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1 道试题
1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置相》中对明初废宰相的做法进行评论:“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虽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由此可知,废宰相(     
A.实现天下庶务彼此颉颃B.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C.整顿了腐败的官场风气D.有利于贤明人才的培养
2024-01-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基于此认识,朱元璋(     
A.废除分封制度,全国推广郡县制
B.废除九品中正制,以考试选拔官员
C.分散机构权力,设“三司”“三衙”强化皇权
D.废除宰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具体职能部门
2024-01-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湖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历史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它可以帮助我们追寻历史发展的踪迹。下面的地图对应的朝代是(     
A.宋B.元C.明D.清
2024-01-22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方面,两宋至明代都延续了唐设立的武举,且两宋……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武举只是补充形式。由此可知,宋明两代的治国方略为(       
A.文武兼备以武为主B.崇文抑武C.重视骑射文化传统D.武学融入官学
5 . 如表所示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涉及的两位重要人物及事件。据此分析,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是(     
人物经历事件
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
张居正守住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正式统率六部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A.君主专制在万历皇帝期间到达顶峰B.入阁官员决策权膨胀地位逐渐提高
C.司礼监和内阁都是维护皇权的工具D.宦官掌握批红权将导致皇权的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票拟”是明代内阁的基本职权。明朝中后期,皇帝或司礼监秉笔太监对奏章批示后,奏章被送至内阁,或由宦官口述,内阁按既定格式成文,而后司礼监朱笔照抄,六科签发,即“红本到阁,内阁票拟”。这反映出明朝中后期(     
A.宰相权力日益萎缩B.行政运行程序失范
C.宦官专权不断加剧D.内阁成为虚职机构
7 . 明朝内阁大学士叶向高说道:“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的权力通过票拟体现B.朱元璋设置了内阁机构
C.内阁属于中央的行政机构D.内阁大学士掌管决策权
2024-01-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我国古代某个朝代的中央机构示意图,此朝代为(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024-01-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观察下图,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强化六部职权的诉求B.以提高中央行政效率为出发点
C.有利于防范权臣专权乱政D.为内阁成为法定中央政府奠基
2024-01-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明洪武年间,基层实行里甲制,设里长、甲首,负责田粮丁数、催办钱粮等。里长、甲首实行轮换制,如按照富裕程度,排在前十的人家每户轮流担任里长一职,任期一年,十年为轮。这一举措(     
A.使乡村富户成为税收基本来源B.客观上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发展
C.一定程度抑制地方豪民一家独大D.加重了国家赋役征收管理成本
2024-01-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