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9-20高二·浙江·期中
单选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CaOCl2是一种常见的混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OCl2有较强的氧化性
B.CaOCl2水溶液呈碱性
C.由氯气为原料,每生成1 mol CaOCl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CaO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可有黄绿色的气体产生
2020-12-18更新 | 126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105
2 . 电化学循环氧化法将酸性废水中的苯酚降解为,加入可加快苯酚的降解,原理如图。已知:有强氧化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铂连接电源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石墨上的电极反应:
C.苯酚降解时发生反应:
D.处理1mol苯酚,有从左向右通过离子交换膜
3 . 氧化铈(CeO2)是一种应用非常广 泛的稀土氧化物。现以氟碳铺矿(含CeFCO3、BaO、SiO2等)为原料制备氧化铈,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稀土离子易与形成复盐沉淀,Ce3+发生反应:Ce2(SO4)3+ Na2SO4 +nH2O=Ce2(SO4)3·Na2SO4·nH2O↓;
②硫脲: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为(SCN2H3)2
③Ce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Ce4+,两者均能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④Ce2(CO3)2为白色粉末,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在另一种生产工艺中,在氟碳铈矿矿石粉中加入碳酸氢钠同时通入氧气焙烧,焙烧得到NaF和CeO2两种固体以及两种高温下的气态物质,请写出焙烧过程中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焙烧后加入稀硫酸浸出,Ce的浸出率和稀硫酸浓度、温度有关,其关系如图所示,图示中H+浓度大于2.5mol·L-1时,浸出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4)加入硫脲的目的是将还原为Ce3+,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步骤③加入盐酸后,通常还需加入另一种化学试剂X,根据题中信息推测,加入X的作用为_______
(6)下列关于步骤④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填字 母)。
A.该步骤发生的反应是2Ce3+ +6=Ce2(CO3)3↓ +3CO2↑+3H2O
B.可以用(NH4)2CO3溶液代替NH4 HCO3溶液,不影响产品纯度
C.过滤时选择减压过滤能够大大提高过滤效率
D.过滤后的滤液中仍含有较多Ce3+,需要将滤液循环以提高产率
(7)取所得产品CeO2 8.00g溶解后配成250mL溶液。取25.00 mL该溶液用0.20 mo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滴定,滴定时发生反应Fe2++Ce4+=Fe3+ +Ce3+,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20.50mL,则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022-06-09更新 | 7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五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调研检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4 . 砷的化合物可用于半导体领域。一种从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砷主要以亚砷酸()形式存在,废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中回收砷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I.
II.
III.砷酸()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能被等还原;
IV.
回答下列问题:
(1)“沉砷”时,亚砷酸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沉砷”时产生的废气可用_______溶液吸收处理(填化学式)。
(3)“NaOH溶液浸取”后,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中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
(4)向滤液II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脱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沉砷”过程中FeS不可用过量的替换,原因是_______(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
(6)该流程最后一步用还原”砷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某含砷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As原子位于紧邻Ni原子构成的正三棱柱的体心。晶胞参数为apm、apm、c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2024-05-2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5 . A2、B2、C23种单质和它们离子间能发生下列反应2A- + C2 = 2C- + A2、2C- + B2 = 2B- + C2。若X-能与C2发生反应2X- + C2 = 2C- + X2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B2>C2>A2B.还原性X->C->B-
C.X2与B-能发生反应D.B2与X-能发生反应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6 . 某化学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律知识后,对教材中Cl2将Fe2氧化成Fe3的实验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Cl2能将Fe2氧化成Fe3,那么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成Fe3
环节一:理论推测。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能将Fe2氧化成Fe3,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成Fe3。还有同学认为Br2能将
Fe2氧化成Fe3,而I2不能,依据是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向大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加入10 mL稀盐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取上层清液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
试管
操作
现象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的FeCl2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
溶液为黄色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的FeCl2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
溶液为黄色

环节三: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1)甲同学认为试管①中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做实验,才能得出甲同学的结论。请你帮助乙同学完成实验:
实验2:
操作
现象



