧化了。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根据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__________(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入和足量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理由或方案:__________
2024-01-0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硫脲[]可用于制造药物,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易溶于水,受热时部分发生反应而生成。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制备硫脲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硫脲
将石灰氮()溶液加热至,通入气体反应可生成溶液和石灰乳。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步骤为:①___________,在装置D中加水至浸没导管末端;②微热装置A,当观察到装置D处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M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反应后,过滤M中的混合物,将滤液___________,过滤,干燥即可得到产品。
Ⅱ.探究硫搌的性质
(6)①结构式为___________,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推测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选择合适试剂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可供选择的试剂:酸性溶液、淀粉溶液、稀盐酸、溶液)。
2024-05-1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化学试题
6 . 亚硝酸钠(NaNO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气结合的能力。误食亚硝酸钠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缓解。上述亚硝酸钠和维生素C表现的性质分别是
A.还原性和氧化性B.氧化性和还原性
C.氧化性和酸性D.还原性和碱性
2020-11-09更新 | 857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泉州中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小组探究SO2在盐酸中分别与铜单质和铜离子的反应,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I.探究SO2在盐酸中与Cu2+的反应
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2,将SO2通入0.6 mol·L-1 CuSO4溶液。通SO2一段时间,C中无明显现象;打开活塞b,加入一定体积浓盐酸后,持续通入SO2,C中溶液变棕黄色。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B中试剂X是___________
(2)资料:CuCl难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白色)+2Cl-[CuCl3]2-。补充实验证实了棕黄色溶液中含[CuCl3]2-,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
(3)SO2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SO和Cu+的电极反应式为:
氧化反应:___________
还原反应:Cu2++e-=Cu+
根据电极反应式,分析加入浓盐酸前后实验现象有差异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综上分析,SO2在盐酸中与Cu2+反应生成[CuCl3]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探究SO2在盐酸中与Cu单质的反应
将装置C中CuSO4溶液替换成Cu片和Na2SO4溶液,重复上述操作。未加浓盐酸之前,无明显现象。加浓盐酸之后,溶液变为棕黄色,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5)经检验黑色固体是Cu2S,SO2在盐酸中与Cu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铜单质还原性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装置图试剂Y电压表
iH2SO4溶液指针几乎不偏转
iia指针明显偏转
iiia+b指针偏转幅度更大
实验ii中,Cu片附近溶液变棕黄色。b是___________
综合上述实验可知,还原反应中,降低生成物浓度,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氧化反应中,降低生成物浓度,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8 .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Na>KB.氧化性:
C.还原性:D.碱性:
2023-12-29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九师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联考化学试题
9 .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可用作聚氯乙烯的染色剂和稳定剂。已知:不溶于水和乙醇;是粉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是棕褐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Ⅰ.制备
某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和流程制备

(1)步骤ⅱ,滴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步骤ⅲ,待溶液中停止产生气泡后,缓慢加入浓盐酸,在水浴中加热,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抽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Ⅱ.产品结构分析
(2)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范德华力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E.配位键   F.氢键
(3)中含键的数目为_______
Ⅲ.实验探究
(4)实验小组在制备过程中发现溶液中直接加入不被氧化,据此认为加入浓氨水和氯化铵对的氧化产生了影响,提出以下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1:加入氯化铵溶液,增强了的氧化性
猜想2:加入浓氨水形成配合物,增强了离子的还原性

实验编号试剂现象
10.5mL水无明显变化
2a无明显变化
3b溶液变为深红色,且出现棕褐色沉淀
实验结论:猜想1不合理,猜想2合理。
①a是_______,b是_______
②步骤ⅰ中氯化铵的作用是_______
2024-05-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10 . 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实验结论
A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棕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溶液铁单质具有还原性
B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浅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溶液具有还原性
C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溴水浅绿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具有还原性
D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蓝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2024-05-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4-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