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6 道试题
1 . (三草酸合铁酸钾)是制备负载型活性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Ⅰ.现利用如下装置检验三草酸合铁酸钾受热分解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CO,
   
(1)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填小写标号,仪器可重复使用)。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残留物含有FeO和,请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存在___________(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提供试剂: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氯水、溶液、溶液
Ⅱ.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含量。
(5)称取三草酸合铁酸钾样品(摩尔质量为),溶于水配成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6)取上述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再滴加溶液至与恰好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向(6)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恰好完全还原为,加入稀硫酸酸化后,继续加溶液时恰好与反应。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若配制样品溶液定容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 .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来制备纯净的氯气并验证其有无漂白性,设计装置如图: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该套装置存在的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E装置中溶液与洁厕灵(含盐酸)混合产生有毒气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将Cl2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和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Cl2表现了_______________。当混合液中Cl-和ClO的个数比为15∶2时,混合液中ClO-和ClO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迅速增加。下图是制备氯气的原理示意图,其反应物是___________,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某实验小组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NO2+2NaOH=NaNO2+NaNO3+H2O。
I.NaNO2的制取
(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夹持装置略)。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B中可观察到_______

II.NaNO2性质探究
(2)用pH计测定NaNO2溶液的pH。溶液pH_____7.00(填“>”“<”或“=”),证明HNO2是弱酸。
(3)往溶液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溶液的pH减小,原因是_______
(4)取2mL0.1mol·L-1NaNO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再加入2mL0.1mol/LKI溶液,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3滴1.00mol/L硫酸溶液,产生气泡,溶液变蓝。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5)实验小组认为,仅凭步骤(4)不能证明该实验条件下,能氧化I-,原因是_______。设计实验证明氧化了I-,方案是_______
2022-08-24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测试(一)化学试题
4 . FeCl3是中学常见的试剂,某实验小组用以下装置制备FeCl3固体,并探究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已知:FeCl3晶体易升华,FeCl3溶液易水解。
Ⅰ.FeCl3的制备

(1)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F的名称为___________,从D、E、F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备纯净的,正确的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可选试剂:饱和食盐水、NaOH溶液、浓硫酸、碱石灰,仪器可重复使用)。
(3)写出装置D中制备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探究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向4mL0.1mol/L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0.2mol/L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过量Cu粉,溶液红色褪去,不久有白色沉淀产生。
查阅资料可知: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针对白色沉淀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1:与过量的Cu粉反应生成,再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再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针对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操作现象
实验1

加入铜粉后无现象
实验2

溶液很快由蓝色变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
2h后溶液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24h后,
溶液绿色变浅,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
(4)实验结果说明猜想___________(填“1”或“2”)不合理。
(5)根据实验2中的现象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i.可发生如下两种反应:
反应A:(淡黄色);
反应B:(黄色)。
ii.共存时溶液显绿色。
①由实验2中的现象推测,反应速率:A___________(填“>”或“<”)B,说明反应B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产生的主要原因。
②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当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时,氧化性增强,可将氧化为。据此将实验2改进,向溶液中同时加入,立即生成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若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的混合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则的产率为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即可)。
2023-03-10更新 | 102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5 . 自来水是自然界中的淡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高铁酸钾(K2FeO4,极易溶于水)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K2FeO4的电离方程式______。过程①中K2FeO4表现了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根据上述原理分析,作水处理剂时,K2FeO4的作用有____________(填两个)。
(3)制备高铁酸钾常用的反应原理为:Fe(OH)3+KClO+KOH→K2FeO4+KCl+H2O(反应未配平)。
①通过该反应说明: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性KClO______K2FeO4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
②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说明______
世界环保联盟要求ClO2逐渐取代Cl2作为自来水消毒剂
已知:NaCl+3H2ONaClO3+3H2
发生器: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ClO2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

(4)该工艺中,需要补充的物质X为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5)能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_
已知:ClO2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用如图装置探究ClO2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6)锥形瓶内ClO2进气导管不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______
(7)烧杯内液体用于吸收尾气,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单质,且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则还原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反应后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溶液上下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已知:I2+Na2S=2NaI+S
(8)若将锥形瓶内溶液改为Na2S溶液,通入ClO2后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可以产生两种假设:
假设a:ClO2与Na2S不反应。假设b:ClO2与Na2S反应。
①你认为哪种假设正确,阐述原因: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仅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6 . 二氯异氰尿酸钠(   ,简称DCCNa)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常温下性质稳定,受热易分解,难溶于冷水。实验室通过以下原理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可以制取DCCNa。

    

已知:实验室常用高浓度的NaClO溶液和氰尿酸溶液在10℃时反应制备DCCNa,主要发生反应:

   (氰尿酸)

(1)大小:___________-NH2(填“>”“<”或“=”)。
(2)A装置中盛装X试剂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D中软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请选择合适的装置,按气流从左至右方向组装,则导管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
(4)X试剂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当装置A内出现___________现象时,打开装置A的活塞加入(氰尿酸)溶液,在反应过程中仍不断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A的温度必须保持为7℃~12℃,pH值控制在6.5~8.5的范围,则该实验的控温方式是___________。若温度过高,pH过低,会生成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05-25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3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的相关性质,设计了如图一的一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不反应;
②氯元素形成物质的二维价类图如下所示:

(1)根据二维图中信息,写出氯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_
(2)将通入水中,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该反应制备,该反应中盐酸体现_______ (填字母),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_______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4)图一中,通入_______后,从集气瓶A、B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5)图二中三组实验,不会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图二B装置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
8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制备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0.4 mol HC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2)利用装置C模拟工业制备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C中导管口堵塞,则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逐渐褪去,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为:①氯气溶于水呈酸性,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褪色;②_______
(4)随着反应进行,装置D中溶液处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淀粉KI溶液处先变蓝后褪色,原因是氯气氧化碘单质生成,写出褪色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9 .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完成系列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锥形瓶①中利用与浓盐酸制备氯气。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
_______=_______KCl+_______
锥形瓶中可以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棉花团②的颜色变为橙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3)棉花团③的现象是_______
(4)本实验所涉及的物质中,还原性比强的微粒是_______(填化学式)。推测反应的可能性,解释原因:_______。将KI浓溶液与混合,未发生反应,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
2022-12-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测试化学试题
10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制备高铁酸钾(夹持装置略),同时探究制备的适宜条件,已知:常温下,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

(1)装置A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
(2)进一步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在不同试剂a对产率的影响。已知实验中,溶液总体积、的物质的量、的通入量均相同。
实验编号试剂a实验现象
i溶液和少量KOH无明显现象
ii溶液和过量KOH得到紫色溶液,无紫色固体
iii溶液和过量KOH得到深紫色溶液,有紫色固体
①对比实验i与ii现象,提出假设;“实验ii溶液碱性较强,、增强+3价铁的还原性”验证此假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当通入,电压表示数为;再向右侧烧杯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电压表示数为;且观察___________(填“>”“<”或“=”)证明上述假设成立。
②配平实验i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③实验ii中的产率比实验iii的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随着反应的发生,装置B中不断有白色片状固体产生。
①结合化学用语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
②若拆除装置B,而使的产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向实验ii所得紫色溶液中继续通入,溶液紫色变浅,的产率降低。可能原因是通入的消耗了K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综上可知制备,所需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
2023-03-25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一)化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