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2 . 如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研学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示意图,其中(1)处最恰当的是(     

A.教育上学在官府人才辈出B.政治上诸侯争霸兼并不断
C.思想上学术下移百家争鸣D.对外关系上丝绸之路开辟
3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自由的第一个高峰。但大家只注重了“争”的一面,却忽视了“融”的一面。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战国简帛印证了“诸家杂糅”相融相合的现实。郭店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道家混同:上博简中, 可以看到儒家与墨家混同;马王堆帛书中,可以看到道家与法家混同。“德” 不为孔孟独享,“道” 不为老庄专有,“法”不由商韩把持。这些共通之处(       
A.得益于共同的文化基础B.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消除了诸子百家之间的争论D.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大一统
4 . 电视剧《狂飙》中的主角高启强凭借《孙子兵法》叱咤京海市,被称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产生的背景是(       
①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②君主专制集权形成
③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上述现象的出现(     
A.促进了秦统一中国B.冲击了贵族政治
C.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D.导致了诸侯割据纷争
2023-03-02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把能否为国耕战作为判断社会行为的价值标准,以法家学说为主导,利用儒家和道家的“刑名”之学,用名与利对耕战之民众进行奖赏。这说明秦国(       
A.促成“百家争鸣”B.重视实用之学
C.主张重农抑商D.形成法治传统
7 . 先秦思想,异彩纷呈。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推崇“人定胜天”;道家追求“功遂身退"的“无为而无不为”。这实质反映了(     
A.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B.诸子百家兼容并包
C.先秦思想呈现活跃局面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 . 章学诚先生说:“三代(夏商周)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章学诚先生所说的文化现象是(     
A.学在官府B.百家争鸣C.独尊儒术D.三教合一
9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此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教育上私学的兴起B.新兴士阶层的崛起
C.诸侯争霸的现实需要D.社会大动荡与大变革
10 . 战国时期,诸多思想家留下了诸如“定于一”“一匡天下”“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一则治,异则乱”等论述。这反映了当时(     
A.诸子思想出现融合趋向B.人们渴望统一的愿景
C.地理学取得了重大成就D.统一成为各诸侯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