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盐类水解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一种制备的工艺路线如图所示,反应Ⅱ所得溶液在3~4之间,反应Ⅲ需及时补加以保持反应在条件下进行。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Ⅱ、Ⅲ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低温真空蒸发主要目的是防止被氧化
C.溶液Y可循环用于反应Ⅱ所在操作单元吸收气体Ⅰ
D.若产量不变,参与反应Ⅲ的物质的量之比增大时,需补加的量减少
2023-06-19更新 | 659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高考山东卷化学真题
2 . 0.1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入20 mL 0.1 mol·L HX溶液与20 mL 0.1 mol·L HCl溶液中,其pH随滴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B.c点:
C.a、d点溶液混合后为酸性D.水的电离程度:d>c>b>a
2023-06-15更新 | 7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上海等级考化学练习
3 . 高纯氟化镁具备优异的光学性质和抗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高端领域。某研究小组利用镁片(含及少量惰性杂质)制备高纯氟化镁流程如下,请回答:

已知:
①甲醇沸点:
②该实验条件得到的氟化镁并不是晶型沉淀,其颗粒细小,常常吸附水分成黏稠胶状。
(1)利用图1装置可检测镁与甲醇反应速率。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写出氟化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步骤Ⅰ:反应温度不选择,主要由于在反应过于剧烈难以控制。
B.步骤Ⅱ:待镁片上不再有微小气泡生成时,可进行步骤Ⅱ。
C.步骤Ⅲ:制备悬浊液B,应先将通入高纯水达到饱和,再加到固体A中。
D.步骤Ⅳ:在进行氟化反应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和配备应急药品。
(4)步骤Ⅱ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为获得固体A.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理的仪器和操作,补全如下步骤[“_______”上填写一件最关键仪器,“(_______)”内填写一种操作,均用字母表示]________
取仪器A中的溶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蒸馏减少溶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漏斗(过滤得到固体A)
【仪器】a.烧杯;b.铜质保温漏斗;c.漏斗;d.空气冷凝管;e.直形冷凝管;f.球形冷凝管
【操作】g。过滤;h.趁热过滤;i.冷却结晶;j。蒸发结晶
(5)步骤Ⅴ:产品在不同温度下干燥,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如下图,已知羟基引起的吸收峰在波数处请选择最合适的温度___________。(填“”)
4 . 在含单质碘的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为测定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I.在装有溶液的碘量瓶中加入足量,充分搅拌溶解,待过量的固体碘沉于瓶底后,取上层清液,用萃取,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得到萃取后的水溶液、溶液。
II.取萃取后的溶液于碘量瓶中,加水充分振荡,再加入质量分数为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5分钟,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注入的淀粉溶液,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溶液。
III.将萃取后的水溶液移入碘量瓶中,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注入的淀粉溶液,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溶液。
已知:i.
ii.难溶于
iii.室温下,达到溶解平衡后,层和水层中的分配比为86∶1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萃取分液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填标号)。
A.B.C.D.
(2)易溶于的原因是_______
(3)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应装在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4)步骤II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5)步骤III测得萃取后的水溶液中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6)下列关于实验误差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步骤I中碘量瓶若没有充分振荡,则导致所测值偏大
B.步骤I中吸取上层清液时,不慎吸入碘固体,则测得的K偏小
C.步骤II中滴定前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得的K偏大
D.步骤III中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测得的K偏小
2023-01-11更新 | 7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二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O·TiO2,还含有MgO、CaO、SiO2等杂质)为原料合成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钛酸锂(Li4Ti5O12)和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浸”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包括Mg2+、TiOCl+___________。“滤液”经加热水解后转化为富钛渣(钛元素主要以TiO2·2H2O形式存在),写出上述转变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溶钛”过程反应温度不能太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沉铁”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沉铁”后的滤液经处理后可返回___________工序循环利用。
(4)“煅烧”制备LiFePO4过程中,Li2CO3和H2C2O4的理论投入量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以Li4Ti5O12和LiFePO4作电极组成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Li4Ti5O12+LiFePO4=Li4+xTi5O12+Li1-xFePO4(0<x<1),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6)从废旧LiFePO4电极中可回收锂元素。用硝酸充分溶浸废旧LiFePO4电极,测得浸取液中c(Li+)=4mol·L-1,加入等体积的碳酸钠溶液将Li+转化为Li2CO3沉淀 ,若沉淀中的锂元素占浸取液中锂元素总量的90%,则反应后的溶液中CO的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已知Ksp(Li2CO3)=1.6×10-3,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为反应前两溶液之和]。
2021-08-06更新 | 1479次组卷 | 4卷引用: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练兵”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6 . 某固体X,可能含有BaCl2、NaHCO3、Fe2O3、Cu、NaAlO2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中,得到固体A和溶液B;②向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澄清溶液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A可能溶于NaOH溶液
B.溶液C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沉淀
C.向溶液C中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色,则混合物X不含Fe2O3
D.向溶液B中加入NaOH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X中必定有BaCl2和NaHCO3
2020-05-27更新 | 226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化学试题
7 . 25℃,改变0.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溶液中CH3COOH、CH3COO-、H+、OH-浓度的对数值1gc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线表示OH-
B.pH=6时,c(CH3COOH)>c(CH3COO-)>c(H+)
C.点M的纵坐标与点N的横坐标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D.0.01mol·L-1 CH3COONa的pH约等于线c与线d交点处的横坐标值
2019-12-28更新 | 1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慈溪市2020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兴趣小组在定量分析了镁渣[含有MgCO3、Mg(OH)2、CaCO3、Al2O3、Fe2O3和SiO2]中Mg含量的基础上,按如下流程制备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
   
