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未画出):

实验一:验证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按图示连接好装置,_______后,装入药品,关闭,打开,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打开,加入足量的浓
实验二: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待装置B中反应完全后……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一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_______;装置B中装浓硝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实验一中“关闭,打开”的目的是_______
(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二的后续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标号),打开止水夹后装置C的具支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
a.打开止水夹 b.打开 c.打开,加入蒸馏水 d.关闭 e.插入铜丝。
(5)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呈绿色,装置C中溶液呈蓝色。小组同学认为颜色不同的原因可能如下:
猜想1:硝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溶液颜色不同,浓度小时呈蓝色,浓度大时呈绿色。
猜想2:溶解在硝酸铜溶液中,导致溶液颜色不同。
继续实验,打开,一段时间后,装置B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_______可能成立,请设计实验验证另一猜想的可能性:_______
2 . 物质的性质除主要与物质的结构有关外还与外界条件有关。有人提出“与干燥的不反应”和“与潮湿的才能反应”,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路线。

(1)写出过氧化钠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与干燥的是否反应,连接好装置,X是___________。打开___________,关闭_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加入稀硫酸,产生气体一段时间,再在干燥管中装入干燥的,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气体,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观察现象。则加入稀硫酸,产生一段时间气体后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打开,关闭,加入稀硫酸,点燃酒精灯,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潮湿的反应产生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4)为验证第(3)实验产生的现象是否与反应,某小组取球形干燥管中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中。然后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现象说明参与反应。
3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向NaCl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呈绿色。
实验Ⅱ:向溶液中加入表面打磨掉氧化膜的金属Mg,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溶液中产生绿色沉淀。
实验Ⅲ: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溶液变为深蓝色。
实验Ⅳ:向实验Ⅲ的深蓝色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资料显示:为黄色,为绿色不溶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Ⅰ:在NaCl溶液中部分转化为
B.实验Ⅱ:Mg消耗了溶液中的从而产生了
C.实验Ⅲ:有生成
D.实验Ⅳ:获得的蓝色沉淀为
2024-04-01更新 | 66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4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区。
(2)甲组同学探究与I-的反应。取10mL 0.1mol/L KI溶液,加入6mL 0.1mol/L 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4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3滴硝酸酸化的溶液,生成黄色沉淀;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mL充分振荡、静置,层呈紫色;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3滴某黄色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④第四支试管中加入3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③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的现象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可逆反应。
(3)乙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亚铁盐的性质。
实验方案现象查阅资料
1.0 mL 0.1 mol/L溶液中滴加1.0 mL 0.5 mol/L 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基本变为红褐色在溶液中不存在
1.0 mL 0.1 mol/L 溶液中滴加1.0 mL 0.5 mol/L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颜色几乎不变
①实验I中由白色沉淀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对实验Ⅱ所得白色沉淀展开研究:
ⅰ.取Ⅱ中少量白色沉淀,充分洗涤,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沉淀完全溶解,产生无色气泡;
ⅱ.向ⅰ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试剂,溶液几乎不变红;
ⅲ.向ⅱ溶液中再滴入少量氯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根据以上现象,实验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溶液立即变为红色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向乙组同学得到的红色溶液中滴入EDTA试剂,溶液红色立即褪去。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可能是EDTA的配合能力比更强,加入EDTA后,EDTA与三价铁形成了更稳定的配合物,红色消失。该配合物阴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M代表。配合物中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在空气中、受热时均易分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已除去装置中的空气)制取Na2S2O5并探究SO2的性质。

Ⅰ.若试剂X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Y为Na2S溶液,打开K1和K2,关闭K3,探究SO2的性质。
(1)通入SO2进行实验。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Ⅱ.若试剂X为Na2CO3饱和溶液,Y为NaOH溶液,打开K1和K2,关闭K3,制取Na2S2O5
(2)Na2S2O5中O元素化合价为-2,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装置C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B中通入过量SO2充分反应后,经冷却结晶时发生反应2NaHSO3 = Na2S2O5+H2O可获得Na2S2O5晶体。B中生成NaHSO3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4)装置B中所得Na2S2O5晶体常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的目的除洗去产物表面的杂质离子外还有___________
2023-11-24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6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比较Cu和Ag的金属性强弱将银和AgNO3溶液与铜和Na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
B证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将干燥的氯气通入盛有红色鲜花的集气瓶中
C证明溶液中含有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硝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比较还原性:Cl<Br<I向NaCl、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和CCl4,振荡,四氯化碳层为紫色
A.AB.BC.CD.D
2023-11-07更新 | 35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7 . 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及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Cu与H2SO4的反应铜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少量KNO3固体未加KNO3固体前,无明显现象;加入KNO3固体后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KNO3起催化作用
B比较金属铝和氧化铝熔点的高低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金属铝的熔点比氧化铝高
C检验某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取少量该粉末溶于足量稀硝酸中,再加入BaCl2溶液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该白色粉末中含有
D探究铝与盐溶液的反应两块相同的未经打磨的铝片,相同温度下分别投入到5.0mL等浓度的CuSO4溶液和CuCl2溶液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铝片溶解;Cl-能加速破坏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A.AB.BC.CD.D
2023-10-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A)试题
8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忽略溶解、逸出时的能量变化,逸出的的质量也忽略不计,混合溶液的密度视为,若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稀盐酸反应后最高温度/℃
体积/mL反应前温度/℃体积/mL反应前温度/℃
15019.16019.119.8
25019.16019.319.9
35019.26019.221.7
A.用铜质的搅拌器会使所测偏小
B.分批加入盐酸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C.测量溶液的温度后可直接测盐酸温度
D. 
9 . 某实验小组进行不同价态硫转化的探究实验,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产生黄色浑浊,过滤后取滤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也褪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黄色浑浊是单质硫
B.不考虑温度变化,SO2的通入抑制了原硫化钠溶液中水的电离
C.产生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
D.两份溶液褪色的原理不相同
2023-09-01更新 | 53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10 . 钴是一种中等活泼金属,化合价为+2价和+3价,其中CoCl2易溶于水。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取(CH3COO)2Co (乙酸钴)并验证其分解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Co2O3与盐酸反应制备CoCl2▪4H2O,其实验装置如下:

①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钴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烧瓶中的溶液制取干燥的CoCl2▪4H2O,还需经过的操作有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2)乙同学利用甲同学制得的CoCl2▪4H2O在醋酸氛围中制得无水(CH3COO)2Co,并利用下列装置检验(CH3COO)2Co在氮气气氛中的分解产物。已知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为Pd。

①装置E、F是用于检验CO和CO2,其中盛放PdCl2溶液的是装置___________(填“E”或“F”),实验开始时通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若乙酸钴最终分解生成固态氧化物X和气体CO、CO2 、C2H6,且n(X):n(CO):n(CO2):n(C2H6)=1:4:2:3 (空气中的成分不参与反应),则乙酸钴在空气气氛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08-2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