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9 道试题
2024·河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66年洋务派官员郭嵩焘上书总理衙门,要求当局撤销出海禁令及一切禁止民间经营工商业的法令,要求商人早已暗地购置轮船经营的对外贸易合法化,并鼓励人民经营工商谋利,同时建议官办企业立即投入市场运营。郭嵩焘的这一主张(  )
A.突破了洋务运动早期的“自强”思想B.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024-01-13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堂例题
2024·河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陈列在中国科举博物馆中的一组宋代瓷俑,从左至右分别是抱着葫芦的医生、抱着书本的读书人和拿着元宝的商人,其中中间读书人个子最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宋代制瓷业是重要的手工业部门B.科举制入仕成为世人的追求
C.治国策略影响人们价值取向D.受教育程度导致三者地位不同
2024-01-13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随堂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四堡位于闽西山区,是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据下表所示材料可被认定的史实是(     
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边城县史料
“(南宋)方夷吾所编《集要方》予则之临汀”(宋时四堡属于长汀)[宋]陈日华《经验方》
明万历八年(1580年),邹学圣辞官回四堡,带回了苏杭的雕版印刷术,之后创办书坊,“镌经史以利后人”《范阳邹氏族谱》
“长汀四堡乡皆以书籍为业,家有藏版,岁一刷印,贩行远近,虽未必及建安盛行,而经生应用典籍,以及课艺应试之文一一皆备”杨澜《临汀汇考》
A.四堡在宋代已出现雕版印刷B.四堡印刷业推动了当地书院的兴盛
C.四堡刻书业在明代发展迅速D.四堡书籍通过族商形式占领了市场
4 .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A.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B.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
C.早期国家形成且社会组织复杂D.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2024-01-12更新 | 5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唐朝时,西州(今吐鲁番)是诸国入唐的桥头堡,兴胡麋集之所。古城遗址出土了当时大量的汉字文书和相当数量的藏文、回鹘文、梵文、中古波斯语、叙利亚语等非汉字文献。这反映了唐代(     
A.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B.中原文化受到了推崇
C.陆上丝绸之路的繁盛D.外重内轻的局面形成
6 .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戏。百戏的曲乐热闹明快,加之新颖的弹奏器乐,国内出现对胡风潮流的追求,呈现出“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的景象。上述现象反映了唐代(     
A.民族文化的交融B.审美标准的趋同
C.戏曲艺术的成熟D.女性地位的提高
2024-01-11更新 | 514次组卷 | 8卷引用:第9课 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对于变法,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铁良、醇亲王载沣认为“满人历朝所得之权利皆将因此丧失”。而康有为也曾上书言:“就皇上理在之权,行可变之事,勿去旧衙门,唯增新衙门”。据此可知,维新变法(     
A.推动了晚清新旧势力的合流B.开启了政治博弈新局面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失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8 . 2007~2008年,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的马家塬战国墓出土了八枚人面形金饰,这些金饰用金片捶揲而成。人面高鼻深眼,胡须上翘,头戴尖顶帽,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如图)。考古资料显示,此墓当为战国晚期西戎首领的墓葬,此外墓中还出土了玻璃珠、蜻蜓眼等西方输入的器物。这些考古发现(     
A.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说明战国时期古代丝绸之路雏形初现
C.侧面反映西北地区中外贸易频繁D.印证了中西文明交往的源远流长
9 . 南京城内出土了明代洪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全国多地名窑的瓷器,碗、盘、香薰、盘口壶、高足盘应有尽有。同时南京城还出土了西亚等国的外来器物和明朝时外国人的墓葬浡泥国王墓。这主要缘于明代(     
A.南京是重要的制瓷中心B.海上丝绸之路延伸
C.精耕细作促进农业发展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红山·良渚文化展”,精选260多件文物进行对比展示,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这两种文化的相似处除了精美的玉器,还有(     
A.采用青铜农具劳作B.种植水稻和南瓜
C.使用马拉战车作战D.建有祭坛与神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