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因此,诸多科学家都在大力研合理利用和CO以减少碳的排放。
(1)可通过以下4种方式转化成有机物,从而有效实现碳循环。
a.
b.
c.
已知:
以上反应中,最环保节能的是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填编号)
(2)我国科学家设计出一条仅11步的工业合成路线,实现了到淀粉的合成。其第一步是把还原为甲醇(),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消耗了
B.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D.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②该反应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大小为:Ea(正)_______Ea(逆)(填“>”、“=”或“<”)
(3)利用CO高温时与磷石膏()反应,可减少CO的排放,又可以实现硫酸盐资源的再利用。已知该反应的产物与温度有关。
①在700℃时,主要的还原产物是一种硫的最低价盐,该物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在1150℃时,向盛有足量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反应体系起始压强为,主要发生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初始时_______mol/L,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MPa(忽略副反应;气体分压=总压×气体物质的量分数)。
(4)工业上也可用炭粉还原磷石膏,该反应的产物与C/S值(炭粉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关。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几组不同C/S值的炭粉与磷石膏的混合物,1100℃煅烧至无气体产生,结果如图所示。当C/S值为0.5时,反应产物主要为CaO、;当C/S值大于0.7时,反应所得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 . 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现有如下两种方法制备。已知:晶体呈白色,微溶于水,不溶于稀盐酸,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转化为绿色的,且易见光分解。
方法一:利用热分解(绿色)制备,并进行相关探究。

(1)将下列实验操作按先后顺序排列为:a→→→→→→d______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点燃酒精灯加热至,反应一段时间
c.调整酒精灯温度,反应一段时间       d.停止通入
e.停止通入,然后通入干燥               f.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
g.熄灭酒精灯
(2)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反应达到终点,停止加热。
方法二:以(含少量)粗品为原料制取,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可知:①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能溶解于甲基异丁基甲酮:
在溶液中存在:
(3)写出通入混合液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原料中含有的经氧化、萃取几乎都在有机相中被除去
B.加入萃取剂后,混合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如图用力振摇
C.上述合成路线中,一系列操作包括:抽滤、洗涤、干燥,且干燥时应注意密封、避光
D.该流程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将转化为
(5)向混合液中加入去氧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现称取产品,用硫酸酸化的硫酸铁完全溶解,并稀释成。每次用移液管移取溶液于锥形瓶中,再用溶液滴定,平均消耗
①按该实验方案计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明显不合理,会导致计算的纯度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022-05-27更新 | 55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化学试题
3 . 由键构建键是有机化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利用苯基甘氨酸中的键在作用下构建键,实现了喹啉并内酯的高选择性制备。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i.
ii.
(1)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B具有碱性,转化为的反应中,使过量可以提高的平衡转化率,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C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生成的过程中会得到少量的聚合物,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5)已知:
i.
ii.
①D和作用下得到的4步反应如图(无机试剂及条件已略去),中间产物1中有两个六元环和一个五元环,中间产物3中有三个六元环。结合已知反应信息,写出结构简式:中间产物1___________,中间产物3___________

②D和转化成的过程中还生成水,理论上该过程中消耗的与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统练三化学试卷
4 . 雾霾含有大量的污染物SO2、NO。工业上变废为宝利用工业尾气获得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1)上述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合成路线中用到15%~20%的乙醇胺(HOCH2CH2NH2),其水溶液具有弱碱性,显碱性的原因:HOCH2CH2NH2 + H2O +OH-,写出乙醇胺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吸收池Ⅲ中酸性条件下NO转化为(或NO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_____(任选其一)。
(4)向吸收池Ⅳ得到的溶液中滴加少量CaCl2溶液,出现浑浊,pH降低,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氧化池Ⅵ中得到粗产品NH4NO3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等。上述流程中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若制得NH4NO3质量为0.8kg,电解池V制得2mol/L的溶液2L,则氧化池Ⅵ中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2016-12-09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八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1)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的曲线中____________(填“a” 或“b”)表示     加入铁触媒(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

(2)在恒容容器中,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3υ(H2)=2υ(NH3)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的同时生成2n molNH3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为了寻找合成NH3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如下表),请在下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实验条件及数据。

实验编号

T(℃)

n (N2)/n(H2)

P(MPa)

450

1/3

1

______

1/3

10

480

______

10


        
(4)合成氨的原料气氢气制备时其中一步反应: H2O(g)+CO(g)CO2(g)+H2(g),在850 ℃时,其平衡常数K=1。若850 ℃时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5.0 mol H2,此时反应向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2017-05-20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还可用作溶剂、实验试剂和消毒剂,苯酚的水溶液可以使植物细胞内染色体上蛋白质与DNA分离,便于对DNA进行染色,实验小组同学查阅文献后进行苯酚的制备和相关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I.苯酚的制备
工业上用异丙苯氧化法合成苯酚,其合成原理如下:

已知:①过氧化氢异丙苯基(CHP)受热易分解。
②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沸点/℃
异丙苯1200.8640153
丙酮580.789856.5
苯酚941.0722182
③苯酚显色反应的原理为
(1)苯和丙烯在催化下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异丙苯,异丙苯经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基(CHP),氧化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异丙苯基(CHP)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为苯酚和丙酮,再通过蒸馏得到高纯度苯酚。蒸馏时先得到的馏分是___________。在蒸馏操作中,下列仪器安装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3)若检验丙酮中是否存在苯酚杂质,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乙醇
C.石蕊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Ⅱ.探究铁离子与苯酚的显色反应
实验1:

实验2:

