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氯化亚铜为白色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的固体。可用作催化剂、脱色剂,实验室制备它的流程之一如下:

其中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试剂是________(填名称),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物质不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A.、浓盐酸             B.浓盐酸、             C.浓硫酸、NaCl、KClO
(2)适合点燃C处酒精灯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进入C处反应装置中的气体中含有少量HCl,实验中没有除去H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a可以是NaOH,也可以是_________(填一种),写出NaOH与尾气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原”过程中浓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向中加水后,析出的CuCl经水洗后立即用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密封保存,真空干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氯亚铂酸钾是合成绝大部分二价铂化合物的原料,广泛应用于电镀、医药中间体、催化剂前驱体等的制备。
已知:
氯亚铂酸钾(K2PtCl4)水溶性可溶 10 g/L(20℃)、不溶于乙醇、受热分解。
氯铂酸钾(K2PtCl6)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几乎不溶于乙醇、乙醚。
氯铂酸(H2PtCl6)110℃时部分分解,150℃开始生成金属铂。
亚硝酸钾(KNO2)有一定还原性,还原性:KNO2弱于K2C2O4
亚硝酸(HNO2)弱酸、不稳定、易分解。
利用Pt废料制备氯亚铂酸钾,流程如下:

(1)以下操作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步骤①中王水可以用浓硫酸代替
B.步骤②利用硝酸的易挥发性,适合加强热
C.步骤③加入KCl能促进K2PtCl6晶体析出
D.步骤④用还原剂K2C2O4代替更好

(2)关于实验步骤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步骤⑤利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的不稳定性
B.步骤⑥用正离子树脂交换是指的交换
C.步骤⑦是氧化还原反应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经蒸发能除去HCl

(3)步骤④发生时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4)步骤⑦得到的溶液中含和HCl,为了进一步得到晶体,需进一步蒸发浓缩(温度75℃附近)、冷却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得氯亚铂酸钾()成品。
①蒸发浓缩需要控制温度75℃附近的原因___________
②洗涤操作中,用乙醇洗涤相比于用蒸馏水洗涤的优势是___________
A.减小固体的溶解损失
B.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的杂质
C.乙醇挥发带走水分,使固体快速干燥
③实验室进行以上步骤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

A.                    B.                    C.                          D.

④步骤⑤已经得到含K2PtCl4的溶液,为什么需要再次进行步骤⑥⑦?___________
2024-05-03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3 .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②和③的速率方程分别为,其中分别为反应②和③的速率常数,反应③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测得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012345
0.1600.1130.0800.0560.0400.0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若增大容器容积,平衡时Y的产率增大
C.若,平衡时
D.若升高温度,平衡时减小
4 . 实验室以LiCoO2废渣为原料制备CoCO3,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Co2+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2HA(有机层)+Co2+(水层) CoA2(有机层)+2H+(水层)
(1)为了提高酸浸过程中钴的浸出率,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适当提高酸浸温度B.缩短酸浸时间
C.增加LiCoO2废渣的投入量D.将LiCoO2废渣粉碎并适当加快搅拌

(2)“酸浸还原”中,LiCoO2在Na2SO3的作用下转化为Li2SO4和Co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反萃取”时加入试剂M,试剂M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向有机相中加入试剂M溶液能进行反萃取的原因为___________
(4)已知:常温下,Ksp[Co(OH)2]=2×10-15。若反萃取后的溶液中c(Co2+)=0.02mol•L-1,则“沉淀”过程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沉淀”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1-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同学探究盐对Fe3+ +3SCN-Fe(SCN)3平衡体系的影响。
实验I:探究KCl对Fe3+和SCN-平衡体系的影响
将已用稀盐酸酸化的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0.01 mol·L-1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静置至体系平衡,得红色溶液X,分别取3 mL溶液X放入比色皿中,分别滴加0.1 mL的试剂①~④,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i.Cl-与Fe3+能发生络合反应:Fe3+ +4C1- [FeCl4]-(黄色);
ii.Fe3+与NO不能形成配位化合物;
iii.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忽略[FeCl4]-对透光率的影响。
(1)本实验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用稀盐酸酸化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升高,甲同学认为是溶液稀释导致颜色变浅,乙同学认为还可能是稀释的过程中,Fe3+ +3SCN-Fe(SCN)3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注入试剂④后的溶液透光率比注入试剂①后高,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4)注入试剂③后的溶液透光率比注入试剂②后高,可能是___________导致的(答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不需详细说明理由)。
实验II:探究不同盐对Fe3+和SCN-平衡体系的影响
取2 mL溶液X,分别加入下列试剂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得各溶液的透光率如下表。
序号加入试剂溶液透光率
11 mL蒸馏水A1
21 mL 3 mol·L-1 KNO3A2
31 mL 3 mol·L-1 NaNO3A3

(5)丙同学发现A3>A2>A1,查阅资料认为可能的原因: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推断盐效应较强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试分析该离子盐效应对Fe3+和SCN-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___________
(6)拓展应用:盐效应对多种平衡体系有影响。
c(Na2SO4)/(mol·L-1)00.010.020.040.100.20
PbSO4溶解度/mg4.50.480.420.390.480.69
分析c(Na2SO4)在0~0.20 mol·L-1范围内,PbSO4溶解度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7)FeCl3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一种其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
2023-10-08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6 . 我国冶铅工艺迅猛发展,底吹炉烟灰中除含有主金属铅外,还含有锌、镉(Cd)等有价金属元素,一种对该烟灰中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工艺研究如下:

