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锰的化合物用途与性质的探究,有关物质及颜色:(白色)、(棕黑色)、(绿色)、(紫色)。回答问题:
Ⅰ.用溶液氧化甲苯制苯甲酸,按如下流程分离苯甲酸和回收甲苯。

已知:苯甲酸相对分子质量是122,在2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和6.9 g。
(1)操作Ⅰ为______,操作Ⅱ为______
(2)无色液体A是______,.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
(3)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少量KCl的混合物,简述提纯过程____________
Ⅱ.探究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成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实验ⅰ:物质a为5% KOH溶液,C中通入前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通入后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实验ⅱ:物质a为40% KOH溶液,C中通入前后与实验ⅰ现象一样。
(4)通入前,C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K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减弱而增强。取ⅰ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再加入4 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
(6)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取ⅱ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再加4 mL 40% K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7)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ⅱ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调查化学学科试卷
2 . 某学习小组欲利用平衡体系探究影响平衡的因素,将溶液和溶液混合,得血红色溶液X,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Ⅰ.改变等离子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1)取2mL溶液X,加入5滴溶液,溶液红色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下同):取2mL溶液X,插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铁丝,溶液红色_______
(2)取2mL溶液X,加入5滴溶液,观察到溶液红色变浅,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或者不直接参与平衡体系的对平衡产生了影响。
实验Ⅱ.探究KCl对平衡体系的影响,为了确定KCl是否对平衡产生影响,学习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各取2mL溶液X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别滴加5滴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已知溶液颜色越深,透射率越小),结果如图所示。

(3)上述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KCl对平衡有影响,且KCl浓度越大,影响_______,二是_______
(4)针对产生上述影响的可能原因,学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①:产生的影响。
猜想②:产生的影响。
猜想③:_______
实验Ⅲ.探究盐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
资料信息:
a.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
b.在溶液中存在反应
(5)根据上述信息,学习小组同学各取2mL溶液X,分别加入5滴①去离子水、②溶液、溶液、③溶液、④溶液、⑤溶液进行实验,测得各溶液的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上述实验能证明阳离子盐效应影响平衡体系的实验组是____,盐效应影响较大的阳离子是_______
A.实验①②③       B.实验①②④       C.实验①③④
(6)解释出现实验⑤现象的原因:_______
2024-05-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
3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
②将除杂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___
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发生的反应有,另外还有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2)探究的性质
①取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氧化了而产生,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取少量,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滴加盐酸,有产生。
i.由方案中溶液变红可知中含有____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方案可证明氧化了。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根据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而方案实验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滴入和足量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证明氧化性,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4-05-0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检测化学试卷
4 . Ⅰ.铸铁的主要成分为Fe和C,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铸铁与热的浓硫酸的反应(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略去)。

(1)同学们猜想A中生成的气体可能含有两种酸性氧化物:SO2、CO2,他们依据的反应为________
(2)实验现象:①________,证明确实有SO2生成。
②U型管b侧棉花的紫红色变化不明显、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浑浊物。证明________
(3)检测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中含有的实验方法为:取少量待测溶液,将其加入适量水中稀释,滴加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证明有
(4)若取上述反应生成的0.56L(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直接通入足量H2O2溶液中,反应完全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分离、干燥后得到固体4.66g。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Ⅱ.纳米Fe具有很高的活性,易被氧化使其表面形成氧化层,对制备纳米Fe并对其还原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污染物进行研究,纳米Fe将还原为的转化关系如下:

(5)纳米Fe制备原理:,其中电负性H>B,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
(6)酸性条件下,纳米Fe和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7)检验溶液中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
(8)溶液初始pH较低有利于的去除,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答1条)。
2024-04-23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试卷(一) 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实验小组探究的制取、性质及其应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无色)
【实验i】探究的制取(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

实验i     

向装置C的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至C中溶液的pH为7时向其中滴加一定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
(1)试剂a是___________
(2)向溶液中通入的目的可能是___________
(3)pH为7时滴加一定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同学甲在C中出现白色沉淀之后继续通,阐述你认为同学甲的操作合理与否的理由___________
【实验ii和实验iii】探究的性质

(5)写出H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ii现象,写出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对比实验ii和实验iii,得出实验结论(填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iv】探究的应用
(8)将溶于乳酸中制得可溶性的乳酸亚铁补血剂。同学乙用酸性测定该补血剂中亚铁含量,再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发现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操作误差略),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53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2024·辽宁鞍山·二模
6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向NaCl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呈绿色。
实验Ⅱ:向溶液中加入表面打磨掉氧化膜的金属Mg,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溶液中产生绿色沉淀。
实验Ⅲ: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溶液变为深蓝色。
实验Ⅳ:向实验Ⅲ的深蓝色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资料显示:为黄色,为绿色不溶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Ⅰ:在NaCl溶液中部分转化为
B.实验Ⅱ:Mg消耗了溶液中的从而产生了
C.实验Ⅲ:有生成
D.实验Ⅳ:获得的蓝色沉淀为
2024-04-01更新 | 664次组卷 | 3卷引用:化学(天津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7 . Ⅰ.氯化钒(VCl2)有强还原性和吸湿性,熔点为425℃、沸点为900℃,是制备多种医药、催化剂、含钒化合物的中间体。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备VCl2并进行相关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通过VCl3分解制备VCl2,并检验气体产物。
①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合理连接顺序为: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小写字母填空)。
②A中生成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制备该气体作用为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进一步用如图所示装置比较含钒离子的还原性。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右侧锥形瓶中溶液蓝色逐渐变深,则VO、V2+的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

Ⅱ.某科学小组利用工业锌渣(主要成分是ZnO、还含有少量的PbO、FeO、Fe2O3、CuO、MnO、SiO2)制取活性ZnO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3)为了提高锌渣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列举一点)。
(4)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试剂X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写出生成MnO(OH)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为了检验滤液②中是否含有Fe2+,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7)检验Zn(OH)2·ZnCO3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
2024-02-2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有资料显示过量的氨气和氯气在常温下可合成(岩脑砂的主要成分),某实验小组对该反应进行探究,并对岩脑砂进行元素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的制备:

①利用装置B制取实验所需的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③为了使氨气和氯气在D中充分混合(提示:氨气从e口进,氯气从f口进,二者形成逆向流动,更有利于两者的充分混合),请确定上述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
___________→ef←h←g←___________ (用小写字母和箭头表示,箭头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
④该实验装置除了D处导管易堵塞外,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
⑤验证岩脑砂中所含的操作为___________
(2)岩脑砂中元素的定量测定:准确称取a g岩脑砂,与足量的氧化铜混合加热,发生的反应为,利用下列装置测定岩脑砂中氮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之比(夹持装置省略)。

①装置H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②已知装置J中也装有碱石灰,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若装置I增重b g,利用装置K测得气体体积为V L(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则岩脑砂中___________(用含B.V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
2024-01-11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I.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干燥时,净化与收集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某氯水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推测氯水中___________已分解。检验此久置氯水中存在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I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取NO并探究其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4)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确定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该同学的推断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另一名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大试管中放入适量石灰石,加入过量稀硝酸;②待石灰石反应完全,将铜丝浸入过量的稀硝酸中;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试管中气体始终为无色,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其中步骤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当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20%的稀硫酸,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提供氢离子   d.提供热能
2023-12-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氧化性:
B向溶有溶液中通入气体,出现白色沉淀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C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并振荡,铜粉不溶解,再滴入2滴稀硫酸,铜粉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原溶液中含有
D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结合能力: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