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6 道试题
1 . 是一种重要的分析试剂和氧化剂。某研究小组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已知:①存在于强碱性环境,在弱碱性或中性条件下易发生歧化反应;
②碱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
Ⅰ.将固体和固体放入坩埚中,搅拌,加热,待混合物熔融后,再将分多次加入坩埚中,不断搅拌,继续加热,得到墨绿色熔融物,停止加热。
Ⅱ.将坩埚中的固体转移到烧杯中,加水,加热溶解,再将绿色浸取液转移到二颈烧瓶C中,并通入,装置如图所示(夹持、搅拌装置略),待反应结束后,过滤。
   
Ⅲ.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称得粗产品
(1)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的焰色为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熔融时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石英坩埚”或“铁坩埚”),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步骤Ⅱ中,大理石内含少量硫化物,则试剂X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用玻璃棒蘸取C中的反应溶液点在滤纸上,如果滤纸上出现___________现象,表示已经歧化完全,pH在10~11之间,则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步骤Ⅰ中,可先加,熔融后再加
b.步骤Ⅲ中,滤液蒸发浓缩至有大部分晶体析出时为止
c.其他操作不变,若向C中通入,则可提高产品产率
d.若要得到更高纯度的产品,可通过在酒精中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5)取上述制得的粗产品,在酸性条件下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则上述步骤制得的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023-06-03更新 | 53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学年高三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2 . 水合肼()易溶于水有强还原性,一般被氧化为处理碱性银氨溶液获得超细银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1)合成水合肼:将一定量的和NaOH混合溶液,加入到三颈瓶中(装置见图),40℃以下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NaClO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继续反应。
   
①反应I制备水合肼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过程中要控制NaClO溶液的供给量不能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配制一定体积的银氨溶液的方法为△(提供的试剂:2%的稀氨水、2%的硝酸银溶液)。
(3)制备超细银粉:在水合肼溶液中逐滴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控制20℃充分反应。
①水合肼还原银氨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合肼直接与溶液反应也能生成Ag,用银氨溶液代替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室通过如下步骤测定所制超细银粉样品中Ag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称取超细银粉样品2.500g,加适量稀硝酸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将滤液和洗涤滤液合并定容到250mL容量瓶中。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酸化后滴入几滴指示剂铁铵矾 溶液,再用0.1000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
③重复②的操作3次,所用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3.00mL。已知: (白色),则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3-05-24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3 . 氯化钪(ScCl3)是制备稀土金属及其功能材料的重要前驱体,易水解生成ScOCl。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对ScCl3的干法和湿法制备及产品纯度测定进行探究,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干法制备ScCl3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加热装置略去)

步骤I.打开开关K,开始向装置中通入N2
步骤II.加热A、B,其中A处控制温度80℃左右,B处控制温度800℃左右;
步骤III. B处Sc2O3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A、B,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后,停止通入N2
①实验时通入N2的作用为 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②步骤II中,应先加热 _______(填“A”或“B”),目的是_______
③B处反应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④装置C的作用为 _______
⑤实验过程中,D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
(2)湿法制备ScCl3时加入适量NH4Cl并加热,可将水解生成的ScOCl转化为ScCl3,该转化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量mg产品溶于适量浓盐酸,加蒸馏水稀释,再加入指示剂,用c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Sc3+与EDTA以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mL,则产品中ScCl3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2023-05-2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未来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4 . 铁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和次外层均可失去电子。铁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3价。
实验甲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白色的
   
供选择的试剂有:①铁粉       ②稀硫酸       ③NaOH溶液
(1)装置I中加入___________(填写编号)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_
A.实验过程隔绝空气(氧气)       B.实验过程空气(氧气)充足
若控制不当,将会生成___________色的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待装置Ⅱ中a处收集到的纯净后,如何操作会得到白色的沉淀?_______
实验乙组用如下实验步骤探究的性质
(4)分别取一定量固体,均配制成的溶液。为防止溶液被氧化,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
A.铁片       B.酸性溶液
(5)取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书写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取溶液,向其中加入溶液,充分振荡。分别取2mL混合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加入试剂现象结论
溶液层呈现紫色_____
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_____
通过实验①可知两种溶液混合___________反应(“发生”或“不发生”)。结合题干和实验②的实验结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
2023-05-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制备“84”消毒液并探究的化学性质。已知:(浓)

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本实验制备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若将B与C装置的位置对调,对“84”消毒液有效成分产量的影响是______(填“提高”“降低”或“无影响”),向制得的“84”消毒液中加入较多硫酸时会产生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_
(4)从环保角度考虑,对本实验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
(5)已知,还原性:。按如下方案对其进行了证明,完成表格有关内容。
实验步骤现象
①向甲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_______
②向乙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
6 . 硫酸氧钒(VOSO4)对高血糖、高血脂有治疗作用,也是钒电池不可或缺的电解质。制备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向仪器a中加入,打开仪器b滴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在85℃搅拌下充分反应,得到橙红色的溶液;
②冷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草酸(H2C2O4)充分搅拌,得到溶液(蓝黑色);
溶液经结晶、过滤得到纯蓝色的晶体,晶体脱水、干燥,得到产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加热装置及磁力搅拌器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用仪器b滴加浓硫酸时,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打开上端的玻璃塞。
(2)反应中最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在a中反应生成_______(“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反应液由橙红色变为蓝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纯度测定:准确称取产品m g,配成100mL溶液,用的酸性溶液滴定(滴定反应的产物中,V元素为+5价,Mn元素为+2价),滴定终点时,消耗酸性溶液的体积为V mL,的摩尔质量为,则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
(5)性质探究:查阅资料后,有同学对的热分解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ⅰ.
猜想ⅱ.
欲采用如下装置探究:

