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填序号)。
(2)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



若溶质中Cl-与I-共存,为了氧化I-而Cl-不被氧化,除Cl2单质外,还可以用上述反应中的_______做氧化剂。
(3)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其中NO难溶于水,NO2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产生NO;HNO2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还原性I->Fe2+)。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加入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C.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②某同学把氯气通入到NaNO2溶液中,生成NaNO3和一种无氧酸,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 Cl2、HClO、Ca(ClO)2、Na2O2等是中学教材中常见强氧化剂,已知+4价的硫既具氧化性又具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在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有白色沉淀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2-11-2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 化学试题
2 . 为了探究同时通入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气体,现采用固体与的硫酸为原料制取,采用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在此实验中,F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装置B应选择以下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气体发生装置B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拌匀,再加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上述现象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填序号)①酸性②吸水性③脱水性④强氧化性,请写出“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过量还是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a.氯化铁溶液b.氯化亚铁溶液c.硫氰化钾溶液d.氯化钡溶液e.品红溶液f.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___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024-05-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某酸性废液中含有四种金属离子。有同学设计下列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所加试剂均稍过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酸性废液中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是             (填标号)。
A.B.C.D.

(2)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3)已知氧化性强弱:,加入铁屑发生的离子反应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判断铁屑过量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5)检验溶液中不含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
(6)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理论上先后参与反应的离子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4 . 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浓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在碱性条件下,可由NaClO氧化Fe(NO3)3制备。硫酸亚铁按(NH4)2Fe(SO4)2]常用于滴定测量。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可用作颜料
B.常温下Fe遇浓硫酸钝化,可用铁制槽罐车运输浓硫酸
C.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蚀刻铜质印刷电路板
D.K2FeO4溶液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
5 . 利用铁元素价类二维图可以多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是碱性氧化物
B.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能被迅速氧化发生转化②
C.不稳定,在加热情况下可实现转化⑥
D.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具有还原性)同时服用能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2)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的试剂是______。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作杀菌消毒剂,生产的反应原理是:
(未配平),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电子工业需用30%的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写出溶液腐蚀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中学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亚铁盐的性质。


实验方案

现象

1.0mL 0.1mol/L溶液中滴加1.0mL 0.5mol/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基本变为红褐色

1.0mL 0.1mol/L溶液中滴加1.0mL 0.5mol/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颜色几乎不变
①实验Ⅰ中由白色沉淀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对实验Ⅱ所得白色沉淀展开研究:查阅资料:在溶液中不存在
ⅰ取Ⅱ中少量白色沉淀,充分洗涤,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沉淀完全溶解,产生无色气泡;
ⅱ向ⅰ所得溶液中滴入试剂,溶液几乎不变红;
ⅲ向ⅱ溶液中再滴入少量氯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根据以上现象,实验Ⅱ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
(6)测定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计算每片该补铁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某小组在验证反应“2Fe3+ + Cu =2Fe2+ + Cu2+”的实验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且产生灰白色沉淀。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实验1充分振荡,棕黄色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呈浅绿色,有灰白色固体产生
实验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比预期的浅,针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1)甲认为:实验后,溶液中c (Cu2+)应为0.5 mol/L。“溶液颜色浅”是c (Cu2+)低于0.5 mol/L造成的。 配制含0.5 mol/L CuCl2____________mol/L FeCl2混合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该溶液为蓝绿色,明显比实验所得溶液颜色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进一步研究认为,“溶液颜色浅”与产生了灰白色固体有关。
甲查阅资料如下,猜想灰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uCl。
资料:CuCl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硫酸,可溶于氨水。
为探究灰白色固体成分,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1用蒸馏水将实验1中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洗净,取少量,加入过量稀硝酸,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证明有CuCl
方案2用蒸馏水将实验1中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洗净,取少量,加入浓氨水浸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
a.按方案1进行实验2:
b.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乙认为该方案不严谨,理由是:CuCl具有还原性,被硝酸氧化后的生成物能溶于稀硝酸。
d.按方案2进行实验3:
e.加入稀硫酸时,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灰白色固体中含有CuCl。
(3)综合上述实验,说明实验1所得溶液的颜色比预期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Fe3+与I-的反应具有可逆性,推测亚铁盐与饱和碘水的混合液中会存在Fe3+,并据此设计实验1(如下图所示),发现溶液未变红。该小组对溶液未变红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I.初步探究
实验2:用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重新配制两种饱和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编号

饱 和


(NH42Fe(SO42溶液

饱和碘水

石蜡油

操作

KSCN溶液

现象

2-1

1滴

5mL1mL不加热

1滴

无明显现象
2-2

1滴

5mL1mL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

1滴

无明显现象
(1)研究小组同学根据所查阅资料写出的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实验2中,加入石蜡油的目的是____
(3)小组同学做出推断:反应速率不是导致实验1中溶液未变红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理由是___
II.查阅资料,继续探究
【资料】AgSCN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4)试管a的实验现象说明滤液l中含有____
(5)试管b中,加入KSCN溶液后所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___
(6)甲同学对实验3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实验现象并不能证明I2氧化了Fe2+。他提出如下假设:i.可能是AgNO3氧化了Fe2+;ii.可能是空气中的O2氧化了Fe2+。 他设计、实施了实验4,实验记录如下表。
编号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4

在试管中加入1滴0.2mol/L(NH42Fe(SO42溶液,5mL蒸馏水,1滴试剂a,一段时间后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①试剂a是 ___
②依据实验4,甲同学做出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实验1~4所得结论是____
8 . 与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对应的原理解释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原理解释
A向ZnS沉淀上滴加适量0.1mol/L溶液,振荡试管沉淀变为黑色
B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乙醇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乙烯具有还原性
C向植物油中加入溶液,加热溶液不再分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D向红热的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铁粉与水蒸气未反应
A.AB.BC.CD.D
2024-05-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10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具有氧化性
B缓慢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具有漂白性
C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具有还原性
D向溶液X中加入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未变蓝原溶液中不存在
A.AB.BC.CD.D
2024-04-06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