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可作大型船舶的绿色燃料,可由CO或制备。工业上用制备的原理如下:
反应1:   
反应2:   (副反应)
(1),该反应的___________
(2)将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1和反应2,分别在下改变反应温度,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以及生成、CO选择性(S)的变化如图(选择性为目标产物在总产物中的比率)。

①代表随温度变化趋势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a”“b”或“c”)。
②随着温度升高,a、b、c三条曲线接近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P点对应的反应2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分子筛膜反应器可提高反应1的平衡转化率、且实现选择性100%,原理如图所示。分子筛膜反应器可提高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最近,中科院研究出首例在室温条件超快传输的氢负离子导体,将带来系列技术变革。某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装置(如图),以电化学方法进行反应1。
   
①电极a为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若反应2也同时发生,出口Ⅱ为CO、的混合气,且,则惰性电极2的电流效率___________(×100%)。
2 .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平衡后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C的体积分数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3 .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将CO2催化加氢制甲醇。该反应体系中涉及以下两个主要反应:
反应I:             H1<0
反应II:             H2>0
(1)已知101kPa和298K时一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在101kPa和一定温度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H2(g)CO2(g)CH3OH(g)H2O(g)

0

-393.5

-201

-241.8
则反应I的_______
(2)在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混合体系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增大压强,CO的浓度一定保持不变
B.降低温度,反应II的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C.增大 CH3OH的浓度,反应II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恒温恒压下充入气,反应I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向容器中加入1mol CO2、1mol H2,维持压强100kpa发生反应,CO2和H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曲线_______(填“L1”或“L2”)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
②温度高于T2K后曲线L2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为_______
③T1K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2O(g)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反应I的标准平衡常数_______(保留1位小数)。(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其中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4)利用电催化可将CO2同时转化为多种燃料,装置如图:

①铜电极上产生CH4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5.6L(标准状况下) CO2通入铜电极,若只生成CO和CH4,此时铜极区溶液增重5.4g,则生成CO和CH4的体积比为_______
2023-04-02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已知CH4(g)+CO2(g)2CO(g)+2H2(g) H>0。在密闭容器中充入等体积的反应物,测得平衡时CO2、H2的气体压强对数有如图所示关系,压强的单位为MP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对应的Kp=(MPa)
B.T1>T2
C.c点对应的p(CO2)=1000MPa
D.当容器中CH4与CO的压强比为1∶2时,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
5 . 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温度(T)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曲线Y表示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C.提高投料比,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2023-02-19更新 | 174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届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6 .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P和8molQ,发生反应 。反应过程中测得气体P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反应进行到8min时达到平衡状态,若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大(y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化学计量数y=3
B.8min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C.反应达到平衡后,向该容器中加入适量P达到新平衡后,平衡常数增大
D.10min时,仅将容器容积缩小至原来的两倍,则气体P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曲线为d
2023-02-1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开学测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
A向平衡体系
中加入适量KC1固体
溶液的颜色变浅,说明生成物浓度增加,平衡逆向移动
B常温下,等pH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HX和HY,分别与足量铁反应HX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X的酸,性弱于HY
C常温下,将 的氨水稀释为,测量稀释前后溶液的pH稀释后的氨水pH小,说明的电离程度变小。
D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将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气体颜色加深,说明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A.AB.BC.CD.D
8 . 温度为T℃,向体积不等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1molNO2,发生反应:2C(s)+2NO2(g)N2(g)+2CO2(g)。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NO2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V1<V2<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a点容器加压,缩小容器体积,则此时v(逆)<v(正)
B.若增加C的质量,则a点可能变成b点
C.向a点体系中充入一定量N2,达到新平衡时,NO2转化率将减小
D.图中c点所示条件下v(逆)>v(正)
2023-01-21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碳酸氢铵固体置于容积不变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B.若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若升高体系温度,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再往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则平衡逆向移动
10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上采用高压条件合成氨气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C.室温下,pH=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3
D.往盛有30%H2O2的试管中加入少许MnO2粉末,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