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材料中“争”的目的是
A.争夺统治权力B.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
C.争夺学术霸主D.寻求国家实现大一统
2021-12-28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汉书·艺文志》所描绘的现象,历史上称作
A.百家争鸣B.封邦建国C.罢黜百家D.焚书坑儒
2021-02-1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该时期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深刻影响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属于该时期的中国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尊崇佛教、兼收并蓄
2020-12-01更新 | 244次组卷 | 11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八校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4 . “社会蜕化之际,争乱频仍,民生困苦,……深思远虑之士,对此巨变之原因与影响,自不免加以疑问批评,而提出抗议或补救之方”,由此出现了
A.百家争鸣B.文景之治C.独尊儒术D.贞观之治
2020-05-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文化创造力的发挥”,对应的时代是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宋朝
6 . 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开办了一所学校,称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当时最著名的文化与学术中心,这里名士云集,他们常常就时政各抒己见,进行讨论和争鸣。出现“稷下争鸣”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齐国国王喜好结交天下名士
B.稷下学宫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
C.“士”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知识分子
D.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各家提出治国救世之道
2019-10-2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上海理工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7 .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段话表明东周时期
A.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B.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C.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弱
D.王室衰微诸侯纷争促进经济发展
8 .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这段材料说明该时期
A.分封制解体
B.秦孝公时期秦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C.礼乐制崩溃
D.当时正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
2019-08-2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下列与儒家、法家、道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隐士、英雄B.英雄、隐士、君子
C.君子、英雄、隐士D.英雄、侠客、君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