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3 道试题
1 . 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大臣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进言的制度,皇帝亲自批阅密折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该制度旨在(     
A.加强皇帝的专制独裁B.打破因循守旧的风气
C.提高行政决策效率D.快速处理紧急军务
2 . 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     
时期措施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
A.东北B.台湾C.西藏D.新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由下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地区

管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西藏

派遣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同治理

蒙古族地区

设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提倡民族自治B.注重因地制宜C.强化军事管理D.重海疆轻边疆
2022-12-12更新 | 328次组卷 | 22卷引用:【寒假自学课】高一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纲要上)复习-第4讲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实现了该地郡县化的管理;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新疆建省;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1885年在台湾建省;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改为行省,下设府、厅、州、县。这些举措(     
A.旨在应对列强国家的侵略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
C.表明清政府主权意识觉醒D.实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诏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北宋】苏洵《嘉祐集》卷1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清代前期理藩院还兼管中外交涉事宜,为使管理规范化,制订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在地方,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俗而治,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而不强求划一。如东北三省为将军制下的州县、八旗并存制;内外蒙古为盟旗制;新疆为将军辖下的伯克、州县、札萨克。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北宋和清朝国家管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和清朝国家管理制度的相同作用。
2022-12-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在清代,很多人都把内阁称为中书省,将入阁叫作登政府,又比拟大学士为前代的相国、宰执,“其实每日所治之事则阅本也”,再就是协助皇帝做些礼仪性的工作,材料说明清代内阁(     
A.渐成事实上的行政中枢B.成为了变相重设的宰相
C.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D.代表皇帝接待外国使节
2022-12-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左图右史,是学习历史的不二法门。多维审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唐至清),从中汲取古人治理边疆的政治智慧。

材料一   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今录招降开置之目,以见其盛。

——摘引自《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三下)(图1

材料二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摘引自康熙《清世祖实录》(图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唐代管理边疆民族地区的措施,并说明其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熙认为安定边疆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所学简析清朝的民族政策。
2022-12-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考前复习历史试题
8 . 经济活动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在传统与近代中新陈代谢,艰难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在明清时期受到哪些经济政策的阻扰,使其未能步入近代?
2022-12-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朝前期,西南各地土司实力增长,因而拥有了辖地内至高无上地位和权力,随之增强的扩张欲望甚至能导致掠夺他处民众“千有余口”的案件。当时部分土司对土民“取其马牛,夺其子女,生杀任情”,经济上则“因而科敛,用一派十”。如缅宁地区的土司每年以定额征收土民白银1348两3钱,除48两上缴清政府外,“余俱土司收用”,此外“遇有公私事件,又行加派。每年派银一二千两不等”。西南地区时有土民向清政府官员请愿的事件,也时有土民愤而杀死土司的案件。这些都使朝廷认定“必归事权,始可一劳永逸”。在改土归流的进程中,多有土民“欢欣鼓舞,情愿编户纳粮”的情形。完成改土归流的地区,清政府往往按旧定额征收赋税,并在设置府县、清查户口、鼓励垦荒的同时,建立以官学、书院、义学为主的地方教育系统。

——摘编自李良品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改土归流的历程、原因及作用》


(1)据材料,分析清朝前期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改土归流的积极影响。
2022-12-11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抽测二(12月)历史试题
10 . 康熙在位时有秘密奏事权的官员仅百余人,到雍正时则增加到一千多人,不限品秩而且奏事官员相互不知,“一切听闻皆可上报”。秘奏外加皮匣,官员派亲信送抵京城,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批答。雍正帝这一做法旨在(     
A.提升决策的科学性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完善行政监察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