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制备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 H2O+H2SO4 +NH4HSO4
+Cu(OH)2→( )2Cu+H2O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分液漏斗B.漏斗C.烧杯D.直形冷凝管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________
(4)用CuCl2• 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3820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药物和用作汽车安全气囊的气源。实验室可通过以下流程制备叠氮化钠并测定其纯度。
Ⅰ.制备氨基钠(反应原理为:2Na+2NH32NaNH2+H2)实验装置如图。

已知:氨基钠极易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氨气,且其易被空气氧化。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分液漏斗使浓氨水流下,目的是_________
(2)B装置中的药品可选用___________。
A.P2O5B.碱石灰C.无水硫酸铜D.无水氯化钙

(3)若无B装置,C中生成的氨基钠会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有缺陷,请指出问题,并对装置提出改正措施___________
Ⅱ.制备NaN3
(5)将Ⅰ中制备的NaNH2与N2O在210-22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aN3、NaOH和氨气,反应容器不选用玻璃材质(SiO2),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不选用玻璃材质的原因___________

Ⅲ.测定NaN3的纯度水
精确称量0.1500g NaN3样品,设计如图乙所示装置,连接好装置后使锥形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测量产生的气体体积从而测定其纯度(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已知:2NaN3~3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6)反应后对水量气管读数时,应注意
___________
②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瓶中的液面相平
③视线平视凹液面
(7)常温下测得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4.00mL(N2的密度为1.400g/L),计算NaN3样品的纯度为(质量分数)___________
(8)假定其他操作均正确,分析下列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①读取初始体积时,量气管中的液面低于水准瓶中的液面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②实验前未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___________
③读取最终体积时仰视___________
2023-10-2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乳酸薄荷醇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等行业中。实验室以薄荷醇()和乳酸()为原料直接反应制备乳酸薄荷醇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主要实验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乳酸薄荷醇乳酸薄荷醇酯甲苯

相对分子质量9015622892
密度/(g·cm-3)1.250.890.9760.89
熔点/℃16.843-47-94.9
沸点/℃122103142110.6
溶解性易溶水和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I.合成:在带有温度计、分水器、搅拌器的2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薄荷醇15.6g、90%乳酸23.5g、浓硫酸0.1g、甲苯50g,加热到100℃,加热回流2.5h。
Ⅱ.分离与提纯:降温冷却后放出水层,有机层与反应液合并,将合并液分别用20mL10%碳酸钠溶液洗涤两次、去离子水洗涤两次,干燥,减压蒸馏,得到产品13.7g。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以上“合成”步骤中需控制反应温度为100℃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实验中加入过量乳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在“分离与提纯”步骤中,水层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放出,用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4)“减压蒸馏”的目的是__________
2024-03-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广昌一中、南丰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亚硝酰氯(NOCl)可用做有机合成试剂。某研究小组用NO和Cl2制备NOCl,并分离回收未反应的原料,装置如图(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去)。

已知:①
②沸点: NOCl为-6℃,Cl2为-34℃,NO为-152℃ ;
③NOCl易水解,能与O2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先通入氩气,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B.低温浴槽B的温度区间应控制在-34℃~-6℃
C.将催化剂负载在玻璃棉上,以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D.尾气回收的物质为NO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氯化铬(CrCl3,熔点83℃,易升华、水解,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是合成其他铬盐的重要原料,在无机和有机合成中有重要作用,某同学在实验室加热Cr2O3与CCl4制备CrCl3
(1)基态Cr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Cr2O3的制备:将一定量的重铬酸铵[(NH4)2Cr2O7]放入坩埚中加热分解生成Cr2O3、N2和H2O。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CrCl3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①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
②实验时,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其目的是_______
③装置B试管中除了生成CrCl3外,还有光气(COCl2)生成,光气有毒,与水反应生成大量酸雾,装置D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的测定,步骤如下:
(ⅰ)称取0.3000g CrCl3产品溶于水并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
(ⅱ)取25.00mL样品溶液于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腾后加入稍过量的Na2O2,再加入过量的H2SO4酸化,将Cr3氧化为Cr2O,稀释并加热煮沸,在加入稍过量的KI固体,加塞摇匀,使铬完全以Cr3形式存在;
(ⅲ)加入1mL指示剂,用0.0250mol/L的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21.00mL(已知2Na2S2O3+I2= Na2S4O6+2NaI)。
①(ⅱ)中加入稍过量的Na2O2后需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②滴定实验可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6 . 苯甲酸乙酯可用于配制香水及食用香精。实验室用苯甲酸与乙醇为原料制备苯甲酸乙酯,制备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已省略)。已知:
物质乙醇苯甲酸乙醚苯甲酸乙酯
密度/(g•cm3)0.78931.26590.73181.0500
沸点/℃78.5249.034.5212.0
相对分子质量4612274150
Ⅰ.合成苯甲酸乙酯粗产品按上图装置,在仪器C中加入2.44 g苯甲酸、15.0 mL乙醇、3.0 mL浓硫酸适量环己烷(与乙醇、水可形成共沸物),控制一定温度加热2 h后停止加热。
(1)本实验中制取苯甲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结合数据分析,实验时使用过量乙醇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3)分水器的“分水”原理是冷凝液在分水器中分层,上层有机层从支管处流回烧瓶,下层水层从分水器下口放出,反应结束的标志是 ___________
Ⅱ.粗产品的精制将仪器C中的反应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至溶液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再用乙醚萃取水层中的残留产品,将二者合并转移至下图的仪器D中,加入沸石和无水氯化钙,加热蒸馏,制得产品2.4mL。