【提出猜想】
猜想1: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促进作用。
猜想2: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抑制作用。
(4)若向实验1反应后溶液中继续加入NaCl固体,溶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5)若向实验1反应后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固体(填化学式),溶液颜色变为浅紫色,说明猜想2成立。
(6)实验小组同学提出猜想3:溶液的pH会影响显色效果。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苯酚溶液(调节pH=5.5)滴加溶液溶液显紫色(显色效果最佳)
向2mL苯酚溶液(调节pH=9)滴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向实验Ⅱ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盐酸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紫色;继续滴加过量盐酸,溶液由紫色变为浅黄色
①实验ⅱ中红褐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ⅲ中继续滴加过量盐酸,溶液由紫色变为浅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所以研发利用二氧化碳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重要的任务。
Ⅰ.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已知25℃时,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表:
物质H2(g)C(石墨,s)C2H2(l)
燃烧热ΔH(kJ∙mol-1)-285.8-393.5-1299.5
(1)则25℃时H2(g)和C(石墨,s)生成C2H2(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合成替代天然气,是利用二氧化碳的技术之一
甲烷化主反应:CO2(g)+4H2(g)CH4(g)+2H2O(g) ΔH =-165 kJ∙mol-1
副反应:ⅰ.CO(g)+3H2(g) CH4(g)+H2O(g) ΔH1 =___________;
ⅱ.
ⅲ.=-90kJ∙mol-1
ⅳ. C(s)+H2O(g)CO(g)+H2(g) ΔH4 = +131.3kJ∙mol-1
(2)反应ⅰ的ΔH1=___________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关于反应ⅲ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CO2、H2、H2O表示的速率之比为1:2:2,可以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
B.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的判断依据。
C.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变时,可以作为平衡的判断依据。
D.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4)某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2和H2,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情况下,达平衡后再向该容器中注入Ar稀释,反应ⅲ的化学平衡将____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平衡时,CO2的分压P(CO2)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5)以4molH2和1molCO2为初始原料,在催化剂(Ni/xMg)作用下保持总压为P0时,若只发生反应,不同温度下在相同时间测得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B点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
②由图像可知,影响该催化剂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
2023-10-1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学情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人教版)化学试题
8 . 二氧化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稀土化合物。以氟碳铈矿(主要含)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能与结合成,也能与结合成
②在硫酸体系中能被萃取剂萃取,而不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中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
(2)“萃取”时存在反应:,如图中D是分配比,表示分别在有机层中与水层中存在形式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在起始料液中加入不同量的以改变水层中的,请解释D随起始料液中变化的原因:_______

(3)“反萃取”中,在稀硫酸和的作用下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向水层中加入溶液来调节溶液的应大于_______时,完全生成沉淀。(已知)
(5)“氧化”步骤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6)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关键成分,它能在还原气氛中供氧,在氧化气氛中耗氧,在尾气消除过程中发生着的循环,请写出消除尾气(气体产物是空气的某一成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7)氧化铈,常用作玻璃工业添加剂,在其立方晶胞中掺杂占据原来的位置,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与最近的核间距为。(已知:的空缺率)

①已知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则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_______
晶胞中与最近的的个数为_______
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只需列出表达式)。
④若掺杂后得到的晶体,则此晶体中的空缺率为_______
2024-05-01更新 | 35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三(4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肉桂酸是香料、化妆品、医药、塑料和感光树脂等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可用苯甲醛和乙酸酐、醋酸钠等原料经下列反应制取肉桂酸,其中苯甲醛为无色油状液体。已知:
苯甲醛乙酸酐肉桂酸乙酸
溶解度(25℃,g/100g水)0.3遇水易水解成乙酸0.04互溶
沸点(℃)179.6138.6300118
相对分子质量10610214860
I.合成: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向三颈烧瓶中先后加入研细的无水醋酸钠、4.8g苯甲醛和5.6g乙酸酐,振荡使之混合均匀。在150~170℃加热1小时,保持微沸状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
(2)空气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该装置加热要控制反应呈微沸状态,如果剧烈沸腾,会导致肉桂酸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
(3)不能把无水CH3COONa换成CH3COONa•3H2O的原因是____
II.粗品精制:已知水蒸气蒸馏是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水蒸气蒸馏操作中,水蒸气起到载热体和降低沸点的作用,可使待提纯的有机物在低于100℃的情况下随水蒸气一起被蒸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将上述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趁热倒入圆底烧瓶中,进行下列操作:
a.在搅拌下,向反应液中加入20mL水
b.再慢慢加入碳酸钠溶液
c.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
d.待烧瓶内溶液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加入盐酸酸化,析出大量晶体,过滤,洗涤,干燥。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有____。水蒸气蒸馏可除去的杂质是____;如何判断蒸馏终点____
(5)若得到的肉桂酸晶体产品不纯,应采用____法可得到纯度更高的产品。
(6)若最后得到纯净的肉桂酸5.2g,则该反应中的产率是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 . Ⅰ.已知:,某同学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反应温度/溶液
2010.00.1010.00.500
400.100.50
200.104.00.50
(1)Na2S2O3中S的化合价为 _______
(2)该实验①、②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_______       ,V3=_______
(3)若实验①、③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V4=_______,V5=_______
Ⅱ.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H3OH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H,测得CH3OH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4)△H_______(填“>”“<”或“=”)0
(5)在T1时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少量甲醇蒸气,CH3OH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CH3OH的反应表示如下:2H2(g)+CO(g) CH3OH(g) △H=-91.0 kJ·mol-1,向1 L的恒容密容器中加入0.1 mol H2和0.05 mol CO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放出的热量为3.64 kJ。
①从反应开始恰好平衡状态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mol/(L·min)。
②在温度不变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0.01 mol H2和0.05 mol CH3OH(g)时,平衡_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
2022-11-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奇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