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间互相诘难、批驳。各家在本质上“争”的是(     
A.国家治理的方略B.国家最高统治权
C.国家统一的方式D.单纯的学术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圣人”观念,尊称本派研习典籍为“经”,并对其宗师多加推崇,推动了圣人崇拜思潮的发生。诸子百家意在(     
A.践行仁政理念B.完善理论体系
C.重建社会秩序D.推动文化变革
2023-03-04更新 | 541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通史简明教程》写道:“就思想领域来说,当时学派之多,争论问题之广,道理之深刻,空气之活跃,都是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和当时历史环境相联系的。”这表明百家争鸣(     
A.具有相同的政治诉求B.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发展变化
C.具有相似的思想内涵D.为平民和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4 . 春秋以后,官书已经散入民间。在这以前,由于王室垄断,书籍的阅读范围受到严格控制,到了春秋末,士阶层也已能够读到王室图书。据《史记》载,孔子“西观周室(的书籍),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这一变化(     
A.反映礼崩乐坏现象日益普遍B.说明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影响广泛
C.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D.表明周王室通过礼贤下士来挽救统治
2023-02-01更新 | 17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小明学习“百家争鸣”时制作的思维导图,图中的①~④分别对应不同的学派,两个序号之间是学派间争论的问题。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学派是(     
A.儒、墨、道、法B.儒、道、法、墨
C.道、墨、儒、法D.墨、道、儒、法
6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此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教育上私学的兴起B.新兴士阶层的崛起
C.诸侯争霸的现实需要D.社会大动荡与大变革
7 . 战国时期,可经过他人推荐给诸侯王上书或进行游说,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取得其信任,进而被擢用为大臣,商鞅、李斯、苏秦等人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得到国君重用或赏识的。这一现象(     
A.证明了贵族政治的消亡B.体现了法家思想的流行
C.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反映D.表明了礼乐制度的瓦解
8 . 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说明当时(     
A.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B.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C.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D.诸子思想相互影响
9 . 史书辨伪是史料辨伪的重要部分。如表是关于先秦时期的史书例举与辨伪分析,正确的是(     
史书例举辨伪分析
A《晏子》中有非乐、兼爱、非厚葬等思想可断定该书成书晚于《墨子》
B《文子》内有六章与今本《道德》篇基本相符,且其整体思想脉络可寻可断定该书作者为老子思想形成前的道家巨擎
C《晏子春秋》被认为是古本亡佚后的伪托之书银雀山汉墓出土《晏子春秋》等先秦古籍,可推翻这一怀疑
D《列子》记载了孔子一段感慨:“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列子》中的“西方之人”是释迦牟尼,孔子时代不可能有佛学思想传入中国,故知该书是伪书
A.AB.BC.CD.D
2022-09-30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孟子、荀子等就曾得到齐国国君的优待,在稷下学宫停留过,荀子还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工作。诸多知名学者享受上大夫的待遇,“不任职而论国事”,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各国地方官学兴盛B.士人流动推动文化繁荣
C.新兴地主阶级崛起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