选择必要的仪器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探究分解产物的导管接口顺序为a→_______;若气体流经的装置均有气泡产生,则上述所选必要装置中可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证明猜想ⅱ正确。
7 . 硫脲[CS(NH2)2]在药物制备、金属矿物浮选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脲的方法是:先用含少量Ca(OH)2固体的石灰悬浊液吸收H2S制得Ca(HS)2,再与CaCN2(氰氨化钙)合成CS(NH2)2,实验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如图所示。
   
已知:Ca(HS)2易溶于水;CS(NH2)2易溶于水,易被氧化,受热时部分发生异构化生成NH4SCN,150℃时完全转变为NH4SCN。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如下(请将空格处的操作或现象补充完整):
步骤一:在E中加水至浸没导管末端,___________
步骤二:微热A处三颈烧瓶,观察到E处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移走酒精灯;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
(2)检查气密性后加入药品,打开K2,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盐酸,关闭K2。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
(3)判断装置D中石灰悬浊液已经完全转化为Ca(HS)2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当装置D中石灰悬浊液已经完全转化为Ca(HS)2时,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
(5)关闭K1,撤走搅拌器,打开K3,水浴加热D中三颈烧瓶,在80℃时合成硫脲,同时生成一种常见的碱。D处合成硫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已知:NH4SCN溶液呈酸性,KSCN溶液呈中性;NH4SCN、KSCN都易溶于乙醇、水;KSCN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实验中使用的试剂、仪器是:KOH溶液、无水乙醇、水、pH计)。
利用硫脲制备KSCN的方法是:取一定量硫脲,___________,将加热后的产物溶于一定比例的无水乙醇和水中形成溶液,___________,降温至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干燥,得到KSCN晶体。
2023-05-01更新 | 4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8 . 某小组同学制备碘酸盐()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①可与溶液反应生成
②碘酸钙 []为难溶于水、能溶于硝酸的白色固体。
的氧化性,的还原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与氧化性随溶液酸性增强而增强(X为或I)。
实验装置如图(加热与夹持装置略)

   

步骤:
I.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圆底烧瓶;一段时间后,B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II.将B中棕黄色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加入溶液,烧杯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
(1)A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C装置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取少量步骤Ⅱ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过量盐酸和,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浅黄色,下层呈紫色。甲同学得出结论: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
①乙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合理,可能原因如下:
原因一:空气中在酸性条件下将溶液中的氧化,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酸性条件下将溶液中的氧化。
②为了进一步证明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完成如下实验:
ⅰ.另取与(3)等量的步骤Ⅱ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稍过量固体,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X和沉淀Y。
ⅱ.向无色溶液X,加入与(3)等量的盐酸和,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下层均几乎无色。
ⅲ.取少量洗涤后的沉淀Y加入稀,固体溶解,继续加入少量KI溶液,溶液呈黄色。
ⅳ.……
a.由实验ⅰ、ⅱ得出结论:___________
b.由实验ⅲ和ⅳ得出结论: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补全实验ⅳ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ⅲ得出: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而实验ⅰ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发现,与相应的()均有类似上述反应。浓度相同时,氧化性,但浓度均为开始发生反应时的pH为1,而浓度均为开始发生反应的pH为5。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两个反应开始发生时pH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
9 . 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在室温下即可制备氯气,用如图装置制备少量的氯气并探究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根据溴化钠和碘化钠中的现象可证明氧化性:
C.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D.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10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制备高铁酸钾(夹持装置略),同时探究制备的适宜条件,已知:常温下,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

(1)装置A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
(2)进一步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在不同试剂a对产率的影响。已知实验中,溶液总体积、的物质的量、的通入量均相同。
实验编号试剂a实验现象
i溶液和少量KOH无明显现象
ii溶液和过量KOH得到紫色溶液,无紫色固体
iii溶液和过量KOH得到深紫色溶液,有紫色固体
①对比实验i与ii现象,提出假设;“实验ii溶液碱性较强,、增强+3价铁的还原性”验证此假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当通入,电压表示数为;再向右侧烧杯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电压表示数为;且观察___________(填“>”“<”或“=”)证明上述假设成立。
②配平实验i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③实验ii中的产率比实验iii的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随着反应的发生,装置B中不断有白色片状固体产生。
①结合化学用语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
②若拆除装置B,而使的产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向实验ii所得紫色溶液中继续通入,溶液紫色变浅,的产率降低。可能原因是通入的消耗了K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综上可知制备,所需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
2023-03-25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一)化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