相关信息如下:
①700℃只发生MgCO3和Mg(OH)2的分解反应。
②NH4Cl溶液仅与体系中的MgO反应,且反应程度不大。
③“蒸氨”是将氨从固液混合物中蒸出来,且须控制合适的蒸出量。
请回答: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步骤Ⅰ,煅烧样品的容器可以用坩埚,不能用烧杯和锥形瓶
B.步骤Ⅲ,蒸氨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MgO的溶解量
C.步骤Ⅲ,可以将固液混合物C先过滤,再蒸氨
D.步骤Ⅳ,固液分离操作可采用常压过滤,也可采用减压过滤
(2) 步骤Ⅲ,需要搭建合适的装置,实现蒸氨、吸收和指示于一体(用硫酸溶液吸收氨气)。
①选择必须的仪器,并按连接顺序排列(填写代表仪器的字母,不考虑夹持和橡皮管连接):热源→________
   
②为了指示蒸氨操作完成,在一定量硫酸溶液中加指示剂。请给出并说明蒸氨可以停止时的现象________
(3) 溶液F经盐酸酸化、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干燥得到产品。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后发现溶液呈碱性。
①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
②从操作上分析引入杂质的原因是________
(4) 有同学采用盐酸代替步骤Ⅱ中的NH4Cl溶液处理固体B,然后除杂,制备MgCl2溶液。已知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
金属离子pH
开始沉淀完全沉淀
Al3+3.04.7
Fe3+1.12.8
Ca2+11.3
Mg2+8.410.9
请给出合理的操作排序(从下列操作中选取,按先后次序列出字母,操作可重复使用):固体B→a→( )( )( )( )( )( )→MgCl2溶液→产品。
a.用盐酸溶解       b.调pH=3.0       c.调pH=5.0       d.调pH=8.5
e.调pH=11.0       f.过滤                    g.洗涤
2019-04-12更新 | 3935次组卷 | 6卷引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
9 . 聚合硫酸铁[Fe(OH)SO4]n能用作净水剂(絮凝剂),可由绿矾(FeSO4·7H2O)和KClO3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O3作氧化剂,每生成1 mol [Fe(OH)SO4]n消耗6/n mol KClO3
B.生成聚合硫酸铁后,水溶液的pH增大
C.聚合硫酸铁可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而净水
D.在相同条件下,Fe3+比[Fe(OH)]2+的水解能力更强
2019-04-12更新 | 5899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
10 . 氯化亚铜(CuCl)是微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的白色粉末,溶于浓盐酸会生成HCuCl2,常用作催化剂。一种由海绵铜(Cu和少量CuO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1)“溶解浸取”时,需将海绵铜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还原,氯化”时,Na2SO3和NaCl的用量对CuCl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CuSO4与Na2SO3、NaCl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当n(Na2SO3)/n(CuSO4)>1.33时,比值越大CuCl产率越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当1.0<n(NaCl)/n(CuSO4)<1.5时,比值越大CuCl产率越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粗产品”用pH=2的H2SO4水洗,若不慎用稀硝酸进行稀释,则对产品有何影响___________
(4)用“醇洗”可快速去除滤渣表面的水,防止滤渣被空气氧化为Cu2(OH)3Cl。CuCl被氧化为Cu2(OH)3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拟测定产品中氯化亚铜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准确称取制备的氯化亚铜产品1.600g,将其置于足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全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0.20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MnO4溶液15.00mL,反应中MnO4被还原为Mn2+,则产品中氯化亚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20更新 | 105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