已知:Ⅰ.
底吹炉含镉烟灰的主要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37.4015.882.510.150.280.15
①As元素以砷酸盐()形式存在;
②Pb元素主要以PbO和PbSO4形式存在,不溶于水;
③Cd元素主要以CdSO4形式存在,CdSO4易溶于水。
Ⅱ.水浸液初始pH=2~3;滤渣①返回冶铅系统;滤渣②主要成分为FeAsO4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水浸”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任写一条)。
(2)为提高铅和镉的回收率,需综合分析浸出率、渣含金属、渣率。
温度/℃浸出率/%渣含金属渣率/℃
2586.0665.4855.483.271.2867.69
4584.1963.9554.633.691.3368.04
6585.5162.4555.633.371.3868.30
8584.1565.0854.703.821.3365.90
液固比浸出率/%渣含金属渣率/℃
1:175.2254.6551.265.291.5374.39
2:180.5958.6253.984.281.4770.66
3:185.5162.4555.633.371.3868.30
4:186.8265.0257.063.141.3266.5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选择合适的液固比和温度:_______,理由:_______
(3)“中和除砷”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该工序最终需加入试剂①调节溶液pH=5,下列最合适的是_______(填序号)。
A.NaOH B.NH3·H2O C.Zn2O D.H2SO4
(4)“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3-02-21更新 | 4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高考考向核心卷化学试题
7 . 铁的化合物在工业脱硫工艺中有着重要应用。
Ⅰ.电解脱硫
煤中的含硫物质主要是FeS2,电解脱硫原理如图。

(1)阴极石墨棒上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研究发现电解时若电压过高,阳极会有副反应发生,造成电解效率降低。某电压下电解100mL煤浆- FeCl3- H2SO4混合液,煤浆中除FeS2外无其它含硫物质, H2SO4浓度为0. 0lmol· L-1,当阴极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时(阴极无副反应发生),测得溶液中c()=0.02mol·L-1,若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电解效率η( )=_______ %[η(B)= ]。
(3)电解法脱硫的优点有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Ⅱ.生物脱硫
(4)Fe3+参与生物脱硫的过程分为吸收和再生两部分。
①吸收:Fe3+将工业废气中的H2S氧化为S
②再生:硫杆菌作用下O2氧化Fe2+再生Fe3+
硫杆菌生长的最佳pH范围是1. 4~3.0,但酸性条件不利于H2S的吸收,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
Ⅲ.络合脱硫
(5)碱性条件有利于H2S的吸收,但Fe3+极易形成氢氧化物和硫化物沉淀,因此需将其制成可溶于水的配合物Fe(III)Ln(L表示配体,n表示配位数)。脱硫过程包含如下两步反应:
①碱性条件下,Fe(Ⅲ)Ln氧化H2S生成S8,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O2氧化再生Fe(Ⅲ)Ln,离子方程式为4Fe(Ⅱ)Ln+O2+2H2O=4Fe(Ⅲ)Ln +4OH-。脱硫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Na2H2Y (结构简式为)溶液中,每个H2Y2-电离出2个H+生成酸根Y4-,然后与Fe3+配位。已知该配位反应受溶液pH的影响,若溶液pH太低或太高,分别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
2023-02-10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研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进行实验:
①向试管中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再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得到黄色溶液a和少量不溶的碘;
②取5mL溶液a,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色,上层无色;
③将②所得下层溶液全部取出,加入溶液,振荡,静置,下层溶液紫色变浅,上层溶液b呈黄色(颜色比溶液a深)。
已知:ⅰ.
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极性溶剂,是非极性溶剂,非极性的更易溶于
B.②中的下层溶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C.溶液b中溶液a中
D.向①所得浊液中加入,使增大,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析出
9 . CO2是一种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将CO2作为原料转化为有用化学品,对实现碳中和及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Ⅰ.工业上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在合成塔中存在如下转化:

(1)液相中,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l)+CO2(l)=H2O(l)+NH2CONH2(l) △H=___________kJ/mol。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CO2的浓度,有利于NH3的转化率增大
B.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C.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充入He,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Ⅱ.可利用CO2和CH4催化制备合成气(CO、H2),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1 L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CH4和CO2,加入Ni/Al2O3使其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
(3)反应达平衡后,平衡常数K=81,此时测得c(CO)为3 mol/L,则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制备“合成气”反应历程分两步:
步骤反应正反应速率方程逆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①CH4(g)C(ads)+2H2(g)v=k1·c(CH4)v=k2·c2(H2)
反应②C(ads)+CO2(g)2CO(g)v=k3·c(CO2)v=k4·c2(CO)
上述反应中C(ads)为吸附性活性炭,反应历程的能量图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速率快慢比较:反应①___________反应②(填“>”“<”或“=”),请依据有效碰撞理论微观探析其原因___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k1、k2、k3、k4表示)。
(5)制备合成气(CO、H2)过程中发生副反应:CO2(g)+H2(g)CO(g)+H2O(g) △H2=+41.0 kJ/mol,在刚性密闭容器中,进料比分别等于1.0、1.5、2.0,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体系中,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随着进料比的增加,的值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2-05-06更新 | 49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试化学试题
10 . 某温度下,改变0.1mol/LK2Cr2O7溶液的pH时,各种含铬元素微粒及OH-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H2CrO4是二元酸),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的Kw=10-13
B.溶液中存在平衡+H2O2+2H+,该温度下此反应的K=10-13.2
C.向0.1mol/LK2Cr2O7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溶液橙色加深
D.E点溶液中存在:c(K+)<2c()+3c()
2022-04-29更新 | 788次组卷 | 4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质量监测(二)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