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的大变革B.社会经济的发展C.统治者的支持D.兼并战争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圣人”观念,尊称本派研习典籍为“经”,并对其宗师多加推崇,推动了圣人崇拜思潮的发生。诸子百家意在(     
A.践行仁政理念B.完善理论体系
C.重建社会秩序D.推动文化变革
2023-03-04更新 | 539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4 . 虽然东周时期的政治不稳定,但其文化却获得了巨大发展。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了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周王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B.地主阶级政治上的“夺权”斗争
C.士阶层的出现,教育的下移发展D.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先秦时期的部分家训内容,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周文王在临终遗嘱上,告诫武王遵循“中道”,称王天下,使“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
周成王在册封蔡仲时训勉说,要“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雄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
孔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A.体现了贵族政治制度的特点B.孝道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C.以维护统治秩序为根本目的D.家训折射出百家争鸣的时代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小明学习“百家争鸣”时制作的思维导图,图中的①~④分别对应不同的学派,两个序号之间是学派间争论的问题。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学派是(     
A.儒、墨、道、法B.儒、道、法、墨
C.道、墨、儒、法D.墨、道、儒、法
7 . 东周时期“游说之风盛行,论辩之士雄起,讲演之学开辟”,形成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百家争鸣时代。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③使儒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皆言黄帝”。如表,这一时期,“百家皆言黄帝”旨在(     
孔子黄帝者……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礼服)。治民以顺天地之纪……
庄子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使百姓保持质朴本真之心)……
商鞅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故时变也

A.适应兼并争霸战争的需要B.阐述各自派别的治国理念
C.促进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D.推动礼乐和谐社会的构建
9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
2022-06-01更新 | 104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田氏代齐后,齐国将宫城从大城内迁到小城,并同时兴建一座学宫,因地处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几乎各个学派,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如孟子、荀子等。据此可以推断齐国
A.基本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目的B.开始打破贵族垄断教育格局
C.力图实现统一天下政治目标D.竭力引导“百家争鸣”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