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在某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N2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NH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H2的转化率降低
2 . 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   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58倍,则m+n>p+q
B.若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达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m+n=p+q,则当容器内温度升高时,平衡逆向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a mol,再向其中加入b mol 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 mol,则m+n=p+q
3 . 高温结构陶瓷氮化硅(Si3N4)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制造火箭发动机的理想材料B.氮气流的作用只是参与化学反应
C.CO的沸点大于N2的沸点D.1molSi3N4中含有Si-N键数为12NA
2021-03-13更新 | 35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一二零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
4 .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Hb)可与O2结合形成HbO2,Hb(aq)也可以与CO结合,人体发生CO中毒的原理为:HbO2(aq)+CO(g)HbCO(aq)+O2(g)   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气压较低,所以血红蛋白较难与O2结合,容易产生缺氧现象
B.已知CO中毒为熵减过程,则理论上冬天比夏天可能更容易发生CO中毒现象
C.把CO中毒的人转到高压氧仓中有助于缓解症状
D.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21-03-05更新 | 573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某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2(g)+H2(g)CO(g)+H2O(g),起始时投料如下表,达到平衡状态时K=4.

起始浓度(mol·L-1)

c(CO2)

0.01

0.02

0.02

c(H2)

0.01

0.01

0.0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0.25
B.平衡的时间:t>t>t
C.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乙<甲<丙
D.平衡时,H2的转化率:甲=丙<乙
6 . 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s)+H2O(g)CO(g)+H2(g)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N2O4(g)2NO2(g)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B.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H增大
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大
2021-03-04更新 | 905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2021-12-24更新 | 5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英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8 .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s)+B(g)C(g)ΔH<0,改变B的物质的量并使之达到平衡,得到如图所示的平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加少量A物质,平衡不移动
B.斜率(tanθ)为平衡常数,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恒温恒容时,加入少量B,B的平衡转化率变小
D.缩小容器体积,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9 . 氨基甲酸铵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2COONH4(s)2NH3(g)+CO2(g)。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不同温度下该反应以分压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实验步骤如下:
(Ⅰ)关闭K3,打开K1和K2,开启真空泵抽气至测压仪数值稳定后关闭K1
(Ⅱ)关闭K2,缓慢开启K3至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并保持不变,读取压强数值。记录25℃、30℃下压强分别为12.0kPa、17.1kP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平衡后再充入n(NH3):n(CO2)=2:1,再次达到平衡时c(NH3)不变
B.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
C.该反应25℃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p=2.56×1011Pa3
D.步骤Ⅱ中读数时U形管左侧液面偏低,Kp测量值偏大
2021-12-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制备甲醇的主要反应有
①CO(g) +2H2(g)CH3OH(g)   ΔH1 =-116 kJ/mol
②CO2(g)+ H2(g)CO(g)+ H2O(g)   ΔH2=+41.2 kJ/mol
向一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充入合成气,已知起始时c(CO)=0.1 mol/L、c(H2)=0.3 mol/L,平衡时c(CO)=0.05 mol/L,c(H2O)=0.02 mol/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C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甲醇的产量
B.升高温度,①和②反应速率都加快
C.压缩体积,反应②平衡不移动
D.平衡时c(CH3OH)为0.07 mol/L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