(4)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
(5)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有 ___________(填序号)。
a.除去硫酸和苯甲酸       b.降低苯甲酸乙酯的溶解度
(6)采用图乙装置进行蒸馏操作,收集 ___________℃的馏分。
(7)该实验中苯甲酸乙酯的产率是 ___________(产率=×100%)。
2024-01-3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的氧化物)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0(Mn2+)=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Ni2+
开始沉淀的pH8.16.31.53.48.96.26.9
沉淀完全的pH10.18.32.84.710.98.28.9
(1)“滤渣1”含有S和________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____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时,z___________
2023-05-3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如图为实验室制备乙炔并进行性质验证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1)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在安装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为防止气体生成的速率过快,由A滴入B的试剂为_______
(2)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C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其作用为_______
(4)反应开始后,D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5)实验结束后,B中反应仍在继续。此时可撤去装置D,在装置C之后连接收集装置,以下装置中最适合用于收集乙炔的是_______。
A.B.C.D.
(6)写出以乙炔和为原料,合成聚氯乙烯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
9 . 三氯化六氨合钴([Co(NH3)6]Cl3(Mr=267.5gmol-1,橙黄色晶体)是合成其它含钴配合物的重要原料,它难溶于乙醇,微溶于盐酸,稍溶于水,常温下较稳定,强热时部分分解,实验室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反应原理为:2CoCl26H2O+10NH3H2O+2NH4Cl+H2O2=2[Co(NH3)6]Cl3+24H2O

实验装置如图,具体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加入双氧水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2)操作X为___________
(3)活性炭在本实验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
(4)提纯粗产品时,加入浓盐酸并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洗涤橙黄色晶体,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 先用盐酸洗,后用乙醇洗
B. 先用盐酸洗,后用冷水洗
C. 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醇洗
D. 先用乙醇洗,后用冷水洗
(6)本实验在干燥成品时,一般采用沸水浴干燥的方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7)称取g成品溶于NaOH溶液中,煮沸蒸出全部NH3后将溶液用酸酸化,加入50.00mL 0.5000molL-1的KI溶液(过量)和淀粉指示剂,然后用0.2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恰好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40.00mL,计算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2Co3++2I=2Co2++I2,I2+2S2O=2I+S4O)
2023-03-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磷酸铁是合成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工业上以废铁屑为原料经过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i:洗涤——分别用X、水洗涤;
步骤ii:酸浸——用稀硫酸溶解;
步骤iii:氧化——用双氧水氧化;
步骤iv:沉铁——用溶液沉淀
步骤v:分离——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得到
(1)洗涤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则X通常是热的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2)酸浸时发生的反应除了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3)检验全部被氧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4)沉铁时有沉淀和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不同沉淀的影响如表所示:
1.01.52.02.53.0
沉降率/%90.094.697.999.295.3
88.195.497.298.599.8

时随的增加,的沉淀率开始下降,而沉淀率未下降,其原因可能为____
2023-03-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