(2)该小组同学对试管②中所得的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碘水与FeCl2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假设2.________________。
实验3:进行实验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操作
现象
向试管②所得的溶液中继续加入0.5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取出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静置后,上层溶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为紫色;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呈浅红色

丙同学认为实验3的现象可以说明假设2成立,丁同学认为不严谨,于是设计了实验4继续探究。
实验4:
操作
现象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的FeCl2溶液,滴加0.5 mL碘水后,再加入0.5 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取出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静置后,上层溶液为紫色,下层溶液几乎无色;取下层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没有呈浅红色

你认为实验4中加入乙酸乙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同学根据实验4的现象得出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碘水与FeCl2溶液反应的程度很小。
(3)Cl2、Br2、I2氧化Fe2的能力逐渐减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8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练习卷
7 . 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关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结论
A向NaHA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Kw>Ka1(H2A)·Ka2(H2A)
B常温下将铝片投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C向10mL0.1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5mL0.1mol·L-1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再滴加少量1mol·L-1KSCN溶液,红色加深Fe3+和SCN-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氧化性:>Cl2
A.AB.BC.CD.D
2023-03-09更新 | 9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8 . 用化学方法降解水中有机物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1)酸性条件下,铁炭混合物处理污水中硝基苯时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该物质转化示意图可以描述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一定,反应相同时间,硝基苯的去除率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pH越大,硝基苯的去除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
(2)向含Fe2+和苯胺()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双氧水,会发生如下反应:Fe2++H++H2O2=Fe3++HO·+H2O
①HO·(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溶液中的苯胺氧化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H2O2也具有氧化性,设计验证苯胺是被HO·氧化而不是被H2O2氧化的实验方案:_______
(3)利用电化学装置通过间接氧化法能氧化含苯胺的污水,其原理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一定,测得不同初始pH条件下,溶液中苯胺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反应相同时间,初始溶液pH=3时苯胺浓度大于pH=10时的原因是_______。[已知氧化性:HClO(H+)>ClO-(OH-)]
2022-02-15更新 | 100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工业上煅烧含硫矿物产生的可以按如下流程脱除或利用。
   
已知:   
请回答:
(1)富氧煅烧燃煤产生的低浓度的可以在炉内添加通过途径Ⅰ脱除,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煅烧含硫量高的矿物得到高浓度的,通过途径Ⅱ最终转化为化合物A。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燃煤中的有机硫主要呈正价        B.化合物A具有酸性
C.化合物A是一种无机酸酯            D.工业上途径Ⅱ产生的也可用浓吸收
②一定压强下,化合物A的沸点低于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验证化合物A中含有S元素_____;写出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____
2023-06-21更新 | 57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高考浙江卷化学真题(6月)
10 . 某小组探究S单质与溶液加热后得到的产物。向5溶液中加入少量硫粉,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冷却后,得到淡黄色溶液A()。
【资料】1.溶液无色,能与反应生成(臭鸡蛋气味气体),能与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2.溶液呈黄色,能与反应生成S和,能与反应生成S和
3.均不能使品红褪色,或高浓度能使品红褪色。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I和Ⅱ,证实了产物中含

①补全实验Ⅱ的方案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试剂)。
②证实产物中含的现象是_______
(2)依据产物中含,甲同学认为产物还应该有,请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进行解释:_______
(3)甲同学推测溶液A中可能还含有,因为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针对此观点继续实验Ⅲ:取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立即出现淡黄色浑浊,同时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离心沉淀(固液分离),得到无色溶液B和淡黄色固体。取无色溶液B,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溶液A中存在
(4)甲同学根据溶液A呈淡黄色猜想其中还存在,并认为实验Ⅲ中的现象可做为证据。但乙同学认为实验Ⅲ中的现象不能说明,理由是_______
(5)继续进行实验Ⅳ,验证了溶液A中存在

①溶剂X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证明溶液中含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
进一步实验,得到结论:硫单质在碱性条件下歧化反应的产物主要为,溶液中还会生成少量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