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3 道试题
1 . 下表为元明清黄帝陵祭对比表,该表说明(     
A.文化认同程度决定了王朝的兴衰B.民族矛盾是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C.王朝的长短取决于民族文化政策D.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努力
2022-12-15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上(明成祖朱棣)念机务(机要事务)殷重,欲广聪明,措(治理)天下于理也,乃 开内阁于东南门,简诸臣为耳目。复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膝前(到皇帝面前)密勿谟画(认真 谋划),率漏下数十刻(工作到很晚)。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共同商讨处理)。

——(明)涂山辑《明政统宗》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大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成祖设置内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内阁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有哪些职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3 . 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中国跌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之中。农业停滞不前,人口却节节攀升,加之资本无突破,使得中国农业和农民充满危机。危机导致了(     
A.反清复明思想兴起B.重农抑商的传统被清朝废除
C.农民起义屡屡爆发D.清朝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乾隆《御制十全记》

材料二   “吾实未见中国禁止外人在北方各埠贸易之规定明文。……不过华人欲掩其真正动机,而不欲宣诸口者。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有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马戛尔尼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清朝前期为维护西北疆域所做的努力,指出清朝边疆政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并概述该政策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2022-12-1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某机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成员由皇帝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其职权仅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该机构是(     
A.理藩院B.内阁C.中书省D.军机处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摘编自任怀国等《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清朝能够最终确立统一中国的政权,完成这一巨大的历史性工程,与它成功地实行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不开的……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秦、唐、明为例,写出与“独相”“群相”“兼相”相对应的制度名称,并指出“兼相”所对应的制度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采取民族政策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中期在新疆、蒙古与内地分别采取的管理措施,并说明这一时期清政府是如何解决沙俄来犯的边疆危机的。
2022-12-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列机构中,与清代伊犁将军的职权范围相近的是(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安西都护府     ③北庭都元帅府     ④奴儿干都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2-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清朝前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 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     
A.法律条文不断发展B.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
C.皇权专制色彩浓厚D.封建律例具有随意性
9 . 康熙五年(1666),朝廷令各土司子弟愿习经书者,许在附近府县考试,文义通达,每县额取两名。康熙二十二年(1683)题准,云南土官族属子弟及土人应试,附于云南等府,三年一次。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A.西南地区与内地文化差异大B.重视用文教增强边疆的国家认同
C.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D.儒家文化在云南得到了空前发展
2022-12-12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A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古族地区和蒙古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二  清朝前期大事年表(部分)

1653年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荨号
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材料三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阅读材料一,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指出与唐朝相比的新变化。
2022-12-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